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齿机砂轮修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5744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磨齿机砂轮修整装置,该修整装置由壳体、滑移机构、连杆机构和修整轮联动机构构成,滑移机构设在壳体右部,滑移机构的伺服电机通过接盘与壳体后壁的外表面固定,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壳体内的滚珠丝杆同轴连接,丝杆螺母与直线导轨上的滑块相连;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一端与连接座左部的凸耳相铰接;修整轮联动机构的摆动主轴穿设在壳体左部的竖直安装孔内,在摆动主轴上端部的套装第一锁紧螺母、旋转编码器和定位座。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对砂轮的压力角进行精确的修整,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对砂轮的压力角进行连续修整,从而有效克服了传统修整方法的缺陷,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适于在磨齿机的砂轮连续修整中广泛推广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磨齿机砂轮进行修整的机构,具体地说,尤其涉及磨齿机砂轮的修整机构。
技术介绍
以前,对磨齿机的砂轮进行修整时,要么用双片的单锥砂轮进行手动对刀、修整, 要么用单尖的金刚笔进行修整,这些修整方法虽然可以完成标准的砂轮修整,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砂轮的各种修形和补偿要求越来越高,而上述的修整方法无法达到这些要求。比如对砂轮的压力角进行精确修整,即使有经验的操作者完成修整操作的难度也相当大。更为特殊的是,对齿轮齿向修形时就会产生齿面扭曲,这时便需要对砂轮的压力角进行连续修整,而传统的砂轮修整方法更是无能为力,为此急需解决该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对砂轮的压力角精确、连续地进行修整的磨齿机砂轮修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磨齿机砂轮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修整装置主要由壳体(1)、滑移机构、连杆机构和修整轮联动机构构成,其中A、所述滑移机构设在壳体(1)右部,该滑移机构包括伺服电机(2)和滑块(8),其中伺服电机⑵通过接盘⑶与所述壳体⑴后壁的外表面固定,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节⑷与壳体⑴内的滚珠丝杆(5)同轴连接,滚珠丝杆(5)上的丝杆螺母(6)通过连接座(7)与所述滑块(8)的后端面相连,该滑块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底面的直线导轨(9)上,且滑块(8)可沿直线导轨(9)前后滑移;B、所述连杆机构设在滑移机构左侧的壳体(1)内,该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10) 和第二连杆(11),其中第一连杆(1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7)左部的凸耳(7a)相铰接,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11)右端相铰接,且第一、二连杆(10、11)只能在水平面内发生转动;C、所述修整轮联动机构位于连杆机构的左侧,该修整轮联动机构包括摆动轴 (12)、支撑座(16)和主电机(21),其中摆动主轴(12)穿设在所述壳体(1)左部的竖直安装孔内,在摆动主轴上端部的阶梯轴段从上往下依次同轴套装第一锁紧螺母(1 、旋转编码器(14)和定位座(15),且定位座(15)支撑在所述壳体(1)竖直安装孔的上孔口处;所述支撑座(16)吊装在摆动主轴(1 下端,且该支撑座与所述第二连杆(11)的左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6)下端部的安装孔内通过轴承水平支撑有修整主轴(17),修整主轴的前部同轴套装有修整轮(18),该修整轮厚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摆动主轴(13)的轴心线相重合;所述修整主轴(17)中后部的从动带轮(19)通过同步带与主动带轮00)相连,该主动带轮套装在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上,而主电机装在同步带外壳02) 上,该同步带外壳与所述支撑座(16)固定。3采用本修整装置对磨齿机的砂轮修整之前,先通过外壳的右底面将本修整装置安装在磨齿机的外支架上,且修整轮靠近磨齿机的砂轮。对砂轮的压力角进行修整时,伺服电机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带动连接座(7)和滑块(8)做直线滑移,连接座(7)的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机构转化为微量的连续角转动,并带动摆动主轴(1 前后转动。