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脱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47147 阅读:6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19:11
一种自动脱靴器,包含有一个底座和固定在底座基面上用于卡双脚的两个卡夹机构,所述卡夹机构为钢筋加工而成,两个卡夹机构是以底座基面上中心基线为对称线的近似左右对称机构,所述卡夹机构包含有前脚掌卡夹和脚后跟卡夹,人员将工作靴从脚后跟倒着进入自动脱靴器中,待卡夹机构卡住工作靴中前端的两边及脚跟后,利用重力的反作用,人员弯腿拔脚即可实现自动脱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脱靴器的使用降低了下井作业人员的一点儿的劳动强度,既安全又省时省力,便于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脱靴器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矿工在井下潮湿的环境中劳作,胶靴中不时会灌进泥水、煤尘,加之汗水浸泡,升井后脱下胶靴很费劲。下井作业人员每天升井后,需要将工作靴脱下,上井脱胶靴时,一般采用“金鸡独立”式,脱起胶靴非常吃力,有时候用力过猛站不住就可能出现摔倒现象,给煤矿干部员工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自动脱靴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脱靴器,包含有一个底座和固定在底座基面上用于卡双脚的两个卡夹机构,所述卡夹机构为钢筋加工而成,两个卡夹机构是以底座基面上中心基线为对称线的近似左右对称机构,所述卡夹机构包含有前脚掌卡夹和脚后跟卡夹,所述前脚掌卡夹由两个挡沿构成,两个挡沿位于卡夹机构的左右两侧,挡沿包括固定于底座基线上的两根前立柱以及连接两根前立柱上端的近似倒“U”形前边卡体,所述前立柱与底座基面成75° 140°的角,所述前边卡体与前立柱成105° 175°的角;所述脚后跟卡夹包括两根后立柱以及连接两根后立柱上端的近似倒“U”形后边卡体,所述两根后立柱位于卡夹机构的左右两侧,所述后立柱与基座基面成75° 140°的角,后边卡体与后立柱成105° 175°的角,在使用状态下后边卡体的最高点应该高于人体脚部的外踝骨。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下端平滑连接有卷筒状的辅助挡边,所述辅助挡边向卡夹机构的内侧方向有一个收拢倾斜角α,倾斜角α为0° ^15°,两个挡沿通过辅助挡边固定在底座上表面。一种自动脱靴器,包含有一个底座和固定在底座基面上用于卡双脚的两个卡夹机构,所述卡夹机构为钢筋加工而成,两个卡夹机构是以底座基面上中心基线为对称线的近似左右对称机构,所述卡夹机构包含有前脚掌卡夹和后边卡体,所述前脚掌卡夹由两个前边卡体构成,两个前边卡体位于卡夹机构的左右两侧,前边卡体为近似倒“U”形体,所述前边卡体与底座基面成30° 75°的角;所述后边卡体为近似倒“U”形体,后边卡体与底座基面成30° 75。的角,在使用状态下后边卡体的最高点应该高于人体脚部的外踝骨。所述前边卡体和后边卡体下端平滑连接有卷筒状的辅助挡边,所述辅助挡边向卡夹机构的内侧方向有一个收拢倾斜角α,倾斜角α为0° ^15°,两个挡沿通过辅助挡边固定在底座上表面。人员将工作靴从脚后跟倒着进入自动脱靴器中,待卡夹机构卡住工作靴中前端的两边及脚跟后,利用重力的反作用,人员弯腿拔脚即可实现自动脱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自动脱靴器利用废旧钢板及钢筋等费脚边料就可以进行制造,牢固可靠,不易损坏,实用耐用,造价低廉,经济环保。2.本技术的自动脱靴器的使用降低了下井作业人员的一点儿的劳动强度,消灭了存在的不安全隐患,且使用灵活方便迅捷,克服了过去纯手工脱靴的技术及安全问题,改变了脱靴方式,既安全又省时省力,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自动脱靴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的自动脱靴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技术的自动脱靴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是本技术的自动脱靴器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具体实施方式图中标号1为底座,标号2为后立柱,标号3为后边卡体,标号4为前边卡体,标号5为前立柱,标号6为辅助挡边。