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选硫化铜矿石的捕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6288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选择性好、捕收力强的浮选硫化铜矿石的捕收剂,按硫逐氨基甲酸酯∶二乙基硫氮酯∶730A∶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丁黄酸丙烯酯=(0.6~0)∶(0~0.6)∶(0.2~0.1)∶0.1∶(0.1~0.2)的比例配制,将硫逐氨基甲酸酯和730A分别过滤,在常温常压下,边搅拌边慢慢加入二乙基硫氮酯中,搅拌均匀后,再将其与丁黄酸丙烯酯先后加入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搅拌1小时,充分搅拌均匀后,静置2小时除去沉淀即制得,它能明显改善选矿技术指标,有效分离铜-硫、铜-铁、铜-砷等,减少有价元素的损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行业用于选矿的药剂技术,特别是一种浮选硫化铜矿石的捕收剂
技术介绍
目前,单一硫化矿或多金属硫化铜矿石浮选所采用的捕收剂大多为黄药类,起泡剂为松醇油,调整剂大多为石灰,俗称为“老三样”。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易选矿石逐渐变少,复杂、难选矿石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出来。对于这类矿石,“老三样”已越来越不适应浮选工业的要求。近年来,相继研制、开发出了一些药剂或复配药剂,和“老三样”相比,这些捕收剂在生产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使用效果,但往往还存在着以下弊病①金属精矿品位偏低或互含偏高。②金属回收率偏低。③铜-硫、铜-铁、铜-砷等难以有效分离,造成产品不合格。④药剂品种复杂,操作困难,造成生产指标波动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选择性好、捕收力强的浮选硫化铜矿石的捕收剂,它能明显改善选矿技术指标,有效分离铜-硫、铜-铁、铜-砷等,减少有价元素的损失,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剂,属浮选工艺用捕收剂,兼有起泡性能,比重约1.02,外观呈淡黄色或红褐色油状液体。适用于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铜蓝等硫化铜矿;硫化铅;硫化镍;金、银矿等有色金属硫化矿的浮选。对黄铁矿、白铁矿、磁黄铁矿、毒砂等的捕收能力极弱;用于铜-硫、铜-铁、铜-砷等浮选分离有很好的分离效率。有利于提高精矿品位和金属回收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剂具有以下积极效果①选择性好,捕收力强,浮选速度快,浮选泡沫丰富而不粘,有利于提高精矿品位,降低互含量。②适用较宽的PH范围,可以大副降低或取消分离作业调整剂的用量,有利于后续作业的进行。③药剂种类少,加药点少,用量省,有利于操作工作业。④经济效益显著。与现有药剂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的药剂用于浮选可使精矿品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回收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本专利技术的药剂及配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药剂是一种复配药剂,是将多种组份按一定比例、一定规则配伍而成,针对不同的矿石性质可以调整其中的药剂组合制得系列浮选药剂,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配制工艺方框图。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①主要原料和配料如下硫逐氨基甲酸酯(A) 二乙基硫氮酯 (B)730A(C)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D) 丁黄酸丙烯酯(E)②配比为硫逐氨基甲酸酯(A)∶二乙基硫氮酯(B)∶730A(C)∶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D)∶丁黄酸丙烯酯(E)=(0.6~0)∶(0~0.6)∶(0.2~0.1)∶0.1∶(0.1~0.2) ③配制方法将以上原料用公知的处理方法处理以后,按下面的配制工艺流程进行配制按上述比例将硫逐氨基甲酸酯(A)和730A(C)分别过滤,在常温常压下,边搅拌边慢慢加入二乙基硫氮酯(B)中,搅拌均匀后,再将其与丁黄酸丙烯酯(E)先后加入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D),搅拌约1小时,充分搅拌均匀后,静置2小时除去沉淀即制得成品。沉淀可再返回利用。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上述原料配比为A=0.4 B=0.2 C=0.2 D=0.1 E=0.1时,按上述方法制备即得复合药剂。用上述方法制备的药剂代替现有技术方案,浮选云锡公司“四高”矿(即高铜、高锡、高硫、高砷),其结果见表1表1 多金属硫化矿对比试验指标 % 实施例二上述原料配比为A=0.3 B=0.3 C=0.1 D=0.1 E=0.2时,按上述方法制备即得复合药剂。用上述方法制备的药剂代替现有技术方案,浮选云锡公司采选分公司单铜硫化矿,其结果见表2。表2单铜硫化矿对比试验指标% 实施例三上述原料配比为A=0.2 B=0.3 C=0.2 D=0.1 E=0.2时,按所述方法制备即得复合药剂。用上述方法制备的药剂代替现有技术方案,浮选云锡公司老厂锡矿单铜硫化矿,其结果见表3表3 老厂锡矿单铜硫化矿对比试验指标 % 权利要求一种浮选硫化铜矿石的捕收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为硫逐氨基甲酸酯、二乙基硫氮酯、730A、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丁黄酸丙烯酯,按硫逐氨基甲酸酯∶二乙基硫氮酯∶730A∶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丁黄酸丙烯酯=(0.6~0)∶(0~0.6)∶(0.2~0.1)∶0.1∶(0.1~0.2)的比例配制,将硫逐氨基甲酸酯和730A分别过滤,在常温常压下,边搅拌边慢慢加入二乙基硫氮酯中,搅拌均匀后,再将其与丁黄酸丙烯酯先后加入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搅拌1小时,充分搅拌均匀后,静置2小时除去沉淀即制得。全文摘要一种选择性好、捕收力强的浮选硫化铜矿石的捕收剂,按硫逐氨基甲酸酯∶二乙基硫氮酯∶730A∶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丁黄酸丙烯酯=(0.6~0)∶(0~0.6)∶(0.2~0.1)∶0.1∶(0.1~0.2)的比例配制,将硫逐氨基甲酸酯和730A分别过滤,在常温常压下,边搅拌边慢慢加入二乙基硫氮酯中,搅拌均匀后,再将其与丁黄酸丙烯酯先后加入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搅拌1小时,充分搅拌均匀后,静置2小时除去沉淀即制得,它能明显改善选矿技术指标,有效分离铜-硫、铜-铁、铜-砷等,减少有价元素的损失。文档编号B03D1/004GK1411910SQ02128018公开日2003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9日专利技术者李松春, 郑伟, 任致伟, 陈福亮, 万立华 申请人:昆明冶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选硫化铜矿石的捕收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为硫逐氨基甲酸酯、二乙基硫氮酯、730A、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丁黄酸丙烯酯,按硫逐氨基甲酸酯∶二乙基硫氮酯∶730A∶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丁黄酸丙烯酯=(0.6~0)∶(0~0.6)∶(0.2~0.1)∶0.1∶(0.1~0.2)的比例配制,将硫逐氨基甲酸酯和730A分别过滤,在常温常压下,边搅拌边慢慢加入二乙基硫氮酯中,搅拌均匀后,再将其与丁黄酸丙烯酯先后加入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搅拌1小时,充分搅拌均匀后,静置2小时除去沉淀即制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春郑伟任致伟陈福亮万立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冶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