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除尘器尾部移动式粉尘捕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5081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除尘器尾部移动式粉尘捕集器,包括喇叭状壳体,置于壳体喇叭口处的捕集板系统,其捕集板系统包括上轴、下轴,捕集板用柔性捕集板环绕上轴、下轴连接,捕集板绕轴移动的驱动电机与上轴或下轴轴连,喇叭口下部有沿下轴方向的清尘槽,下轴置于清尘槽内,清尘槽内有清灰装置。清灰装置包括沿清尘槽排列的清灰刷,清灰刷的刷毛抵于绕下轴的捕集板上。清尘槽上有清洗液的进水口,绕下轴的捕集板浸于清洗液中,清尘槽下部有圬水排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捕集板的清灰移至捕集区外的清灰区进行,从而使二次扬尘减低到最小程度,同时提高系统的粉尘捕集率。(*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除尘器尾部移动式粉尘捕集器,主要用于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部门使用的电除尘器的尾部细小飞灰捕集。
技术介绍
现有电除尘器设备中,在电场尾部,通常在喇叭出口内设置槽形板,它能捕集从电场逃逸的荷电粉尘,荷电粉尘离开电场通过垂直于气流的槽形板时,气流中粉尘运动的方向与集尘方向一致。同时槽形板将气流分割成细股,几经曲折,气流在槽板前后可形成涡流区,使荷电粉尘更容易捕集,但是在清灰时仍然存在一个二次扬尘的问题。众所周知,二次飞扬的粉尘是造成排放浓度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电除尘的效率公式是指数函数关系,为了使粉尘排放浓度降低到100mg/m3,50mg/m3,30mg/m3,甚至10mg/m3,再增设1~2个电场是很不经济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电除尘器槽板系统存在的二次扬尘的缺陷,提供一种有利于防止粉尘二次飞扬的新型电除尘器尾部移动式粉尘捕集器,是将捕集的粉尘传送至电除尘器出口气流之外的区域,然后采用湿法或干法清灰的办法,将二次扬尘减低到最小程度,从而降低排放浓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电除尘器尾部移动式粉尘捕集器包括喇叭状壳体,置于壳体喇叭口处的捕集板系统,其捕集板系统包括上轴、下轴,捕集板用柔性捕集板环绕上轴、下轴连接,捕集板绕轴移动的驱动电机与上轴或下轴轴连,喇叭口下部有沿下轴方向的清尘槽,下轴置于清尘槽内,清尘槽内有清灰装置。所述的电除尘器尾部移动式粉尘捕集器,其清灰装置包括沿清尘槽排列的清灰刷,清灰刷的刷毛抵于绕下轴的捕集板上。所述的电除尘器尾部移动式粉尘捕集器,其清尘槽上有清洗液的进水口,绕下轴的捕集板浸于清洗液中,清尘槽下部有圬水排出口。本技术的优点改进现有的电除尘器的捕集板系统,将捕集板的清灰移至捕集区外的清灰区进行,从而使二次扬尘减低到最小程度,同时提高系统的粉尘捕集率。并可用在一些场合,来减少电场的布置,经济效益显著。降低粉尘的二次飞扬,同时该装置也能提高捕集器的粉尘捕集率。本技术使电除尘收尘效率提高,并且达到更新的高度,同时对现有电除尘的改造也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2和3所示在喇叭状壳体1的喇叭口1-1内装有捕集板系统,捕集板系统包括上轴2、下轴5,捕集板3用柔性捕集板环绕上轴、下轴连接,捕集板绕轴移动的驱动电机8与上轴或下轴轴连,喇叭口下部有沿下轴方向的清尘槽4,下轴5置于清尘槽4内,清尘槽内有清灰装置。柔性捕集板可以用碳纤维材料编织成的膜等适于集尘和清洗的编织类材料。清灰装置包括沿清尘槽排列的清灰刷7,清灰刷7的刷毛抵于绕下轴的捕集板上。清尘槽上有清洗液的进水口4-1,清尘槽内可加入清洗液6,绕下轴的捕集板浸于清洗液中,清尘槽下部有圬水排出口4-2。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上下轴转动,从而带动捕集板运动,捕集板将捕集的粉尘带至清灰区的清尘槽。