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物加工类,特别涉及一种组合捕收剂,尤指一种可有效回收被氰化物抑制的闪锌矿的组合捕收剂。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由于全泥氰化浸渣或精矿氰化浸渣中的闪锌矿被氰化钠抑制,采用常规的浮选药剂回收闪锌矿,锌的回收率较低;另外,在多金属矿中,铜铅锌等矿物较常伴生存在,根据矿物的可浮性,一般采用优先选铜、铅而抑制锌矿物,锌矿物的主要抑制为氰化物与硫酸锌的混合物,因为氰化物能与许多金属离子,如Zn2+、Cu2+、Fe3+等生成易溶稳定的络离子,如与矿浆中的Cu2+离子反应,生成亲水性的Cu2(CN)2沉淀,消除了矿浆中的铜离子,避免活化闪锌矿,其反应式为2NaCN+Cu2+=Cu(CN)2+2Na+Cu(CN)2=Cu2(CN)2+(CN)2↑氰化物同时与吸附在闪锌矿表面的铜离子反应,使之从锌矿物表面溶解下来ZnS]Cu2+(固)+3CN-(液)→ZnS](固)+Cu(CN)2-+0.5(CN)2目前国内外锌矿物捕收剂主要有乙黄药、丁基黄药、戊基黄药;通常在碱性介质中,采用单一乙黄药、戊基黄药或其它组合药剂,其药剂用量较大,生产成本较高,锌回收率低,需要加以改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捕收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乙黄药60~80%硫化氨基甲酸酯20~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凤,胡春融,王海东,郑艳平,郑晔,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黄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