全自动针灸针绕柄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92218 阅读:6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07:26
全自动针灸针绕柄机,包括自动分针丝机构和用于完成针灸针绕柄的加工设备,所述用于完成针灸针绕柄的加工设备设置有转盘式传送机构,以转盘的圆心为中心,在基座上呈圆周并按序等分排布有送丝及绕丝环工位、送针及装头工位、绕柄工位、修磨工位和下料工位,对应于所述各工位,在转盘的圆周上均布有工件夹具,所述自动分针丝机构安装在用于完成针灸针绕柄的加工设备的基座上,并位于送针及装头工位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人工对没有绕柄的针即针丝逐个进行分拣的麻烦,使针灸针的生产面向全自动化,使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一位工人还可同时操作多台机器,大大节约了劳动力,减少了加工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理疗器械的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针灸针绕柄机
技术介绍
中医所使用的针灸针是在针体的尾部以铜丝按螺旋状进行缠绕,以缠绕有铜丝的部位作为手柄,在手柄的尾部,有铜丝缠绕而成丝环,该丝环的环平面与手柄的端平面垂直。中国专利(申请日2005年10月12日,专利号200520076365. 9)公开了ー种“用于完成针灸针绕柄的加工设备”,实现了采用机械完成针灸针绕柄的工作,为针灸针的自动化生产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在进行绕柄工作之前,还需要对没有绕柄的针即针丝逐个进行分拣,目前,针丝的分拣工作主要还是靠人工进行,由于针丝的非常细小,直径大约为0. 16 0.50mm,长度大约为30 150mm,在进行手工分拣的过程中,难以操作,易伤手,而且分拣的速度慢,导致生产效率较低。另外,一位工人同时仅可以操作一台该设备,大大浪费了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针灸针绕柄机,使针灸针的生产面向全自动化,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全自动针灸针绕柄机,包括自动分针丝机构和用于完成针灸针绕柄的加工设备,所述用于完成针灸针绕柄的加工设备设置有转盘式传送机构,以转盘的圆心为中心,在基座上呈圆周并按序等分排布有送丝及绕丝环エ位、送针及装头エ位、绕柄エ位、 修磨エ位和下料エ位,对应于所述各エ位,在转盘的圆周上均布有エ件夹具,所述自动分针丝机构安装在用于完成针灸针绕柄的加工设备的基座上,并位于送针及装头エ位上方。所述自动分针丝机构的支架安装在基座上的支架安装孔中。所述自动分针丝机构的活动块与所述用于完成针灸针绕柄的加工设备的送针轴连接,构成ー个凸轮滑块机构。所述自动分针丝机构的上针活动板的连接孔与所述用于完成针灸针绕柄的加工设备的凸轮轴连接,构成ー个凸轮滑杆机构。所述自动分针丝机构的下针板的下端位于与送针及装头エ位的送针エ位的正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解决了人工对没有绕柄的针即针丝逐个进行分拣的麻烦,使针灸针的生产面向全自动化,使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一人还可同时操作多台机器,大大节约了劳动力,减少了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用于完成针灸针绕柄的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动分针丝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自动分针丝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I送丝及绕丝环エ位、2送针及装头エ位、3绕柄エ位、4修磨エ位、5下料エ 位、6转盘、7铜丝、8エ件夹具、9基座、10驱动电机、11支架安装孔、12送针轴、101支架、102 连接孔、103上针活动板、104导向槽、105放针斗、106针槽、107橡皮、108磁铁、109直线轴承、110活动块、111滑杆、112下针孔、113下针板、114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ー步阐述本技术。