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培植物与滤水坝相结合的富营养化水体异位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552110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0:25
水培植物与滤水坝相结合的富营养化水体异位修复系统,由进水引水系统、跌水台、粗砂-水芹复合生态滤水坝、细沙-粉煤灰-黑麦草复合生态滤水坝、细沙-狗牙根滤水坝和出水引水系统构成,所述的进水引水系统由提水机和布水渠构成,提水机的出水端设置在布水渠内,布水渠的排水端一侧依次设有跌水台、粗砂-水芹复合生态滤水坝、细沙-粉煤灰-黑麦草复合生态滤水坝、细沙-狗牙根滤水坝和出水引水系统,布水渠的排水端通过跌水台与粗砂-水芹复合生态滤水坝的进水端连通;该系统结构简单,运行管理成本低,效果好;即可适应高度污染的城市河道水质净化,也可适应微污染的河道水质修复,适应性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城镇河道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系统,具体的说是水培植物与滤水坝相结合的富营养化水体异位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城镇河道水系是城镇的一道重要生态景观,对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而河道水系的水质将是影响其效果的关键。城镇河道由于临近居民生活区, 或者绕城而过、或者穿城而过,其水质长期受居民的干扰而恶化的情况在我国各地的大小城市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南方的一些城市,如无锡、苏州、常州等河网密度的城市,其城市河道由于长期遭受污染,水质已经恶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在夏季发出恶臭。治理城市河道成为这些地区的环境重点工程。而在北方城市,如洛阳,这种情况也普遍存在。围绕城镇河道治理,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已经证明有一定效果的措施主要有(1)清淤,挖除河道底泥,减轻河道内源污染;(2)引水稀释,主要是引临近大河的水以稀释城市河道,并驱动城市河道的流动;(3)水生植被恢复,在条件合适的区段, 采用生态恢复工程,对水生植被进行恢复,以修复城市河道自身的净化机制;(4)异位修复,引城市河道的被污染水进入生态修复系统进行修复,而后重新补充到河道,以降低河道水体中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峰刘德鸿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