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伟兴专利>正文

刹车能量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79549 阅读:3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9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刹车能量转换装置,涉及一种刹车能量转换装置;包括壳体、刹车联动机构、传动机构及蓄能机构;刹车联动机构包括一前推构件及前推板,前推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通孔B,前推板的一面与前推构件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传动转盘、第一齿轮盘、第二齿轮盘、齿轮柱、弹簧、第一齿轮盘定位槽,所述蓄能机构包括弹簧片及弹簧片外壳,所述弹簧片外壳固定于壳体内部靠近第二传动轴的一端,所述弹簧片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传动轴沿第二传动轴缠绕成圈状结构设置于所述弹簧片外壳内;其有益效果在于:该结构有效的减轻了原有刹车装置的制动压力,同时,也减小了刹车部件的磨损,提高了刹车摩擦耗能的利用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刹车能量转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刹车
,尤其涉及一种刹车能量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车辆的刹车过程都是通过车轮摩擦来达到目的的,所有的动能都是由车轮与刹车片的摩擦来承受,能量在摩擦中转换成热量浪费掉。摩擦部件承受过大压力而容易损耗或损坏,一旦刹车过紧车轮也容易抱死而出现打滑现象,发生危险。虽然目前有一种技术中将部分制动的能量转换成电能再通过电机来推动车辆,但是这种技术复杂,造价昂贵,能量转换比较滞后,应用范围也相对狭小,通常只能应用在车辆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机动车辆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车辆制动途径单一、容易发生危险、损耗大、能量转换设备造价高且应用范围狭小之不足提供的一种刹车能量转换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刹车能量转换装置,它包括壳体、 刹车联动机构、传动机构及蓄能机构;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一通孔A ;所述刹车联动机构包括一前推构件及前推板,所述前推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通孔B,所述前推板的一面与所述前推构件连接,所述前推板的另一面设置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安装有滚珠;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传动转盘、第一齿轮盘、第二齿轮盘、齿轮柱、弹簧、第一齿轮盘定位槽,所述第一传动轴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一端延伸出通孔A,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的底部均勻设置有沿顺时针方向偏转的棘牙,所述棘牙由弹性材料制作;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的底部均勻设置有沿逆时针方向偏转的轮齿A ;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轮齿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棘牙相互啮合接触;所述传动转盘的一面设置有沿顺时针方向偏转的轮齿 B;所述第一齿轮盘的一面设置有沿逆时针方向偏转的轮齿C,所述第一齿轮盘的另一面设置有沿顺时针方向偏转的轮齿D,所述第二齿轮盘的一面设置有沿逆时针方向偏转的轮齿 E ;所述第一齿轮盘设置有通孔C ;其中,所述前推板的通孔B穿过所述第一传动轴且设置有滚珠槽的一面背对所述壳体的通孔A,所述传动转盘固定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且设置有轮齿B的一面背对所述前推板;所述第一齿轮盘定位槽固定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圆周上,所述第一齿轮盘的边沿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盘定位槽内且第一齿轮盘的通孔C穿过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齿轮盘设置有轮齿D的一面背对所述传动转盘,所述第二齿轮盘固定于所述第二传动轴设置有轮齿A的一端且第二齿轮盘设置有轮齿E的一面正对所述第一齿轮盘;所述齿轮柱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盘及第二齿轮盘中间,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盘的轮齿 D与所述齿轮柱的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齿轮柱的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盘的轮齿E相互啮合; 所述弹簧设置于传动转盘与第二齿轮盘之间;所述蓄能机构包括弹簧片及弹簧片外壳,所述弹簧片外壳固定于壳体内部靠近第二传动轴的一端,所述弹簧片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传动轴沿第二传动轴缠绕成圈状结构设置于所述弹簧片外壳内。