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自动脱靴器,包含有一个底,1和固定在底座基面上用于卡双脚的两个卡夹机构,所述卡夹机构为钢筋加工而成,两个卡夹机构是以底座基面上中心基线为对称线的近似左右对称机构,所述卡夹机构包含有前脚掌卡夹和脚后跟卡夹,所述前脚掌卡夹由两个挡沿构成,两个挡沿位于卡夹机构的左右两侧,挡沿包括固定于底座基线上的两根前立柱5以及连接两根前立柱上端的近似倒“U”形前边卡体4,所述前立柱5与底座基面成90°的角,所述前边卡体4与前立柱5成150°的角;所述脚后跟卡夹包括两根后立柱2以及连接两根后立柱上端的近似倒“U”形后边卡体3,所述两根后立柱2位于卡夹机构的左右两侧,所述后立柱2与基座基面成75°的角,后边卡体3与后立柱2成115°的角,在使用状态下后边卡体3的最高点应该高于人体脚部的外踝骨。使用时人员将工作靴从脚后跟倒着进入自动脱靴器中,待卡夹机构卡住工作靴中前端的两边及脚跟后,利用重力的反作用,人员弯腿拔脚即可实现自动脱靴。实施例2 参见图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复,不同的是前立柱5和后立柱2的下端平滑连接有卷筒状的辅助挡边6,所述辅助挡边向卡夹机构的内侧方向有一个15°的收拢倾斜角,两个挡沿通过辅助挡边6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实施例3 参见图3,一种自动脱靴器,包含有一个底,1和固定在底座基面上用于卡双脚的两个卡夹机构,所述卡夹机构为钢筋加工而成,两个卡夹机构是以底座基面上中心基线为对称线的近似左右对称机构,所述卡夹机构包含有前脚掌卡夹和后边卡体,所述前脚掌卡夹由两个前边卡体4构成,两个前边卡体4位于卡夹机构的左右两侧,前边卡体4为近似倒“U”形体,所述前边卡体4与底座基面成55°的角;所述后边卡体3为近似倒“U”形体,后边卡体3与底座基面成65°的角,在使用状态下后边卡体的最高点应该高于人体脚部的外踝骨。使用时人员将工作靴从脚后跟倒着进入自动脱靴器中,待卡夹机构卡住工作靴中前端的两边及脚跟后,利用重力的反作用,人员弯腿拔脚即可实现自动脱靴。实施例4 参见图4,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复,不同的是所述前边卡体4和后边卡体3下端平滑连接有卷筒状的辅助挡边6,所述辅助挡边向卡夹机构的内侧方向有一个15°的收拢倾斜角,两个挡沿通过辅助挡边6固定在底座上表〖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脱靴器,包含有一个底座和固定在底座基面上用于卡双脚的两个卡夹机构,所述卡夹机构为钢筋加工而成,其特征是两个卡夹机构是以底座基面上中心基线为对称线的近似左右对称机构,所述卡夹机构包含有前脚掌卡夹和脚后跟卡夹,所述前脚掌卡夹由两个挡沿构成,两个挡沿位于卡夹机构的左右两侧,挡沿包括固定于底座基线上的两根前立柱以及连接两根前立柱上端的近似倒“U”形前边卡体,所述前立柱与底座基面成75° 140°的角,所述前边卡体与前立柱成105° 175°的角;所述脚后跟卡夹包括两根后立柱以及连接两根后立柱上端的近似倒“U”形后边卡体,所述两根后立柱位于卡夹机构的左右两侧,所述后立柱与基座基面成75° 140°的角,后边卡体与后立柱成.105° 175°的角,在使用状态下后边卡体的最高点应该高于人体脚部的外踝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靴器,其特征是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下端平滑连接有卷筒状的辅助挡边,所述辅助挡边向卡夹机构的内侧方向有一个收拢倾斜角α,倾斜角α为0° ^15°,两个挡沿通过辅助挡边固定在底座上表面。3.一种自动脱靴器,包含有一个底座和固定在底座基面上用于卡双脚的两个卡夹机构,所述卡夹机构为钢筋加工而成,其特征是两个卡夹机构是以底座基面上中心基线为对称线的近似左右对称机构,所述卡夹机构包含有前脚掌卡夹和后边卡体,所述前脚掌卡夹由两个前边卡体构成,两个前边卡体位于卡夹机构的左右两侧,前边卡体为近似倒“U”形体,所述前边卡体与底座基面成30° 75°的角;所述后边卡体为近似倒“U”形体,后边卡体与底座基面成30° 75。的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庆国王志军王洪谦赵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永贵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