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于齿轮内腔的湿式多摩擦片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84580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0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置于齿轮内腔的湿式多摩擦片离合器,由输入轴、第一滚动轴承、第一定位环、第一挡环、推力环、键、内摩擦片座、摩擦片组、输出齿轮、第二定位环、第二挡环、第二滚动轴承和输出轴组成,输入轴与内摩擦片座通过键连接,第一定位环、第二定位环与输入轴通过热涨后连接,推力环与内摩擦片座通过螺栓连接,输出齿轮与第一挡环、第二挡环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滚动轴承、第二滚动轴承支撑在输入轴和第二挡环之间,摩擦片组由内外摩擦片组成,分别安装在内摩擦片座和输出齿轮上,输出轴与输入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摩擦片置于齿轮内腔中,减少了离合器轴向尺寸,取消了独立箱体,为系统的整体布局节省了很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擦离合器。具体涉及一种置于齿轮内腔的湿式多摩擦片离合器
技术介绍
目前,摩擦片离合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舰船传动装置,如轻型护卫舰、综合登陆舰及各种新型传动装置等,民用方面如矿业机车传动系统中利用离合器实现有轨运输; 钢厂炼钢装置中的节能系统;化工节能装置、交通运输、机床、建筑、民用船舶中用于换向机构等。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摩擦面之间的摩擦力,把扭矩从主动传到从动轴,并根据工作需要使主、从动轴接合或分离。传统的摩擦离合器是通过法兰与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需要独立的箱体来支撑, 在传动系统中占有很大的尺寸空间,严重地影响了整体布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置于齿轮内腔的湿式多摩擦片离合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置于齿轮内腔的湿式多摩擦片离合器,由输入轴、第一滚动轴承、第一定位环、第一挡环、推力环、键、内摩擦片座、摩擦片组、输出齿轮、第二定位环、第二挡环、第二滚动轴承和输出轴组成,输入轴与内摩擦片座通过键连接,第一定位环、第二定位环与输入轴通过热涨后连接,推力环与内摩擦片座通过螺栓连接,输出齿轮与第一挡环、第二挡环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滚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