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73033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5 07:15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配件数量少、薄型化、小型化、轻量化、使用位置与收纳位置转换时不需要锁定部件的展开空间、可以有效利用桌子下侧空间的折叠桌。折叠桌(1),包括可以使桌子主体(10)移动到使用位置及收纳位置,设置在桌子主体(10)内部支持桌子主体(10)的桌子框架(20)、可旋转地支持桌子框架(20)的支持部件(40)、以及设置在支持部件(40)与桌子框架(20)的连结位置,使桌子框架(20)保持在使用位置阻止桌子框架(20)旋转的锁定装置(30)。锁定装置(30)包括形成啮合槽(32)的卡止部件(31)、可从啮合槽(32)上取下的旋转部件(35)、以及使旋转部件(35)向啮合槽(32)啮合方向施力的锁定施力装置(3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折叠桌,特别是涉及桌子主体可以在使用位置与收纳位置移动的折叠桌。
技术介绍
现在,公知的是可以在使用位置及收纳位置移动的折叠桌,且使用位置是在近似水平的状态下拉出桌子主体的位置,收纳位置是在近似垂直的状态下折叠桌子主体的位置。这种折叠桌被应用于各种用途,例如在汽车等乘坐物中,在座椅侧部或座椅背面部等设置用于盛载物品的折叠式桌子。以在乘坐物中的应用为例,如图22所示,提出了桌子100,该桌子100在桌子主体 110与将桌子主体110支持在座椅侧部的臂140之间,设置连结桌子主体110与臂140的伸缩自如的连杆120,设置阻止该连杆120伸缩的锁定结构130。该桌子100,在桌子使用时通过锁定结构130锁住连杆120的伸缩,保持连杆120的伸展状态来支持桌子主体110。不使用桌子时,通过操作与锁定结构130连结的操作手柄135解锁,使连杆120伸缩来折叠桌子主体110,变为收纳状态。并且,构成桌子主体110的框架的桌面部111需根据桌子100的设计不同而改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专利文献1 特开第2934808号公报(0014 0018段,图3)专利文献2 特开2004-182142号公报(0021 0022段,图3)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中,存在以下不足桌子使用状态时将桌子主体支持在近似水平位置的连杆、锁定/解锁该连杆伸展状态的锁定结构的部件较大,构造复杂,使用配件数量过多等。此外,桌子在使用位置展开时,由于连杆及锁定结构为从桌子主体下侧朝向臂且搭向斜下方支持桌子主体的构造,因此连杆及锁定结构在桌子主体的下侧露出,在使用位置打开桌子时,产生不能有效利用桌子主体下侧空间的不足。进一步讲,设备整体过大化的同时,还需要展开连杆及锁定结构的空间。此外,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由于对应着基框框架桌子主体的形状,因此在各车型桌子设计不同的情况下,需要根据设计重新制作桌面部。进一步讲,一旦连杆的铰链部分的长度发生变化,连杆也需要用不同的部件制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配件数量少,薄型化,小型化,轻量化,降低制造成本的折叠桌。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位置与收纳位置转换时不需要锁定结构等部件的展开空间、使用时确实锁定、有效利用桌子下侧空间的折叠桌。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基本框架薄型化,简单化,使用对设计的影响度低且可广泛应用的基本框架的折叠桌。上述问题根据权利要求1的折叠桌解决,该折叠桌桌子主体可以在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移动,该折叠桌包括在一端部侧可旋转地支持所述桌子主体的支持部件;设置在该支持部件与所述桌子主体的连结位置,使所述桌子主体保持在使用位置并阻止所述桌子主体旋转的锁定装置。这样,由于在桌子主体和支持部件的连结位置设置了锁装置,该锁定装置阻止在一端部侧被可旋转地支持的桌子主体旋转,因此与现有折叠桌不同,支持桌子主体的连杆和锁定装置部件不会露出桌子主体的下侧,可以使桌子整体紧凑化。而且,还可以在桌子下侧设置空间,有效利用下侧空间。