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玉贵专利>正文

多功能同炉多带快速高效双金属带锯条热处理生产线及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82638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9 23:27
多功能同炉多带快速高效双金属带锯条热处理生产线及其工艺,它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双金属带锯条的热处理生产线及其淬火工艺,实现了锯条的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技术,实现锯条高质量、高效率、高产能、低投入、低成本和低能耗。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深冷、水冷、风冷、氮气复合冷却工艺分级快速淬火,既能保证生产高效率和高产能,还能保证锯条高品质。将所有工序设备整合成一条生产线,将淬火、回火、喷砂、清洗、烘干、打标、涂油、校直等全部工序在一条生产线上完成,并可以在一条生产线同时完成多根、多种规格带锯条。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后锯条产能提高3倍左右,产品质量提高30%左右,节省电、水、油、气等能源200%以上,节省项目投资200%以上,节省厂房和土地150%以上,生产成本下降50%以上,底解决了多年来常规性以质量换产量,以大投入换取高产能的矛盾和技术瓶颈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双金属带锯条热处理生产线及其淬火工艺。
技术介绍
双金属带锯条(以下简称锯条)的生产技术与设备在现有专利技术专利《多功能同炉多带双金属带锯条热处理全自动生产线及其工艺》(专利号201010297111. 、《双金属带锯条同炉多带光亮淬火全自动生产线》(专利号200910072856. 9)和《同炉多带双金属带锯条在线全自动回火设备与工艺》(专利号201010297068. 2)中主要解决了目前设备和工艺参数难以控制,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不能同炉同时生产多根、多种规格锯条问题。虽然对设备低产能、低效率,高成本和水电气能源消耗浪费大等问题有所改进,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产能与高能耗、高成本、高投入和生产场地面积过大等矛盾问题,更没有解决锯条快速高效生产与产品质量下降的矛盾、超高温快速加热与现有的淬火工艺、设备性能指标限制的矛盾,以及超高温快速加热与现有的回火工艺、设备性能指标限制的矛盾问题。目前无论是单根或同炉多带热处理生产线都没能突破这些技术瓶颈,这也是同行业中世界近百年国内几十年始终未能解决的综合性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双金属带锯条热处理生产设备存在能耗高、成本高、生产场地面积过大、无法实现快速高效生产双金属带锯条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多功能同炉多带快速高效双金属带锯条热处理生产线及其工艺。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同炉多带快速高效双金属带锯条热处理生产线包括温控系统、制氮机和制冷机组,所述生产线还包括按锯条输入至输出方向依次设置的N个放料装置、感应淬火预热炉、箱式淬火加热炉、复合淬火装置、油冷淬火装置、第一感应回火预热炉、第一箱式回火炉、第二感应回火预热炉、第二箱式回火炉、第三感应回火预热炉、第三箱式回火炉、位于第三箱式回火炉出口端的导向轮装置、干式喷砂机、在线打标涂油设备、输出端牵引装置和N个收料装置;其中N为自然数且2 < N < 16 ;所述感应淬火预热炉包括机架、炉壳、保温层、N个感应加热器、N个红外测温原件、N个红外测温原件接线和N个感应加热器接线端,所述炉壳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炉壳呈筒状且炉壳内的四周侧壁上设有保温层,N个感应加热器和N个红外测温原件均设置在炉壳的内腔中,每个感应加热器与一个相应的感应加热器接线端连接,每个感应加热器接线端,穿出炉壳的下端炉壁,每红外测温原件与一个远红外测温探头接线端连接,每个远红外测温原件接线穿出炉壳的上端炉壁,每个感应加热器上设有一个红外测温原件;红外测温原件朝向锯条侧面用来测量锯条的表面温度;红外测温原件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温控系统并通过温控系统控制感应淬火预热炉内的温度;所述感应淬火预热炉还包括N个固定杆、多个感应加热器支架,固定杆用于将红外测温原件固定,感应加热器支架用于将感应加热器固定;所述箱式淬火加热炉为电阻加热炉,所述电阻加热炉包括机架、炉壳、保温层、多组电阻丝加热器、多个热电偶、托架、支架、金属炉胆、导向块、循环风机和循环风筒,电阻加热炉的炉壳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淬火加热炉炉壳呈筒状且淬火加热炉炉壳内的四周侧壁上设有保温层,N个金属炉胆沿淬火加热炉炉壳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淬火加热炉炉壳的内腔中, 