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案是针对一种具有齿形突起的锯条。一种锯条,例如金属切割带锯条,具有切割边,所述切割边包含了多个齿。多个所述齿包含尖端、位于所述尖端的一侧上的后齿面、位于所述尖端的相对于所述后齿面的相对侧上的前齿面、齿槽以及在所述前齿面与所述齿槽之间形成且相对于所述前齿面向外突出的大体上平坦或非曲线的突起。所述突起相对于在连续的未偏斜齿的尖端之间延伸的平面以锐角倾斜。所述突起界定了邻近于所述前齿面的内末端和邻近于所述齿槽的外末端。所述内末端位于所述尖端下方至少约25/1000英寸的深度处,且在大体上平行于在至少两个齿的尖端之间延伸的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突起的所述内末端与所述外末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约65/1000英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齿形突起的锯条
本专利技术涉及锯条,并且更明确地说,涉及用于切割难切材料的金属切割锯条,例如带锯条或洞切割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带锯条,尤其是用以切割难切材料的带锯条的缺点之一是锯条寿命不像所希望那样长和/或锯条不像所希望那样直地切割材料,其中难切材料例如工具钢、不锈钢、镍基合金或其他硬化的或加工硬化的材料和/或展现出相对较高的剪切应力的材料。目前的带锯条设计尝试通过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克服这些缺点。一种方法是将极端前角应用于传统齿/偏斜几何形状,而不区分“生成锯痕”与“不生成锯痕”的齿特征。另一种方法是在前齿面上并入“半径”特征以收集切屑。尽管在锯条是新的并且因此相对锋利的时候,这些方法可以是适度有效的,但是它们具有很大的缺点。第一种方法由于生成锯痕齿的前齿面上相对较具进攻性的“自给进”几何形状的使用而导致快速工具磨损。这种方法倾向于使这些齿以不可控的、不可预知的方式破裂或“裂开”。另一方面,就第二种方法来说,全接触半径特征允许延长的工具切屑界面区,这样导致增加的切割力和返回到工具中的较高热产生,这又导致比所希望要快的磨损。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标是克服上述缺点和/或现有技术的劣势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一种锯条,例如金属切割带锯条或洞锯或洞切割器。所述锯条包括切割边,所述切割边上包含了多个齿。多个所述齿包含尖端、位于尖端的一侧上的后齿面、位于尖端的相对于后齿面的相对侧上的前齿面、齿槽、以及在前齿面与齿槽之间形成且相对于前齿面向外突出的大体上平坦或非曲线的突起。所述突起相对于在至少两个齿的尖端之间延伸的平面以锐角倾斜。所述突起界定了邻近于前齿面的内末端和邻近于齿槽的外末端。所述内末端位于尖端下方至少约25/1000英寸的深度处,且在大体上平行于在至少两个齿的尖端之间延伸的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突起的内末端与外末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约65/1000英寸。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突起相对于在至少两个齿的尖端之间延伸的平面以在约64°到约79°的范围内且优选地在约66°到约70°的范围内的锐角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突起的内末端是位于尖端下方在约25/1000英寸到约65/1000英寸的范围内且优选地在约30/1000英寸到约55/1000英寸的范围内的深度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齿面界定正前角。在前齿面相对于在齿尖端之间延伸的平面以大于90°的角度向内倾斜时,所述前齿面界定正前角。在前齿面相对于在齿尖端之间延伸的平面以90°定向时,所述前齿面界定“零度”前角。正前角是基于前齿面相对于在齿尖端之间延伸的平面向内倾斜超过90°的程度来确定,例如,91°等于1°正前角,92°等于2°正前角,等等。在本专利技术的目前优选的实施例中,正前角优选地在约10°到约17°的范围内,且更优选地在约12°到约16°的范围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大体上平行于在至少两个齿的尖端之间延伸的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突起的内末端与外末端之间的距离至少约5/1000英寸、优选地至少约10/1000英寸,更优选地至少约15/1000英寸,且甚至更优选地至少约20/1000英寸。