当采用湿法清灰时清尘槽上有清洗液的进水口4-1,可以向清尘槽内加入清洗液6,捕集板3在清灰区被清尘槽4中的清洗液6冲洗,将粉尘除去,捕集板3被冲刷干净,圬水由清尘槽下部有圬水排出口4-2排出。当采用干法清灰时捕集板3上收集的粉尘在清尘槽4中被清灰刷7刷除。由于清灰过程在清灰区进行,粉尘颗粒不会再次进入尾气中,从而不会造成二次扬尘。此外,移动的捕集板由于能始终保持“清洁”的状态,使得它对粉尘有较强的吸附力,这增加了捕集板对粉尘的捕集率,从而也大大提高了电除尘器的效率。该技术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采用柔性捕集板,垂直布置在传统的槽形板的位置,柔性捕集板3上端绕过上轴2,下端绕过下轴5。上下轴转动时,柔性捕集板在传动系统的带动下循环进行运动。粘有粉尘的柔性捕集板在通过清灰区时,清尘槽4内的清洗液对捕集板进行冲刷(湿法)或/和清灰机构内安装的刷子刷去捕集板上的粉尘(干法)。在清灰区的清尘槽4内将柔性捕集板带来的粉尘清除干净。通过该装置的循环运动,使得柔性捕集板始终保持“清洁”的状态,该状态能使捕集板的捕集效率大大提高。本技术的核心是采用柔性捕集板绕上下轴转动,粘有粉尘的柔性捕集板通过清灰区时,在清尘槽内对捕集板进行冲刷(湿法)或/和清灰粉尘(干法)。因此,凡是采用柔性捕集板,将灰尘带到清尘区内清洗或除去的,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电除尘器尾部移动式粉尘捕集器,包括喇叭状壳体,置于壳体喇叭口处的捕集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捕集板系统包括上轴、下轴,捕集板用柔性捕集板环绕上轴、下轴连接,捕集板绕轴移动的驱动电机与上轴或下轴轴连,喇叭口下部有沿下轴方向的清尘槽,下轴置于清尘槽内,清尘槽内有清灰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除尘器尾部移动式粉尘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清灰装置包括沿清尘槽排列的清灰刷,清灰刷的刷毛抵于绕下轴的捕集板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除尘器尾部移动式粉尘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清尘槽上有清洗液的进水口,绕下轴的捕集板浸于清洗液中,清尘槽下部有圬水排出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电除尘器尾部移动式粉尘捕集器,包括喇叭状壳体,置于壳体喇叭口处的捕集板系统,其捕集板系统包括上轴、下轴,捕集板用柔性捕集板环绕上轴、下轴连接,捕集板绕轴移动的驱动电机与上轴或下轴轴连,喇叭口下部有沿下轴方向的清尘槽,下轴置于清尘槽内,清尘槽内有清灰装置。清灰装置包括沿清尘槽排列的清灰刷,清灰刷的刷毛抵于绕下轴的捕集板上。清尘槽上有清洗液的进水口,绕下轴的捕集板浸于清洗液中,清尘槽下部有圬水排出口。本技术将捕集板的清灰移至捕集区外的清灰区进行,从而使二次扬尘减低到最小程度,同时提高系统的粉尘捕集率。文档编号B03C3/78GK2853177SQ20052009857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3日专利技术者王铁军, 何治洪, 谢鸿微, 卢徐胜 申请人:武汉凯迪蓝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除尘器尾部移动式粉尘捕集器,包括喇叭状壳体,置于壳体喇叭口处的捕集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捕集板系统包括上轴、下轴,捕集板用柔性捕集板环绕上轴、下轴连接,捕集板绕轴移动的驱动电机与上轴或下轴轴连,喇叭口下部有沿下轴方向的清尘槽,下轴置于清尘槽内,清尘槽内有清灰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铁军何治洪谢鸿微卢徐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凯迪蓝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