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旋风分离器
,更明确地说涉及多效旋风分离器的创 新设计。
技术介绍
传统的各型普通、高效旋风分离器普遍存在排气口短路流和下灰环夹带 等问题,而且放大效应显著。随着分离器尺寸的增加,压降急剧增大,分离效率下降明显。对3pm以下的颗粒分离效率很低,即便是3 10^im范围内 的颗粒也不能保证100%除去。在严格的环保要求下,不能满足终端除尘的 要求。另外,已有的各种旋风分离器器内流场中存在着各种二次流,流型不够 稳定,设备的磨损较大,使用寿命也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多效旋风分离器。 它压降较小,对亚微米颗粒分离效率大,放大效应小。而且设备直径增大时, 分离效率和压降基本不变。排出气中的灰尘浓度可以达到严格的环保要求。 有效消除了分离器内流场中的各种二次流,流型稳定、气速低,设备磨损小, 使用寿命长。可以替代布袋和静电除尘器,用于含尘气体的末端除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包括主体外壳。主体外壳包括上部圆简体、 固定在上部圆简体上面的螺旋形顶盖板、固定在上部圆简体下端的下部倒圆 锥简体。进气口切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效旋风分离器,包括主体外壳,主体外壳包括上部圆筒体、固定在上部圆筒体上面的螺旋形顶盖板、固定在上部圆筒体下端的下部倒圆锥筒体,进气口切向安装在圆筒体上端,排气管安装在螺旋形顶盖板中间并伸入圆筒体内,下端带有排灰口的灰仓固定在倒圆锥壳体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进气口经依次连接的立α形一级预分离螺旋管和二级预分离螺旋管再切向安装在圆筒体上端,进气口以及一级预分离螺旋管和二级预分离螺旋管的横截面均为矩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新,李会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