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在大体上平行于在至少两个齿的尖端之间延伸的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突起的内末端与外末端之间的距离是在约5/1000英寸到约25/1000英寸的范围内,且更优选地在约8/1000英寸到约20/1000英寸的范围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齿界定了重复的偏斜模式,包含未偏斜前齿、在未偏斜前齿之后且界定相对轻度偏斜幅度的至少一个相对轻度偏斜齿,以及在未偏斜前齿之后且界定与相对轻度偏斜齿的偏斜幅度相比相对重度偏斜幅度的至少一个相对重度偏斜齿。相对重度偏斜齿界定了小于未偏斜前齿和相对轻度偏斜齿中的至少一者的前角前角。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相对重度偏斜齿界定了小于未偏斜前齿和相对轻度偏斜后齿的前角的前角。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相对重度偏斜齿界定了小于未偏斜前齿的前角和相对轻度偏斜后齿的前角中的每一者且是至少约60%的前角。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相对重度偏斜齿界定了小于未偏斜前齿的前角和相对轻度偏斜后齿的前角中的每一者且在约60%到约80%的范围内的前角(即,约10°到约17°且更优选地约12°到约16°的约60%到约8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重复偏斜模式包含未偏斜前齿、相对轻度右偏斜后齿、相对重度左偏斜后齿、相对重度右偏斜后齿,以及相对轻度左偏斜后齿。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所述未偏斜前齿之后跟着轻度右偏斜后齿、之后跟着相对重度左偏斜后齿、之后跟着相对重度右偏斜后齿、之后跟着相对轻度左偏斜后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齿界定了重复的偏斜模式,包含未偏斜前齿、在未偏斜前齿之后且界定相对轻度偏斜幅度的至少一个相对轻度偏斜齿,以及在未偏斜前齿之后且界定与相对轻度偏斜齿的偏斜幅度相比相对重度偏斜幅度的至少一个相对重度偏斜齿。相对重度偏斜齿界定了小于未偏斜前齿的主后角和相对轻度偏斜后齿的主后角的主后角。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相对重度偏斜齿的主后角是在约0°到约8°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重度偏斜齿的主后齿面比未偏斜前齿的主后齿面和相对轻度偏斜齿的主后齿面短。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相对重度偏斜齿的主后齿面界定了在约2/1000英寸到约6/1000英寸的范围内的长度。根据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一种金属切割锯条,例如带锯条或洞切割器刀片,所述锯条包括切割边,所述切割边上包含了多个齿。多个所述齿包含尖端、位于尖端的一侧上的后齿面、位于尖端的相对于后齿面的相对侧上的前齿面、齿槽、以及在前齿面与齿槽之间从前齿面向外突出的用于相切地接触并产生卷曲金属切屑且使它们远离前齿面朝向齿槽的相对于前齿面的相对侧移动的构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接触和产生卷曲金属切屑并且移动它们的构件(i)是相对于在至少两个齿的尖端之间延伸的平面以锐角倾斜,(ii)界定了邻近于前齿面的内末端和邻近于齿槽的外末端,(iii)所述内末端是位于尖端下方至少约25/1000英寸的深度处,且(iv)在大体上平行于在至少两个齿的尖端之间延伸的平面的方向上内末端与外末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约65/1000英寸。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接触和产生卷曲金属切屑并且移动它们的构件是大体上平坦或非曲线的突起。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点是大体上平坦或非曲线的突起或类似构件允许产生卷得相对较紧的金属切屑,其远离齿的前缘或前齿面朝向齿槽的远的或相对侧突出或移动。所形成切屑的此重定向导致对可用齿槽容量的有效使用以及与现有技术金属切割锯条相比由于最小化的工具/切屑接触区使得在前齿面表面处产生的热减少。本专利技术的目前优选的实施例的又一个优点是突起的深度以及突起的长度和倾斜角度是在促进了卷得相对较紧的金属切屑的形成而不会有如在现有技术锯条中遇到的在齿尖端处切割力增加的不利效应的几何窗内。