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脚线单体外转弯角连接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49064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踢脚线单体外转弯角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截面为直角型,在两个直角边的交汇处的内侧设置有一个以上的人字形叉式悬臂;所述人字形叉式悬臂由固定支撑和两个垂直夹持臂组成,所述固定支撑一端固定在两个直角边内侧的交汇处,另一端自交汇处由45度方向向内延伸,所述两个水平夹持臂分别与两个直角边相平行,两个垂直夹持臂的一端共同固定在固定支撑向内延伸的延伸端上;通过本技术方案,由于外型设计成S流线形,所以外形美观大器,与较类似产品多了一个插接方向,方便了插接安装,提高了压铸生产连接柱时的出模性,产品铸模结构得到了简化,降低了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广泛适用于建筑物内装饰的踢脚线,尤其是涉及一种踢脚线单体外转弯角连接柱
技术介绍
踢脚线转弯角连接柱,是一种人们在家居装修时常用的建筑材料,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单体式或组合式地脚线转弯角连接柱,常用陶瓷、实木、合金、工程塑料等材料制成。由于所用踢脚线的主体各异,也因转弯的方向不同,因而配用的转弯角连接柱也不相同,由于结构的差异,因此各种地脚线转弯角的美观与制造工艺也就各不相同,有些地脚线转弯角连接柱既不美观,又给制造加工带来了难度,如采用压铸生产工艺制造的铝合金或塑料转弯角连接柱,出模性会因转弯角连接件的差异而难易,其铸模的复杂性会因结构的不同而繁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踢脚线单体外转弯角连接柱,通过本技术方案,这种外转弯角连角连接柱外观呈S流线形,美观大器,在其成90度角的内侧,设有上下两层开式正交的叉式插挂悬臂,改善了该件在铸模中的出模性,从而简化了铸模的结构,提高了出模性能,降低了制造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踢脚线单体外转弯角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截面为直角型,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直角边的交汇处的内侧设置有一个以上的人字形叉式悬臂。所述人字形叉式悬臂由固定支撑和两个垂直夹持臂组成,所述固定支撑一端固定在两个直角边的交汇处,另一端自交汇处由45度方向向内延伸,所述两个垂直夹持臂分别与两个直角边相平行,两个垂直夹持臂的一端共同固定在固定支撑向内延伸的延伸端上。所述连接柱的两个直角边外侧构成的垂直平面下部,分别向下向外伸出构成斜面。所述连接柱的两个直角边外侧构成的垂直平面上部,分别向上构成斜坡。本技术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一种踢脚线单体外转弯角连接柱,通过本技术方案,产生以下实际效果。1.由于该踢脚线外转弯角连接柱内外设计成S流线形,所以造型美观大器。2.本技术踢脚线外转弯角连接柱的内侧上下可以设置多组人字形叉式悬臂, 较类似产品多了一个插接方向,方便了插接安装,提高了压铸生产连接柱时的出模性,产品铸模结构得到了简化,降低了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图3的B-B截面剖视图。图3为图1的A-A截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与踢角线装配后的俯视截面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与踢角线装配后的纵向截面示意图。图7为图6的C部局部放大图。图中,1垂直夹持臂、2斜坡、3斜面、4固定支撑、5直角边、6人字形叉式悬臂、7装上面板的踢脚线槽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踢脚线单体外转弯角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截面为直角型,在两个直角边5的交汇处的内侧设置有一个以上的人字形叉式悬臂6。所述人字形叉式悬臂6由固定支撑4和两个垂直夹持臂1组成,所述固定支撑4 一端固定在两个直角边5内侧的交汇处,另一端自交汇处由45度方向向内延伸,所述两个垂直夹持臂1分别与两个直角边5相平行,两个垂直夹持臂1的一端共同固定在固定支撑 4向内延伸的延伸端上。所述连接柱的两个直角边5外侧构成的垂直平面下部,分别向下向外伸出构成斜面3。所述连接柱的两个直角边5外侧构成的垂直平面上部,分别向上构成斜坡2。在装上面板的踢脚线槽板7至外拐角处时,将本技术放置在拐角处,将位于两边的装上面板的踢脚线槽板7分别插装在直角边5与垂直夹持臂1之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踢脚线单体外转弯角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截面为直角型,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直角边的交汇处的内侧设置有一个以上的人字形叉式悬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踢脚线单体外转弯角连接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形叉式悬臂由固定支撑和两个垂直夹持臂组成,所述固定支撑一端固定在两个直角边内侧的交汇处,另一端自交汇处由45度方向向内延伸,所述两个垂直夹持臂分别与两个直角边相平行,两个垂直夹持臂的一端共同固定在固定支撑向内延伸的延伸端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踢脚线单体外转弯角连接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两个直角边外侧构成的平面下部,分别向下向外伸出构成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踢脚线单体外转弯角连接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两个直角边外侧构成的垂直平面上部,分别向上构成斜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踢脚线单体外转弯角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截面为直角型,在两个直角边的交汇处的内侧设置有一个以上的人字形叉式悬臂;所述人字形叉式悬臂由固定支撑和两个垂直夹持臂组成,所述固定支撑一端固定在两个直角边内侧的交汇处,另一端自交汇处由45度方向向内延伸,所述两个水平夹持臂分别与两个直角边相平行,两个垂直夹持臂的一端共同固定在固定支撑向内延伸的延伸端上;通过本技术方案,由于外型设计成S流线形,所以外形美观大器,与较类似产品多了一个插接方向,方便了插接安装,提高了压铸生产连接柱时的出模性,产品铸模结构得到了简化,降低了制造成本。文档编号E04F19/04GK202284378SQ201120397548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9日专利技术者肖文求 申请人:湖南鑫美格新型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文求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鑫美格新型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