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一步阐述优选地,所述弹簧片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一圈凹凸相间的摩擦层,所述弹簧片的外端设置有一三角柱摩擦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车辆刹车过程中,刹车联动机构的前推构件将前推板向前推进,前推板再继续推动传动转盘向前推进,前推转盘与第一齿轮盘相互接触,使得传动转盘的轮齿B与第一齿轮盘的轮齿C相互啮合,刹车的时候,第一传动轴随着车辆传动轴顺时针转动,传动转盘亦随着第一转动轴顺时针转动;而前推板的一面设置有滚珠槽, 该滚珠槽内设置有滚珠,藉此,前推板不会跟随传动转盘一起转动,亦不会产生摩擦。第一传动转盘同时带动齿轮柱顺时针转动,齿轮柱带动第二齿轮盘逆时针转动, 同时第二传动轴逆时针转动,弹簧片跟随第二传动轴逆时针转动缩紧,将车辆刹车时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片的弹性势能。在松开刹车时,前推构件后退,前推板向后移动,传动转盘在弹簧的作用下脱离第一齿轮盘;弹簧片此时顺时针松开,带动第二传动轴顺时针转动,同时第二传动轴的轮齿啮合与第一传动轴的棘牙,带动第一转动轴顺时针转动;藉此,将弹簧片的弹性势能转换为车辆传动轴前进的动力势能。在上述过程中,因为第一传动轴的棘牙沿顺时针方向偏转,第二传动轴的轮齿A 沿逆时针方向偏转,因此在第一传动轴顺时针转动时将不能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同时,上述过程中,如果刹车路程较远,弹簧片的长度不够,那么弹簧片末端的三角柱摩擦棒将与弹簧片外壳内部的摩擦层摩擦转动,但是其势能不会减小。通过上述结构,在不影响车辆原有的刹车结构和功能的情况下,有效的减轻了原有刹车装置的制动压力,刹车将在更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同时,也减小了刹车部件的磨损, 提高了刹车摩擦耗能的利用率;车辆制动后再加速更加便捷,提速快,可操作性强。另外一点,上述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沿外壳的轴线剖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前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弹簧片外壳及弹簧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传动轴设置有棘牙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传动轴设置有轮齿A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前推构件;3、前推板;4、第一传动轴;5、第二传动轴;6、传动转盘;7、第一齿轮盘;8、第二齿轮盘;9、齿轮柱;10、弹簧;11、第一齿轮盘定位槽;12、弹簧片;13、弹簧片外壳;14、滚珠槽;15、摩擦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所示,该结构的刹车能量转换装置,它包括壳体1、刹车联动机构、传动机构及蓄能机构;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一通孔A ;所述刹车联动机构包括一前推构件2及前推板3,参照图2所示,所述前推板3的中间部位设置有通孔B,所述前推板3的一面与4所述前推构件2连接,所述前推板3的另一面设置有滚珠槽14,所述滚珠槽14内安装有滚珠;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4、第二传动轴5、传动转盘6、第一齿轮盘7、第二齿轮盘 8、齿轮柱9、弹簧10、第一齿轮盘定位槽11,所述第一传动轴4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且一端延伸出通孔A ;参照图4所示,所述第一传动轴4的另一端的底部均勻设置有沿顺时针方向偏转的棘牙,所述棘牙由弹性材料制作;参照图5所示,所述第二传动轴5的一端的底部均勻设置有沿逆时针方向偏转的轮齿A ;所述第二传动轴5的轮齿与所述第一传动轴4的棘牙相互啮合接触;所述传动转盘6的一面设置有沿顺时针方向偏转的轮齿B ;所述第一齿轮盘7的一面设置有沿逆时针方向偏转的轮齿C,所述第一齿轮盘7的另一面设置有沿顺时针方向偏转的轮齿D,所述第二齿轮盘8的一面设置有沿逆时针方向偏转的轮齿E ;所述第一齿轮盘7设置有通孔C ;其中,所述前推板3的通孔B穿过所述第一传动轴4且设置有滚珠槽14的一面背对所述壳体1的通孔A,所述传动转盘6固定于所述第一传动轴4且设置有轮齿B的一面背对所述前推板3 ;所述第一齿轮盘定位槽11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圆周上,所述第一齿轮盘4的边沿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盘定位槽11内且第一齿轮盘7的通孔C 穿过所述第一传动轴4,所述第一齿轮盘7设置有轮齿D的一面背对所述传动转盘6,所述第二齿轮盘8固定于所述第二传动轴5设置有轮齿A的一端且第二齿轮盘8设置有轮齿E 的一面正对所述第一齿轮盘7 ;所述齿轮柱9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盘7及第二齿轮盘8中间,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盘7的轮齿D与所述齿轮柱9的齿轮相互啮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兴
申请(专利权)人:黄伟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