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宏专利>正文

单肺通气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6477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肺通气保护器,其包括定位保护管,定位保护管的一端设有保护套囊;保护套囊与用于对保护套囊进行充气的保护套囊充气管相连通,所述保护套囊充气管固定于定位保护管的外壁上,且保护套囊充气管对应与保护套囊相连的另一端从定位保护管的外壁上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定位保护管及保护套囊的隔绝,能提高双腔支气管导管的隔离效果,单肺通气阻力低压力小,对肺部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定位保护管可以通过塑形管芯进行塑形定位,降低定位保护管的材质要求,降低使用成本,提高单腔气管导管或双腔支气管导管的适用范围,定位保护管上设有刻度,使得定位保护管的插入定位精度高,使用方便,结构紧凑,确保了单肺通气手术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护器,尤其是一种单肺通气保护器,属于医疗器械的
技术背景单肺通气是指胸科手术病人经过气管导管只利用一侧肺(非手术侧)进行通气的方法或手段。目前,单肺通气通过麻醉的应用范围已经大大扩展,除用于肺内分泌物多的病人外,还经常用于食管、肺叶、全肺、胸腔镜等手术中,以方便手术操作,减轻手术侧肺损伤, 防止两肺间的交叉感染。单肺通气目前实施的手段是双腔支气管导管和支气管堵塞器,其都存在明显缺陷,严重影响临床使用。有的在实施单肺通气时,通气管腔内径过于狭小,造成气道压较高, 容易造成肺损伤,尤其是长时间单肺通气的实施过程。有的气管导管管腔过于坚硬和双腔直径过粗,插管时容易造成声门损伤。有的定位必须同时使用纤维支气管镜,两个医疗设备同时在气管导管腔内自由活动,要求管腔直径较粗,影响了相应手术的安全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单肺通气保护器,其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操作方便,提高了对肺通气的保护,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进行。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单肺通气保护器,包括定位保护管,所述定位保护管的一端设有保护套囊,所述保护套囊包裹定位保护管于相应的外壁上;保护套囊与用于对保护套囊进行充气的保护套囊充气管相连通,所述保护套囊充气管固定于定位保护管的管壁内,且保护套囊充气管对应与保护套囊相连的另一端从定位保护管的外壁上伸出。所述保护套囊包括第一保护套囊部及第二保护套囊部,所述第二保护套囊部与第一保护套囊部相连通;第一保护套囊部邻近保护套囊充气管对应伸出定位保护管的一端; 第一保护套囊部充气后的长度及体积均大于第二保护套囊部充气后的长度及体积。所述定位保护管对应设置保护套囊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定位保护管的保护管固定卡口,所述保护管固定卡口的轴线与定位保护管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定位保护管上设有用于指示插入深度的刻度。所述定位保护管内设有用于塑形的塑形管芯,塑形管芯能穿入定位保护管内,并能在定位保护管内移动;定位保护管能通过塑形管芯塑形至所需的形状。还包括与保护管定位环相匹配连接的管腔接头,所述管腔接头上包括第一接头管及用于与呼吸机匹配连接的第二接头管,所述第一接头管及第二接头管均与管腔接头相连通;管腔接头通过第一接头管与保护管固定卡口紧固连接。所述管腔接头上设有能与第一接头管相匹配连接的接头管盖,所述接头管盖的中心区设有管盖孔。所述管腔接头上设有能封闭管盖孔的管盖栓。所述保护套囊充气管对应伸出定位保护管外的端部设有用于密封保护套囊充气管的第一密封阀。所述定位保护管通过保护管固定卡口与管腔接头相连,并通过管腔接头安装于单腔气管导管或双腔支气管导管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定位保护管上设有保护套囊,保护套囊包括第一套囊保护部及第二套囊保护部,通过第二套囊保护部能使得其进入的肺叶支气管与外部隔绝,通过第一套囊保护部能使得其进入的支气管与外部隔绝,避免手术侧肺叶内的液体流入其他肺叶内, 