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轴多点集中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55670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5:17
一种长轴多点集中润滑系统,长轴沿轴向设置中心孔,在所述的中心孔内设置台阶轴,所述的台阶轴由细轴及设置在细轴上的圆板组成,圆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油管相配合的通孔,其中相邻的两个圆板将中心孔分隔成油腔,油腔与垂直设置的竖孔相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布置尽可能多的油孔,在尽可能小的减少轴的机械性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实现轴的多点润滑,可以保证每个润滑点单独供油;在轴比较长时不用钻直径很小很深的孔,降低了加工难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润滑系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长轴多点集中的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长轴上零件实现集中润滑,传统的方法是在长轴中心钻孔作为油槽实现集中润滑。如果同一轴上有多个零件时,如果每个机构需要单独供油,就需要在长轴上钻多个孔,油孔太大就会增加轴的直径,造成成本增加,因此需要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实现尽可能多的油孔。因为钻孔深度和孔直径成正比,很多加工厂直径小于IOmm的油孔深度很难达到 500mm。因此如果轴上零件比较多,每个零件都想实现集中润滑,就尤其难以实现,往往会因为润滑问题而更改设计方案,或者直接放弃集中润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轴多点集中润滑系统,它能够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布置尽可能多的油孔,从而实现轴的多点润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中,长轴沿轴向设置中心孔,在所述的中心孔内设置台阶轴,所述的台阶轴由细轴及设置在细轴上的圆板组成,圆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油管相配合的通孔,其中相邻的两个圆板将中心孔分隔成油腔,油腔与垂直设置的竖孔相通。台阶轴的端部与中心孔螺纹连接。所述圆板与中心孔的孔壁之间用0型圈密封。所述圆板上通孔的数量从长轴端部向中心点依次减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实现了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布置尽可能多的油孔,在尽可能小的减少轴的机械性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实现轴的多点润滑,可以保证每个润滑点单独供油;在轴比较长时不用钻直径很小很深的孔,降低了加工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圆板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台阶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需要润滑的长轴8上沿轴向设置一个较大直径的中心孔1,因为孔直径较大,因此孔的深度相对可以深很多。然后在中心孔1内设置台阶轴,台阶轴的直径与中心孔1的直径相同,上述台阶轴的端部与中心孔1螺纹连接,即台阶轴在轴端的部位加工成外螺纹,长轴8上中心孔1对应位置加工成内螺纹,台阶轴插入中心孔1后可以旋入即可和长轴8固定为一体。这样就可以方便的实现长轴上不同润滑点的可控,随时定量的集中润滑。如图3所示,台阶轴由细轴3及设置在细轴3上的圆板2焊接而成,也可以由机加工成形。圆板2把中心孔1分隔为不同长度的油腔9,且油腔9与垂直设置的竖孔7相通, 竖孔7的位置即为需要润滑的位置。油腔9长度可根据润滑点的位置不同台调整,只需要改变细轴3的长度即可。每个油腔9可以用油管与单独轴端相连,细轴3起到连接作用,整个润滑部分可以在细轴3的连接下一次全部取出,可以方便润滑系统的安装和检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圆板2与中心孔1的孔壁之间用0型圈5密封,这样就能将相邻的油腔9进行密封。如图2所示,圆板2的周围均布排列着至少一个与油管直径一样大小的通孔6,使用时油管置于通孔6中。每个圆板2中通孔6的数量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从长轴8端部向中心点依次递减设置,这种情况下,每个圆板2上应有一个通孔为螺纹孔4,用于和进入该油腔9的油管连接,其他的通孔用于油管通过用,油管加0型圈密封。长轴端部圆板2上的通孔6的数量和润滑点数相等,长轴中心圆板2上只有一个螺纹孔4。使用时在长轴8上油腔9对应润滑点钻竖孔7,即可实现轴上不同部位零件的润滑。权利要求1.一种长轴多点集中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长轴(8)沿轴向设置中心孔(1),在所述的中心孔(1)内设置台阶轴,所述的台阶轴由细轴(3)及设置在细轴(3)上的圆板(2)组成,圆板(2)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油管相配合的通孔(6),其中相邻的两个圆板(2)将中心孔(1)分隔成油腔(9),油腔(9)与垂直设置的竖孔(7)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轴多点集中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台阶轴的端部与中心孔(1)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轴多点集中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2)与中心孔(1)的孔壁之间用0型圈(5)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轴多点集中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2)上通孔(6)的数量从长轴(8)端部向中心点依次减少。专利摘要一种长轴多点集中润滑系统,长轴沿轴向设置中心孔,在所述的中心孔内设置台阶轴,所述的台阶轴由细轴及设置在细轴上的圆板组成,圆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油管相配合的通孔,其中相邻的两个圆板将中心孔分隔成油腔,油腔与垂直设置的竖孔相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实现了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布置尽可能多的油孔,在尽可能小的减少轴的机械性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实现轴的多点润滑,可以保证每个润滑点单独供油;在轴比较长时不用钻直径很小很深的孔,降低了加工难度。文档编号F16C3/02GK202326664SQ201120444350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朱君学, 赵伟星, 郭爱霞 申请人: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星朱君学郭爱霞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