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7145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4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移动充水垱水堤模块,属于水体治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移动充水垱水堤模块包括外形呈堤坝状的有机高分子膜外皮以及其内部所设的形状固定拉网,所述有机高分子膜外皮上部设有外皮进水口和外皮排气口,下部设有外皮排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移动充水垱水堤模块为浅水水域工程施工辅助设备,适用于挡水坝、堤岸,防止水体流动,使用时有机高分子膜外皮内充填满水与水体底面接触,利用自身重力和与底面摩擦力用于挡水更加稳固;拆卸时可以从外皮排水口将水放出,移动到其他项目中使用,具有安装方便,施工周期快,拆除运输方便,存储占地面积小,对生态环境影响非常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体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更多的河道被分割和闸控,造成水体的滞留和污染加剧,许多河流水体颜色发黑、气味发臭。水体出现溶解氧减少、透明度低、营养物质增多等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水质的恶化造成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生物多样性下降。而治理黑臭水体进行清淤时,需要分块开挖。但开挖时,通常需要用土堤将开挖区域围挡以防止开挖区域进水,但是土堤成本高,对生态破坏大,不能实现完全拆除。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求一种清淤治理黑臭水体时用于开挖区域的围挡以防止开挖区域进水的设备或装置。中国专利文献CN101538838A公开一种橡胶坝在围堰挡水中的应用,该现有技术在上游横向过水土石围堰的顶部修建一个橡胶坝,挡水时向坝袋内冲水,使橡胶坝升到设计高度挡水,维持较高的上游水位进行通航和发电,来洪水时,将坝袋内的水排空,橡胶坝坍坝过水。该现有技术的橡胶坝比常规的闸坝更低的造价、施工工期短、坝体为柔性软壳结构,能抵抗地震,波浪冲击,止水效果好,跨度大,汛期不阻水等特点。但由于该现有技术的橡胶坝为固定安装,安装复杂,拆除困难,施工工期长,不利于短期使用;还需需要单独定制,不能实现模块化组装;需要额外混凝土坚固基础,不能满足快速施工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安装复杂,需要单独定制,不能快速灵活机动施工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包括有机高分子膜外皮以及其内部所设的形状固定拉网,使用时,内部充水后形成固定形状,防止水体向所述可移动充水挡水堤另一侧流动,用于对水体生态修复施工及水利设施的建设,所述有机高分子膜外皮上部设有外皮进水口和外皮排气口,下部设有外皮排水口。所述有机高分子膜外皮分为背水面和迎水面,所述迎水面的坡度大于所述背水面的坡度。坡度的存在可以增强堤坝的稳固性,还能减少材料费用和降低充水时间。所述迎水面与湖底的夹角为75~85度;所述背水面与湖底的夹角为45~70度。该坡度是所述的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使用时的稳固性进一步加强。所述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为一个以上组合使用,所述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装置,不用时可以拆除。所述连接装置为固定卡扣或防水胶带。具有连接快速,水渗漏量少的特点。所述有机高分子膜外皮材料选自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或聚氯乙烯涂层的聚脂纤维或玻璃纤维丝编织膜,所述有机高分子膜外皮的厚度为3-20毫米。所述背水面上对应紧贴设置有外表加强肋柱,所述外表加强肋柱的底面紧贴水体河床或湖底。所述外表加强肋柱为三棱锥型所述外表加强肋柱的一个侧面紧贴所述背水面。所述外表加强肋柱内部设有形状固定拉网,所述外表加强肋柱中上部设有进水口和排气口,下部设有排水口,充水后拉网处于拉紧状态,使得外皮形成设计的外形。所述外表加强肋柱为多个,所述有机高分子膜外皮与所述外表加强肋柱一体成型。所述外表加强肋柱以及所述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的底面均为不规则形状以适应各种水下复杂的环境。不规则形状还可以增大堤坝的与底面的摩擦力,增强稳固性。所述外表加强肋柱的材料选自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或聚氯乙烯涂层的聚脂纤维或玻璃纤维丝编织膜,厚度为3-20毫米。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包括外形呈堤坝状的有机高分子膜外皮以及内部所设的形状固定拉网,形状固定拉网用于充水后固定有机高分子膜外皮,有机高分子膜外皮上部设有外皮进水口和外皮排气口,下部设有外皮排水口,使用时有机高分子膜外皮内充填满水固定于水体底面用于挡水更加稳固,不用时可以从外皮排水口将水放出,可移动到它处使用。2、本技术提供的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其中的有机高分子膜外皮分为背水面和迎水面,所述迎水面的坡度大于所述背水面的坡度,在实现挡水的目的时更加稳固。3、本技术提供的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为以上组合使用,可移动充水挡水堤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为固定卡扣和防水胶带,不用时可以拆除,使用方面,节省资源。4、本技术提供的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的背水面上对应紧贴设置有外表加强肋柱,所述外表加强肋柱为三棱锥型,其底面紧贴水体底泥,一个侧面紧贴所述背水面。可移动充水挡水堤的背水面与外表加强肋柱紧贴设置可更进一步的加强挡水堤的稳固性,可操作性更强。5、本技术提供的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的外表加强肋柱内部设有形状固定拉网,外表加强肋柱中上部设有进水口和排气口,下部设有排水口,使用时外表加强肋柱内充填满水固定于水体底面用于挡水更加稳固,不用时可以从排水口将水放出,可移动到它处使用。6、本技术提供的可移动充水挡水堤的外表加强肋柱为多个,有机高分子膜外皮与所述外表加强肋柱一体成型,加强稳固性。7、本技术提供的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的外表加强肋柱以及可移动充水挡水堤的底面均为不规则形状以适应各种水下复杂的环境。8、本技术提供的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其中有机高分子膜外皮和外表加强肋柱的材料选自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或聚氯乙烯涂层的高强聚脂纤维或玻璃纤维丝编织膜,厚度为3-20毫米。9、本技术提供的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为浅水水面工程施工辅助设备,适用于挡水坝、堤岸,防止水体流动,使用时有机高分子膜外皮内充填满水与水体底面接触,利用自身重力和与底面摩擦力用于挡水更加稳固;拆卸时可以从外皮排水口将水放出,移动到其他项目中使用,具有安装方便,施工周期快,拆除运输方便,存储占地面积小,对生态环境影响非常低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B-B平面图;图3为图1所示的C-C平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有机高分子膜外皮,2-形状固定拉网,3-固定卡扣,4-防水胶带,5-外皮进水口,6-外皮排气口,7-外皮排水口,8-底面,9-背水面,10-迎水面,11-外表加强肋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高分子膜外皮以及其内部所设的形状固定拉网,所述有机高分子膜外皮上部设有外皮进水口和外皮排气口,下部设有外皮排水口;所述有机高分子膜外皮分为背水面和迎水面,所述迎水面的坡度大于所述背水面的坡度;所述迎水面与湖底的夹角为75~85度;所述背水面与湖底的夹角为45~7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高分子膜外皮以及其内部所设的形状固定拉网,所述有机高分子膜外皮上部设有外皮进水口和外皮排气口,下部设有外皮排水口;所述有机高分子膜外皮分为背水面和迎水面,所述迎水面的坡度大于所述背水面的坡度;所述迎水面与湖底的夹角为75~85度;所述背水面与湖底的夹角为45~7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为一个以上,所述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固定卡扣或防水胶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充水挡水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高分子膜外皮材料选自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或聚氯乙烯涂层的聚脂纤维或玻璃纤维丝编织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利刚王艳伟崔双超于阳谢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