金属炉胆的内腔为加热通道,导向块设置在金属炉胆的所述加热通道内;多组电阻加热器依次设置在沿淬火加热炉炉壳的长度方向的内腔中的两侧,每组电阻加热器和热电偶、循环风机、循环风筒、温控系统形成一个加热区,并由温控系统控制各个加热区的温度;循环风机和循环风筒的作用是将箱式淬火加热炉内的热空气循环,使其温度更加精确,易于控制;多个热电偶依次穿过淬火加热炉炉壳、保温层,多个热电偶依次布置在金属炉胆上或金属炉胆之间;制氮机的氮气出口通过氮气入口向金属炉胆内通入保护气;多个热电偶用来测量箱式淬火加热炉内的温度,通过热电偶检测温度并由控温系统实现温度自动控制;制氮机产生的纯氮气通过氮气入口向每个金属炉胆形内通入保护气;所述每个金属炉胆形成的加热通道内设置一组导向块,导向块可以采用白刚玉、碳化硅等材料制成,生产不同规格的锯条时,更换相应的导向块;复合淬火装置和油冷淬火装置构成淬火冷却装置,在复合淬火通道的上方设有多个冷却风机A,N组复合淬火通道并列设置在复合淬火装置的壳体内,深冷冷却器、氮气冷却器、水冷冷却器分别由各自的铜管缠绕成环形;深冷冷却器缠绕在最里层,制冷机组制冷剂出口和深冷冷却器的深冷剂入口连接,制冷机组的制冷剂入口和深冷冷却器的冷却剂出口连接,深冷冷却器和制冷机组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冷却剂在其内部循环,实现深冷;气冷淬火通道由氮气冷却器缠绕在深冷冷却器的铜管之间形成环形,氮气冷却器采用铜管制成,里面通入连续不断的氮气,并在氮气冷却器的环形管的里侧开有多个小孔,氮气在氮气冷却器里被迅速冷却,经过冷却的氮气通过多个小孔喷射到锯条的两个侧面,实现氮气冷却;水冷冷却器由铜管缠绕成环形螺旋状并套装在深冷冷却器和氮气冷却器的外层,冷却水经过冷却水管入口进入,再从冷却水管出口流出;N个复合淬火通道沿着锯条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每个淬火通道里穿入一根锯条;制氮机的氮气入口与氮气冷却器通道连接,经过冷却的氮气通过多个小孔喷到锯条的表面;经过箱式淬火加热炉后的N条锯条从复合淬火装置的入口端一一对应地穿过N组复合淬火通道;油冷淬火装置包括N个油淬火通道、N个淬火油管、淬火油回油口、淬火油回油管、 油箱、冷却器、N个淬火油进口、管道泵和N个流量调节阀,冷却器安装在油箱里;冷却器中通有冷却水,冷却器将油箱里的淬火油冷却,使淬火油保持恒温;管道泵和N个流量调节阀、N个淬火油进口并联,N个淬火油管一一对应在N个油淬火通道上,淬火油分别经过N 个淬火油管流入N个油淬火通道上,淬火油的液位高于锯条齿尖10 40mm ;N个淬火通道并排、水平排列,N个淬火通道的进、出口开有孔洞,锯条穿过孔洞,淬火油可以在淬火箱中形成一定高度的油位,通过N个流量调节阀分别调节N个淬火油管的淬火油流量大小;N个淬火通道的淬火油油位高度高于油箱的油位高度,淬火油由于高度差自然流向淬火油回油管,淬火油回油管通过管路和淬火油回油口连接,淬火油回油口和油箱连接;N个淬火通道的淬火油通过淬火油回油管、淬火油回油口返回油箱; 经过箱式淬火加热炉后的N条锯条从复合淬火装置的入口端一一对应地穿过N组油淬火通道;温控系统控制复合淬火装置和油冷淬火装置的温度;第一感应回火预热炉包括炉壳、机架、保温层、N个感应加热器、感应加热器支架、 感应加热器A接线端、感应加热器B接线端、感应加热器C接线端、感应加热器D接线端、N 个红外测温元件、N个固定杆、N个红外测温原件接线、第一屏蔽板、第二屏蔽板、第三屏蔽板和第四屏蔽板;壳体呈筒状且壳体的四周侧壁设有保温层,N个红外测温元件、N个感应加热器设置在壳体的内腔中;N个红外测温元件和N个固定杆相间设置且均插装在壳体的内腔中,每个红外测温元件固定杆安装有1个红外测温元件,壳体的内腔中安装有N个感应加热器;感应加热器成环形螺旋状设置,感应加热器和感应加热器接线端由铜管缠绕而成, 内部通入冷却水,冷却水在感应加热器、感应加热器接线端和感应加热电源内部循环,冷却水可以冷却以上部件;感应加热器接线端的一端和感应加热电源的正极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玉贵
申请(专利权)人:曹玉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