通过定位保护管可接吸引器吸引手术肺液体,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通过定位保护管及保护套囊的隔绝,能提高双腔支气管导管的隔离效果,单肺通气阻力低压力小,对肺部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定位保护管可以通过塑形管芯进行塑形定位,降低定位保护管的材质要求,降低使用成本,提高单腔气管导管或双腔支气管导管的适用范围,定位保护管上设有刻度,使得定位保护管的插入定位精度高,使用方便,结构紧凑,确保了单肺通气手术的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塑形管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与双腔支气管导管配合使用的管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与单腔气管导管配合使用的管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用于肺叶灌洗的使用状态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与单腔气管导管相配合并进行非开胸及非胸腔内手术,隔离一个肺叶其余肺叶均通气的状态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与单腔气管导管相配合并进行开胸及胸腔内手术,隔离一侧肺,另侧单肺通气的状态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置入单腔气管导管,保护套囊尚未充气,双肺通气使用状态图;也为手术结束,保护套囊放气排空,恢复双肺通气的状态图。图9为单肺通气时本专利技术置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后,保护套囊尚未充气时状态图; 也为手术结束前本专利技术保护套囊放气排空,恢复双肺隔离后,双腔支气管导管右腔管为右单肺通气时使用状态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相配合,双腔支气管导管右腔管、双腔支气管导管左腔管均右单肺通气的状态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相配合,双腔支气管导管右腔管、双腔支气管导管左腔管对左右肺隔离并通气的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密封阀、2-保护套囊充气管、3-保护管固定卡口、4-定位保护管、5-保护套囊、6-刻度、7-塑形管芯、8-管芯拉环、9-第一接头管、10-接头管盖、11-管盖孔、12-管盖栓、13-第二接头管、14-管腔接头、15-单腔气管导管、16-单腔气管导管呼吸机接口、17-第二套囊、18-第二套囊充气管、19-第二套囊充气管密封阀、20-肺部、21-双腔支气管导管、22-第三套囊、23-通气侧孔、24-第四套囊、25-第三套囊充气管密封阀、26-第三套囊充气管、27-第四套囊充气管密封阀、28-第四套囊充气管、29-双腔支气管导管右腔管、30-双腔支气管导管左腔管、31-右支气管导管、32-双腔支气管导管呼吸机接口、33-第一保护套囊部、34-第二保护套囊部、35-定位保护管支管及36-支管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为了能够对单肺通气进行有效保护,本专利技术包括定位保护管4,所述定位保护管4的一端设有保护套囊5,所述保护套囊5缠绕包裹在定位保护管4 一端的外壁上。保护套囊5上设有用于对保护套囊5充气的保护套囊充气管2,所述保护套囊充气管2固定于定位保护管4的管壁内,且保护套囊充气管2对应与定位保护管4相连的另一端从定位保护管4的外壁上伸出,保护套囊充气管2对应于从定位保护管 4外壁上伸出的端部设有用于密封的第一密封阀1,通过第一密封阀1能够对保护套囊充气管2及保护套囊5进行密封。保护套囊5包括第一保护套囊部33及第二保护套囊部34,所述第一保护套囊部33位于第二保护套囊部34的一端,且第一保护套囊部33与第二保护套囊部34相连通。第一保护套囊部33邻近保护套囊充气管2对应伸出定位保护管4的一端,第二保护套囊部34邻近定位保护管4另一端的端部。第一保护套囊部33充气后的长度及体积均大于第二保护套囊部34充气后的长度及体积,即保护套囊5呈葫芦状。当定位保护管4 对应设置保护套囊5的一端伸入支气管内时,对应的第二保护套囊部34内进入肺叶支气管内,第二保护套囊部;34充气膨胀后,相应的肺叶支气管与外壁隔离,能够避免相应肺叶内的液体流入其他肺叶内,确保单肺通气手术的安全可靠。为了能够对定位保护管4插入的深度定位,定位保护管4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刻度 6,通过刻度6能够直接读出定位保护管4的插入深度。定位保护部4采用软质材料制成, 为了能对定位保护管4放置操作进行导向,定位保护管4内还可以设有塑形管芯7,所述塑形管芯7的一端形成管芯拉环8 ;塑形管芯7对应形成管芯拉环8的另一端能伸入定位保护管4内,并能在定位保护管4内移动。当塑形管芯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宏
申请(专利权)人:高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