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料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30400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煮料罐,包括一罐体,罐体内设有搅拌装置,罐体上部有进料口,罐体的下部有出料管,进料口上设有密封盖,还包括一容纳物料的笼筐,笼筐上部有与提升装置配合的吊钩,笼筐顶部四周外侧有向外弯曲的挂钩,笼筐底部有活动开口,可将固体直接倒出,罐体内壁固定有挂圈,笼筐通过挂钩与挂圈配合,可分离的挂装在罐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袋装汤料的固液分离,节省成本的同时实现袋装汤料的标准化;夹套的设计以及密封盖的特殊结构,节省能耗、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工业化加工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固液分离并且具有特殊密封盖密封结构的煮料罐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汤料加工,一般采用的是大锅蒸煮,物料直接放置在液体中,经过长时间的加温蒸煮后,直接装袋。这存在每个食品袋中的汤料和固体物料的比例不一致、不标准的不足。或者蒸煮后采用过滤的方式将汤料单独保存,再将物料捞起,之后再将物料和汤料分别称重、混合、包装。这种方式比较繁琐,流程较多不可避免产生额外增加保持卫生的工作,长时间敞口蒸煮后,水分蒸发,产品出品率降低,并且过滤后的汤料中也会含有物料残渣,同样存在产品没有统一的标准的不足。专利号为ZL20102019781.4、名称为一种煮料装置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常见的煮料罐,包括罐体、进料口、密封盖、出料口和蒸汽入口,进料口设置在罐体顶部,密封盖盖合在进料口上,出料口设置在罐体上。该专利技术主要是对煮料罐的罐体连接方式进行了改进, 对罐体本身的结构没有提出改进。而现有技术的罐体均存在耗能高、密封不严实的缺陷。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袋装汤料食品的能够实现固液分离并且具有特殊密封盖密封结构的煮料罐。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煮料罐,包括一罐体,罐体内设有搅拌装置,罐体上部有进料口,罐体的下部有出料管,进料口上设有密封盖,还包括一容纳物料的笼筐,笼筐上部有与提升装置配合的吊钩,笼筐顶部四周外侧有向外弯曲的挂钩,罐体内壁固定有挂圈,笼筐通过挂钩与挂圈配合,可分离的挂装在罐体内。所述的笼筐底部有活动开口。所述的罐体为具有夹层的双层夹套结构,夹层内有循环热水,罐体上下部分别有循环热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密封盖可旋转的铰接在进料口的外壁上。所述的进料口的外壁均布有三个以上的固定轴,每个固定轴上安装有一个螺栓杆,螺栓杆的顶端有旋转手柄;一锁紧螺母套装在螺栓杆上旋转手柄的下部。所述的锁紧螺母的外壁有一与密封盖边缘配合压紧的楔形内凹部。所述的罐体内安装有与外部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罐体内安装有与外部控制器连接的高低液位探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袋装汤料的固液分离,节省成本的同时实现袋装汤料的标准化;夹套的设计以及密封盖的特殊结构,节省能耗、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I部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阐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I部局部放大图。如图1、图2 中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煮料罐,包括一罐体1,罐体ι为具有夹层2的双层夹套结构,夹层2内有循环热水,罐体1的上、下部别有循环热水的进水口 3和出水口 4,罐体1内设有搅拌装置 5,罐体1的上部有进料口 6,罐体1的下部有出料管7,进料口 6上设有密封盖8,其中,密封盖8可旋转的铰接在进料口 6的外壁上。进料口 6的外壁四周另外均布有三个以上的固定轴9,每个固定轴9上安装有一个螺栓杆10,螺栓杆10的顶端有旋转手柄11 ;锁紧螺母12 套装在螺栓杆10上旋转手柄11的下部,锁紧螺母12的外壁设置有与密封盖8边缘配合压紧的楔形内凹部13。还包括一容纳物料的笼筐14,笼筐14上部有与提升装置15 (本实施例选用电动葫芦)配合的吊钩16,笼筐14顶部四周外侧有向外弯曲的挂钩17,罐体1的内壁固定设有挂圈18,笼筐14放置入罐体1内后,通过挂钩17与挂圈18配合,挂装在罐体1内。笼筐15 底部有活动开口(图中未示出)。具体使用时,首先将物料(蔬菜或肉类)放入笼框14内,利用电动葫芦15吊起笼框14,将笼框14通过进料口 6放入罐体1内,使得笼框14顶部四周的外壁上的挂钩17挂在罐体1的内壁四周的挂圈18上,再通过进料口 6放入适当比例的水;将密封盖8盖住进料口 6,将锁紧螺母12上的楔形内凹部13压紧密封盖8的边缘部,旋紧旋转手柄11,实现密封盖8的完全密封,即可进行蒸煮。本专利技术的蒸煮是利用罐体1的夹层2内的循环热水进行的,循环热水来自罐体1 外的加热水源的输送,利用罐体1上的进水口 3和出水口 4实现热水的循环,对罐体1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和保温,该种加热方式极大的降低了能耗。另外,可以在罐体内1安装有与外部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与外部控制器连接的高低液位探头,以实现对加热和汤汁浓度的控制,在本实施例的附图中没有体现。蒸煮完毕后,汤料从罐体1下部的出料口 7输出至其它储存罐体中,例如高位灌, 将笼框14提出,打开笼筐底部的活动开口,将蒸煮物料取出,利用称重台将物料和液料分别称重并按比例混合或分开包装。如上所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煮料罐,包括一罐体,罐体内设有搅拌装置,罐体上部有进料口,罐体的下部有出料管,进料口上设有密封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容纳物料的笼筐,笼筐上部有与提升装置配合的吊钩,笼筐顶部四周外侧有向外弯曲的挂钩,罐体内壁固定有挂圈,笼筐通过挂钩与挂圈配合,可分离的挂装在罐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笼筐底部有活动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为具有夹层的双层夹套结构,夹层内有循环热水,罐体上下部分别有循环热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可旋转的铰接在进料口的外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口的外壁均布有三个以上的固定轴,每个固定轴上安装有一个螺栓杆,螺栓杆的顶端有旋转手柄;一锁紧螺母套装在螺栓杆上旋转手柄的下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螺母的外壁有一与密封盖边缘配合压紧的楔形内凹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内安装有与外部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内安装有与外部控制器连接的高低液位探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煮料罐,包括一罐体,罐体内设有搅拌装置,罐体上部有进料口,罐体的下部有出料管,进料口上设有密封盖,还包括一容纳物料的笼筐,笼筐上部有与提升装置配合的吊钩,笼筐顶部四周外侧有向外弯曲的挂钩,笼筐底部有活动开口,可将固体直接倒出,罐体内壁固定有挂圈,笼筐通过挂钩与挂圈配合,可分离的挂装在罐体内。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袋装汤料的固液分离,节省成本的同时实现袋装汤料的标准化;夹套的设计以及密封盖的特殊结构,节省能耗、降低成本。文档编号A23L1/39GK102551126SQ20111045987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刘会良, 宋彦斌 申请人: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创新食品分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彦斌刘会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创新食品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