上述问题根据权利要求2的折叠桌解决,该折叠桌桌子主体可以在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移动,该折叠桌包括设置在所述桌子主体内部,支持所述桌子的桌子框架;在一端部侧可旋转地支持所述桌子框架的支持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持部件与所述桌子框架的连结位置,使所述桌子框架保持在使用位置并阻止所述桌子框架旋转的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形成有啮合槽的第1啮合部件;可以从该第1啮合部件啮合槽取下的第2啮合部件;锁定施力装置。所述第1啮合部件与所述第2啮合部件是其中之一通过可动可取下的构造, 所述锁定施力装置使所述可动啮合部件向啮合方向施力。这样,由于阻止桌子框架旋转的锁定装置设置在支持部件与桌子框架的连结位置,包括第1啮合部件,可从形成于第1啮合部件的啮合槽取下的第2啮合部件,第1啮合部件与第2啮合部件是其中之一通过可动可取下的构造,进一步讲锁定施力装置使第1啮合部件与第2啮合部件中的任意一个可动的啮合部件向啮合槽的啮合方向施力,因此,第1 啮合部件与第2啮合部件的锁定以及解锁在支持部件和桌子框架的连结位置进行,与现有折叠桌不同,支持桌子主体的连杆或锁定装置的部件不会露出桌子主体的下侧。因此,桌子主体在使用位置与收纳位置转换时,不需要连杆或锁定装置等展开且动作的空间,可以有效利用桌子下侧的空间。此时,如权利要求3,所述锁定装置可以被收容在所述桌子主体的内部。通过将锁定装置设置在支持部件与桌子框架的连结位置,可以收容至桌子主体内,构成锁定装置的部件不会露出桌子主体的下侧。此外,如权利要求4,优选所述桌子框架包括相向安装近似平板状的主框架与辅助框架,所述锁定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夹持在所述主框架与所述辅助框架之间。由于锁装置的一部分夹持在近似平板状主框架与辅助框架相向安装的框架之间, 可以实现桌子框架的薄型化,小型化,轻量化。具体的,如权利要求5,优选所述第1啮合部件及所述第2啮合部件由板体构成,所述啮合槽贯通所述第1啮合部件的板厚方向形成,所述第2啮合部件在与第1啮合部件垂直相交的方向上插通上述啮合槽进行啮合。这样,第1啮合部件及第2啮合部件由板体构成,第2啮合部件在与第1啮合部件垂直相交的方向插通啮合槽啮合而构成锁定装置时,锁定及解锁的结构简单,与现有铰链锁的样式相比,可以大幅减少配件数量,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及重量的轻量化。而且,可以实现锁定装置的薄型化,小型化,因此就能实现桌子框架的薄型化,小型化。进一步地,由于不使用铰链就形成了锁定装置,因此不需要设定各车种铰链部分,设计变更时只需变更桌子罩即可,可以提供一种不受设计影响,可广泛应用的桌子框架。此外,如权利要求6,优选所述第1啮合部件包括在外周面,所述第2啮合部件从所述啮合槽上脱落时与所述第2啮合部件的端部滑动接触并移动的圆弧状滑动接触面。所述啮合槽包括相向的一对内壁面及连结该对内壁面的槽底。所述啮合槽从所述滑动接触面相反侧的内壁面的槽底开始形成的高度比从所述滑动接触面侧的内壁面的槽底开始形成的高度还大。这样,由于啮合槽是使从第2啮合部件的端部滑动接触移动的滑动接触面的相反侧的内壁面的槽底开始形成的高度比从滑动接触面一侧的内壁面的槽底开始形成的高度大,使其向外延伸形成的,因此桌子从收纳位置向使用位置移动时,第2啮合部件沿着外周面向啮合槽方向移动,与向外延伸的内壁面抵接时,移动停止并嵌入啮合槽。即啮合槽的一个内壁面,在桌子从收纳位置向使用位置移动时,作为第2啮合部件的制动器发挥作用。因此,不需使用其他部件即可设置第2啮合部件的制动器,可以减少配件数量。此外,如权利要求7,优选进一步包括使所述桌子框架向收纳位置方向施力的桌子施力装置。这样,由于包括向收纳位置方向施力的桌子施力装置,第2啮合部件的啮合从第1 啮合部件的啮合槽脱落而解除锁定时,通过桌子施力装置向收纳位置方向的拉伸力以及桌子主体重量的扭矩,可以使包括桌子框架的桌子主体容易地顺利地从使用位置移动到收纳位置。而且,收纳桌子时,确实保持收纳状态,可以防止松动。进一步讲,桌子主体从收纳位置向使用位置展开时可以防止急剧增加负荷,提高操作性及耐久性。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8,优选所述支持部件由管部件构成;所述主框架与所述辅助框架夹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原浩二
申请(专利权)人: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