更具体地说,因为所述大体上平坦或非曲线的突起是位于齿尖端下方在约25/1000英寸到约65/1000英寸的范围内且优选地在约30/1000英寸到约55/1000英寸的范围内的深度处,且因为在大体上平行于在至少两个齿的尖端之间延伸的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突起的内末端与外末端之间的距离是在约5/1000英寸到约2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切割锯条,其包括切割边,所述切割边上包含了多个齿,其中多个所述齿包含尖端、位于所述尖端的一侧上的后齿面、位于所述尖端的相对于所述后齿面的相对侧上的前齿面、齿槽以及在所述前齿面与所述齿槽之间形成且相对于所述前齿面向外突出的大体上平坦或非曲线的突起,其中所述突起相对于在至少两个齿的所述尖端之间延伸的平面以锐角倾斜,所述突起界定了邻近于所述前齿面的内末端和邻近于所述齿槽的外末端,所述内末端位于所述尖端下方至少约25/1000英寸的深度处,且在大体上平行于在至少两个齿的所述尖端之间延伸的所述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突起的所述内末端与所述外末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约65/1000英寸。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07 US 13/313,1021.一种金属切割锯条,其包括:切割边,所述切割边上包含了多个齿,其中多个所述齿中的每一个包含尖端、位于所述尖端的一侧上的后齿面、位于所述尖端的相对于所述后齿面的相对侧上的前齿面、齿槽以及在所述前齿面与所述齿槽之间形成且相对于所述前齿面向外突出的大体上线性的突起,其中所述突起相对于在至少两个齿的所述尖端之间延伸的平面以锐角倾斜,所述突起界定了邻近于所述前齿面的内末端和邻近于所述齿槽的外末端;以及其中齿槽入口表面由邻近于所述突起的所述外末端界定,且所述齿槽入口表面大体垂直于所述平面定向;其中所述突起是相对于在至少两个齿的所述尖端之间延伸的所述平面以在66°到70°的范围内的锐角倾斜,所述突起的所述内末端是位于所述尖端下方在25/1000英寸到65/1000英寸的范围内的深度处,且在大体上平行于在至少两个齿的所述尖端之间延伸的所述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突起的所述内末端与所述外末端之间的距离是在8/1000英寸到20/1000英寸的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条,其中所述突起的所述内末端是位于所述尖端下方在30/1000英寸到55/1000英寸的范围内的深度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条,其中所述前齿面界定正前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锯条,其中所述正前角是在10°到17°的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锯条,其中所述正前角是在12°到16°的范围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条,其中所述多个齿界定了重复的偏斜模式,包含未偏斜前齿、在所述未偏斜前齿之后且界定相对轻度偏斜幅度的至少一个相对轻度偏斜齿以及在所述未偏斜前齿之后且界定与所述相对轻度偏斜齿的所述偏斜幅度相比相对重度偏斜幅度的至少一个相对重度偏斜齿,且其中所述相对重度偏斜齿界定了小于所述未偏斜前齿和所述相对轻度偏斜齿中的至少一者的前角的前角。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锯条,其中所述相对重度偏斜齿界定了小于所述未偏斜前齿和所述相对轻度偏斜齿的所述前角的前角。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锯条,其中所述相对重度偏斜齿界定了小于所述未偏斜前齿的所述前角和所述相对轻度偏斜齿的所述前角中的每一者且是至少60%的前角。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锯条,其中所述相对重度偏斜齿界定了小于所述未偏斜前齿的所述前角和所述相对轻度偏斜齿的所述前角中的每一者且在60%到80%的范围内的前角。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锯条,其中所述重复的偏斜模式包含未偏斜前齿、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克·T·克兰娜,
申请(专利权)人:艾温工业工具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