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铺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60856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9:57
一种铺路板,所述铺路板由并排设置的多个平板组成,所述平板包括主体、设置于所述主体一侧的至少一个凸沿,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另一侧的与所述凸沿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凸沿与所述凹槽卡接固定;所述铺路板上还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垂直贯穿所述平板连接处的通孔,以及位于所述通孔中将相邻平板固定的固定部件。通过将相邻的两块平板间凸沿与凹槽卡接固定,提高了路面的承受力;而且,车辆在行走时可通过平板将压力分散均匀,避免单一位置受力造成对地面的挤压损坏,保证了机车行走时的安全;且由于路面的硬度变大,提高水平行走车速;同时由于设置了定位装置保证各平板间的横向与纵向上的相对固定,保证了平板连接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铺设于地面上的铺路板
技术介绍
传统的农业生产机耕道路由于经常性进行生产性的作业,其土质一般较为松软, 机车行走时常会留下较深的车辙,尤其是雨天车辙形成较为明显,在天气干燥后土质变硬的情况下,常常会造路面的凸凹不平,影响行车,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一般在一些湖防提坝上,由于土质硬度不均勻,所形成的车辙深度不一,在机车行走时容产生摇晃,造成翻车的可能性较大。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板砖直接对接铺设于路面上,增大路面的承受力,但由于板砖之间没有稳固的连接方式经常会造成各板砖之间相互分离、破损的现象,不但无法有效的改善现状,而且使用成本也相应的增加。此外,一般在路面上铺设道板后,对铺设道板的机耕道路进行复耕难度较大,复耕成本较高,尤其一些临时作业铺设的路道,在工程完成后难以将道板拆除,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为了避免机车行走时道路不理想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一种可加强地面承受强度的铺路板亟待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田间或湖防提坝以及一些土质较为松软的路道对机车行走时造成的影响,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铺路板,以达到提高路面的承受强度,保证机车行走时的安全,减少对路面的损坏,同时提高行走车速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铺路板,所述铺路板由并排设置的多个平板组成,所述平板包括主体、设置于所述主体一侧的至少一个凸沿,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另一侧的与所述凸沿相匹配的凹槽, 所述凸沿与所述凹槽卡接固定;所述铺路板上还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垂直贯穿所述平板连接处的通孔,以及位于所述通孔中将相邻平板固定的固定部件。优选的,所述凹槽为燕尾槽结构。优选的,所述通孔为由上至下尺寸渐小的梯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凸沿为位于所述主体一侧中心处1个或为平行设置的多个。优选的,所述平板为中空板。优选的,所述凸沿与所述凹槽相接触面上设置有缓冲部件。优选的,所述缓冲部件为橡胶垫或塑料制品。优选的,所述平板上还设置有贯通的用于穿插电缆线的线孔。本技术公开的铺路板,由并排设置的多个平板组成,所述平板包括主体、设置于所述主体一侧的至少一个凸沿,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另一侧的与所述凸沿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凸沿与所述凹槽卡接固定;通过将相邻的两块平板间凸沿与凹槽卡接固定,减少或避免雨水直接对平板下方路面的冲击,提高了路面的承受力;而且,车辆在行走时可通过平板将压力分散均勻,避免单一位置受力造成对地面的挤压损坏,保证了机车行走时的安全; 且由于路面的硬度变大,提高水平行走车速;同时由于设置了定位装置保证各平板间的横向与纵向上的相对固定,保证了平板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铺路板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铺路板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铺路板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铺路板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1、平板11、主体12、凸沿13、凹槽14、线孔15、缓冲部件16、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铺路板,以达到提高路面的承受强度,保证机车行走时的安全,减少对路面的损坏,同时提高行走车速目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铺路板,该铺路板由并排设置的多个平板1组成,平板1包括主体11、设置于主体11 一侧的至少一个凸沿12,以及设置于主体11另一侧的与凸沿12相匹配的凹槽13,凸沿12与凹槽13卡接固定;凸沿12可为1个或平行设置的多个,通过多个凸沿与凹槽的相互固定增加平板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将多个平板相互卡接固定,使得相邻的两块平板间的间隙为]或弓型等结构,雨水下落时存在多个转折的过程,避免了之前由于将板或砖对接间产生间隙,造成有水渗入路面影响板连接的稳定性的问题,避免了相邻平板间的间隙,保证了平板间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了路面的承受力;同时,车辆在行走时可通过平板将压力分散均勻,避免单一位置受力造成对地面的挤压损坏,保证了机车行走时的安全;此外,由于路面的硬度变大,提高水平行走车速。铺路板上还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垂直贯穿平板1连接处的通孔16,以及位于通孔16中将相邻平板1固定的固定部件(未示出),固定部件可为销轴或由混凝土与钢筋铸成的固定柱,在将凸沿与凹槽卡接固定后,保证连接处的通孔对齐,将钢筋横穿通孔,后通过向通孔内注入混凝土将钢筋固定于通孔内,形成固定柱。且固定柱与通孔16尺寸一致,避免连接后由于固定部件尺寸较小导致平板间的相对移动。通过设置定位装置,有效的限制平板纵向与横向移动,避免平板间的分离,保证了铺路板的稳定性,确保运行时的安全。平板1为中空板,有效减少铺路使用成本。同时,可在平板1内侧设置有支撑部件如加强板或筋板等,以增加平板支撑面的强度。凸沿12与凹槽13相接触面上设置有缓冲部件15。缓冲部件15为橡胶垫或塑料制品,或其他弹性制品,通过设置缓冲部件15,缓和了相邻两块平板间的压力,减少或避免平板接触端的损坏,同时增大了凸沿与凹槽间的接触摩擦,使得平板的水平方向上移动阻力增加,保证平板间连接的稳定性。平板1上还设置有贯通的用于穿插电缆线的线孔14,便于电缆线的排布,避免电缆线的外漏,保证其使用寿命,同时无需因为道路设置铺路板而将电缆线绕开铺设导致电力输送成本的增加。实施例2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凹槽13为燕尾槽结构。凸沿12与凹槽相匹配,凸沿12可由一侧沿凹槽13的滑道穿插进去固定,保证了相邻两平板间的水平方向上的固定,其与定位装置一起使用起到双重固定的效果。实施例3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通孔16为由上至下尺寸渐小的梯形结构,固定柱的结构尺寸与通孔一致,当平板上的作用力下压使得平板一侧上翘时,由于固定柱上端尺寸较大,可避免通孔与固定柱脱离的现象发生,保证支撑平台的稳定性。实施例4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凸沿12为均勻分布于平板一侧的至少两段, 凹槽13尺寸及结构与凸沿一致,定位装置位于各段凸沿与凹槽的连接处,可实现平板连接处的多处固定,减少平板企口加工尺寸,降低劳动量。本技术公开的铺路板,由并排设置的多个平板组成,所述平板包括主体、设置于所述主体一侧的至少一个凸沿,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另一侧的与所述凸沿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凸沿与所述凹槽卡接固定;通过将相邻的两块平板间凸沿与凹槽卡接固定,减少或避免雨水直接对平板下方路面的冲击,提高了路面的承受力;而且,车辆在行走时可通过平板将压力分散均勻,避免单一位置受力造成对地面的挤压损坏,保证了机车行走时的安全; 且由于路面的硬度变大,提高水平行走车速;同时由于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多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广卫特种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