如图I 3所示,本技术全自动针灸针绕柄机,包括自动分针丝机构和用于完成针灸针绕柄的加工设备,所述用于完成针灸针绕柄的加工设备设置有转盘式传送机构, 以转盘6的圆心为中心,在基座9上呈圆周并按序等分排布有送丝及绕丝环エ位I、送针及装头エ位2、绕柄エ位3、修磨エ位4和下料エ位5,对应于所述各エ位,在转盘6的圆周上均布有エ件夹具8,所述自动分针丝机构安装在用于完成针灸针绕柄的加工设备的基座9上, 并位于送针及装头エ位2上方。所述支架101安装在基座9上的支架安装孔11中。所述活动块110与送针轴12连接,构成ー个凸轮滑块机构。所述上针活动板103的连接孔102与凸轮轴13连接,构成ー个凸轮滑杆机构。所述下针板113的下端位于送针及装头エ位2的送针エ位的正上方。具体实施中,转盘6可做圆周步进旋转,分度为五等份,毎次旋转为72度。各部件的运动由位于基座9底部的驱动电机10带动凸轮轴13旋转,使其摇臂运动来获得。所述活动块110可在滑杆111上做左右往复直线运动,所述上针活动板103可在导向槽104内做上下往复直线运动。本实施例中,转盘6为圆盘,被分为5等份,每一分度线上均装有一只エ件夹具8, 共有5只。エ件夹具8将被加工エ件夹固。在完成一个エ位的加工后通过转盘6的步进旋转运动将被加工エ件输送到下ー个エ位,直到完成全部エ序的加工,在下料エ位5上下料, 然后又转回到送丝绕丝环エ位进行循环工作。第一エ位为送丝及绕丝环エ位1,送丝及绕丝环エ位I与自动分针丝机构同步动作。每ー个夹具以同样规律运动,转盘6每转ー个分度即完成一个エ位的加工,在初始状态下每ー个夹具对准着相应的エ位。送丝及绕丝环加工和自动分针丝在送丝及绕丝环エ位I上,初始状态下,机械手将铜丝7送到エ件夹具8上,旋转头下降压住铜丝,并旋转三圈使铜丝绕成丝环后再升起,エ件夹具8将丝环压紧。由切刀将铜丝切断,切断时根据不同型号的针丝在丝环的两端留有不等长度的铜丝,以便在后续エ 位中对针丝进行绕丝。在送丝及绕丝环エ位I动作时,自动分针丝机构同步动作,所述凸轮轴13带动连接孔102,使上针活动板103向下运动,当针槽106低于放针斗105的漏ロ时,放针斗105中4的一根符合型号的针丝进入针槽106中,然后所述凸轮轴13带动连接孔102,使上针活动板 103向上运动,当针槽106与橡皮107位于同一水平线时,所述送针轴12带动活动块110向左运动,橡皮107将上针活动板103上多余的针丝擦掉到放针斗105中,然后磁铁108将针槽106内的一根针丝吸走,此时所述凸轮轴13带动连接孔102,使上针活动板103向下运动,所述送针轴12带动活动块110继续向左运动,使磁铁108上的针丝通过下针孔112进入下针板113,针丝再从下针板113滚入送针及装头エ位2的送针エ位上,同时所述送针轴 12带动活动块110向右运动到初始位置。在同时完成送丝及绕丝环エ位I和自动分针丝机构的相应动作后,转盘6做72度旋转,将被加工エ件输送到第二エ位,即送针及装头エ位2,同时,送丝及绕丝环エ位I和自动分针丝机构重复上述同样的过程。送针和装头加工在送针及装头エ位2上,将完成送针和装头的加工。在送丝及绕丝环エ位I上的加工完成之后,被加工エ件由转盘6传送到第二エ位,即送针及装头エ位2,机械手将丝环两端的铜丝夹紧并拉直,送针エ位将针丝夹紧向前输送,将针头抵住丝环中间部位,此时エ 件夹具通过夹具底部主动轮的带动开始旋转,将铜丝螺旋绕于针丝上5 6圈后停止,机械手松开对铜丝的夹紧,各部件回到原始位置。该エ位上的加工即完成。随后,转盘6再次做 72度旋转,将被加工エ件传送到第三エ位,即绕柄エ位3上,与此同时,送丝及绕丝エ位I上的加工和自动分针丝机构均完成ー个工作循环,并传送被加工エ件到送针及装头エ位2,该 エ位重复同样的过程。绕柄加工在绕柄エ位3上,铜丝7将全部绕于针丝上。该エ位的机械手上装有夹片,夹片表面有凹槽,凹槽与针丝平行,且夹片夹紧后凹槽与针丝同轴。这样主要为防止在绕丝时针丝过于夹紧而被扭断。因为绕丝时,夹片需要将针丝夹住且针丝通过做旋转运动来完成绕丝。当在上一エ位上完成加工的エ件传送到本エ位后,本エ位上的机械手开始前进,到位后夹片将针丝夹紧于夹片的凹槽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强元陈悦婷辛昌泽
申请(专利权)人:青阳县东仁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