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炉的炉膛废气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51029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熔化炉的炉膛废气排放装置,其包括了排气管道,该排气管道由气路通道和内接于熔化炉炉膛内腔,且气路通道呈“S”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增设了“S”型结构的气路通道,使得炉内高温废气的排放路程增长,在进入下游废气处理设备之前进行必要的预降温处理。(*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熔化炉的炉膛废气排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气排放装置,尤其是熔化炉的炉膛废气排放装置。技术背景目前,市场上行业使用的熔化炉炉膛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熔化炉排放废气的管道设计较为简陋,大多数的排放废气的方式只是通过竖直的废气排放管道将炉内高温废气排放至下游废气处理设备,更甚至直接排放至空气中,这就会使得下游的废气处理设备遭受高温废气的直接损伤,极大得提高了设备的维护频率以及维修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熔化炉的炉膛废气排放装置,能够降低高温废气对于下游废气处理设备的损伤以及对熔化炉自身的损伤。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熔化炉的炉膛废气排放装置,其包括了排气管道,上述排气管道通过气路通道内接于熔化炉炉膛内腔,且气路通道呈“S”型结构。进一步地,上述气路通道内接于熔化炉炉门对面的炉膛内腔处。进一步地,上述废气排放装置为耐火材料制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增设了 “S”型结构的气路通道,使得炉内高温废气的排放路程增长,在进入下游废气处理设备之前进行必要的预降温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案例的熔化炉的炉膛废气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实施案例的熔化炉的炉膛废气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技术,熔化炉的炉膛废气排放装置,是由排气管道1和气路通道2构成的,排气管道1通过气路通道2内接于熔化炉炉膛内腔3,气路通道2的入气口 21位于熔化炉炉门4对面的炉膛内腔3处,气路通道2呈“S”型结构。本技术熔化炉的炉膛废气排放装置为耐火材料制作而成。本技术,熔化炉的炉膛废气排放装置的气路通道2呈“S”型结构,使得炉膛内的高温废气在进入排气管道1前的路程较长,气路通道2对高温废气具有一定降温作用,使得高温废气排出排气管道1后对后续处理设备的损伤减小,同时熔化炉的炉膛废气排放装置是由耐火材料制作而成的,高温废气对炉膛废气排放装置本身的损伤也能降低, 本技术能够使熔化炉以及周遭相关设备的维护频率降低,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熔化炉的炉膛废气排放装置,其包括了排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道通过气路通道内接于熔化炉炉膛内腔,且气路通道呈“ S”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化炉的炉膛废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通道内接于熔化炉炉门对面的炉膛内腔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化炉的炉膛废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排放装置为耐火材料制作。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熔化炉的炉膛废气排放装置,其包括了排气管道,该排气管道由气路通道和内接于熔化炉炉膛内腔,且气路通道呈“S”型结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增设了“S”型结构的气路通道,使得炉内高温废气的排放路程增长,在进入下游废气处理设备之前进行必要的预降温处理。文档编号F23J11/00GK202328295SQ20112044007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9日专利技术者汪吉庆, 王建新, 胡茂友, 黄竹喧 申请人:铜陵康达铝合金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茂友黄竹喧王建新汪吉庆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康达铝合金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