相应地,与所述摆动主轴(1 相连的修整轮(18)也连续地做前后摆动,且修整轮(18)在主电机的带动下绕修整主轴(17)的轴心线高速转动,这样修整轮(18)就做摆动和转动的联动,从而能够对砂轮的压力角进行精确、连续地修整。在连续修整的过程中,旋转编码器(14)将摆动主轴 (13)转动角度的检测信号传输给数控系统,并将该检测信号作为负反馈信号,以便更精确地控制摆动主轴(1 的转动角度,这样就能更精确地对砂轮进行连续修整。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对砂轮的压力角进行精确的修整,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对砂轮的压力角进行连续修整,从而有效克服了传统修整方法的缺陷,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适于在磨齿机的砂轮连续修整中广泛推广运用。所述第一连杆(10)的两端均通过双头螺柱与对应的连接座凸耳、第二连杆相铰接,且双头螺柱的上、下端部均由第二锁紧螺母04)锁紧,这样既能可靠保证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只在水平面内转动,且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 转动灵活,又便于安装。所述修整主轴(17)的后部通过轴承支撑在传动箱0 上,该传动箱与所述支撑座(16)下端部的后表面固定,且修整主轴(17)的后端部套装有第三锁紧螺母06);在所述修整主轴(17)后方修整设置主轴端盖(27),该修整主轴端盖与所述传动箱0 的后表面固定,且修整主轴端盖(XT)下部竖直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三锁紧螺母06)位置信号的接近开关(28)。当同步带磨损、滚轮受力急剧变化等情况时,就会引起同步带失速,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从而可能损坏修整轮和主电机,借助第三锁紧螺母06)锁紧螺母圆周上的槽使得接近开关产生脉冲信号,且接近开关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这样就能有效保护修整轮和主电机。所述修整轮(18)夹在修整主轴(17)的轴颈和调整垫圈09)之间,该调整垫圈套装在修整主轴(17)前部,并由压盖(30)压紧,该压盖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修整主轴(17) 的前端部,这样既能牢靠地固定修整轮(18),又便于更换修整轮(18)。作为优化,在所述壳体(1)竖直安装孔内的摆动主轴(1 上从上往下依次套装角接触轴承(31)、隔套(32)和双列滚子轴承(3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对砂轮的压力角进行精确的修整,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对砂轮的压力角进行连续修整,从而有效克服了传统修整方法的缺陷,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适于在磨齿机的砂轮连续修整中广泛推广运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轴测图;图2为图1拆掉顶板34后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5为图2的前视图;图6为图5的B-B向剖视图;图7为图5的C-C向剖视图;图8为图4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2中第一连杆10与连接座7的凸耳7a交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 7所示,本专利技术由壳体1、顶板34、旋转编码器保护盖35、滑移机构、连杆机构和修整轮联动机构构成,其中顶板34盖在壳体1右部,所述旋转编码器保护盖35盖在所述壳体1的左部。如图1 4所示,所述滑移机构设在壳体1的右部,该滑移机构由伺服电机2、接盘3、联轴节4、滚珠丝杆5、丝杆螺母6、连接座7、滑块8、直线导轨9和丝杆轴承36构成, 其中伺服电机2安装在接盘3上,该接盘3与所述壳体1后壁的外表面固定。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接盘3内孔中的联轴节4与滚珠丝杆5同轴连接,该滚珠丝杆5的后端部通过丝杆轴承36支撑在接盘3内孔的前部。所述滚珠丝杆5、丝杆螺母6、连接座7、滑块8和直线导轨9均装在壳体1内,其中滚珠丝杆5上套装的丝杆螺母6与连接座7后部固定连接,该连接座7的前部通过螺钉与所述滑块8的后表面固定连接,且连接座7的高度大于滑块8的高度。上述滑块8安装于直线导轨9上,该直线导轨9设在所述壳体1的内底面上。在所述伺服电机2的带动下,滑块8可沿直线导轨9前后滑移,从而将伺服电机2输出轴的转动转化成直线运动。如图2、4、8、9所示,所述连杆机构设在滑移机构左侧的壳体1内,该连杆机构由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双头螺柱23、第二锁紧螺母M和滚针轴承37构成,其中第一连杆 10的一端通过双头螺柱23与所述连接座7左部的凸耳7a相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林刘一冉李先广冯原余凯飞蒲兵李云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