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U型通道水冷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50059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U型通道水冷模组,包括散热板,以及与该散热板连接的盖板,盖板与散热板形成U型水冷通道;由于水冷通道呈U型,使得冷却水在该通道内流传顺畅,提高了散热能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U型通道水冷模组
技术介绍
如图2所示,原有的水冷模组,其通道呈直通状,且其折弯处呈十字通路,每当冷却水到达转上述折弯处时,会造成冷却水的反向冲击,从而形成与该冷却水流向方向相反的推力,减缓水流流通速度,冷却水无法顺畅的流转,不能及时散热,降低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是提出一种组合式U型通道水冷模组,使冷却水流转顺畅,提高散热能力。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组合式U型通道水冷模组,包括散热板,以及与该散热板连接的盖板,盖板与散热板形成U型水冷通道。所述的散热板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位于两者中间的中间连接板,盖板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的盖板两端设有倒角,并与散热板形成U型水冷通道。所述的盖板包括上端连接部、下端连接部以及与两者桥接的中间连接部,在所述的上端连接部与中间连接部形成水冷通道的连接处设有倒角,在下端连接部与中间连接部形成水冷通道的连接处设有倒角。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提出的一种组合式U型通道水冷模组,水冷通道呈U型, 使得冷却水在该通道内流传顺畅,提高了散热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原有水冷模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散热板3,以及与该散热板3连接的盖板2,所述的散热板3包括第一连接板301,第二连接板302以及位于两者中间的中间连接板303,所述的盖板2包括上端连接部203、下端连接部205以及与两者桥接的中间连接204,第一连接板 301通过螺栓1与上端连接部203连接,第二连接板302通过螺栓4与下端连接部205连接,从而使盖板2与散热板3形成水冷通道5,且由于在所述的上端连接部203与中间连接部204形成水冷通道5的连接处设有倒角201,在下端连接部205与中间连接部204形成水冷通道5的连接处设有倒角202,从而构成了该水冷通道5呈U型,使得冷却水在该通道内流传顺畅,提高了散热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U型通道水冷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板(3),以及与该散热板(3) 连接的盖板(2),盖板(2)与散热板(3)形成U型水冷通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U型通道水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板 (3)包括第一连接板(301),第二连接板(302)以及位于两者中间的中间连接板(303),盖板 (2)通过螺栓(1、4)分别与第一连接板(301)和第二连接板(302)连接,在所述的盖板(2) 两端设有倒角(201、202 ),并与散热板(3 )形成U型水冷通道(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U型通道水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2 )包括上端连接部(203 )、下端连接部(205 )以及与两者桥接的中间连接部(204 ),在所述的上端连接部(203 )与中间连接部(204 )形成水冷通道(5 )的连接处设有倒角(201), 在下端连接部(205 )与中间连接部(204 )形成水冷通道(5 )的连接处设有倒角(202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U型通道水冷模组,包括散热板,以及与该散热板连接的盖板,盖板与散热板形成U型水冷通道;由于水冷通道呈U型,使得冷却水在该通道内流传顺畅,提高了散热能力。文档编号F25D1/00GK202304175SQ20112039826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9日专利技术者凃士雄, 吴成林, 罗杰民, 贾翔, 郭秋痕 申请人:昆山沅亨管阀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凃士雄吴成林罗杰民郭秋痕贾翔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沅亨管阀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