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森铵杀菌剂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280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用于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多森铵杀菌剂及其生产方法,其特点在于在多菌灵(或苯菌灵)、福美双及助剂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代森铵而制成了多森铵杀菌剂,具体配比范围:代森铵5~20%、多菌灵3~10%、福美双5~20%、农乳3~10%、太古油4~12%、甲基纤维素0.5~4%、水35~75%,上述配方对水稻恶苗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效率高于目前所有的杀菌剂。(*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mbam bactericide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Suitable for controlling rice bakanae disease Ambam fungicide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arbendazim (or benomyl), ammonium and additives on the basis of thiram was made by adding a certain amount of Ambam fungicides, the specific ratio range of 5 ~ 20% Amobam, carbendazim 3 ~ 10%, 5 ~ 20%, Thiram nongru 3 ~ 10%, 4 ~ 12%, Swire oil methyl cellulose 0.5 ~ 4%, 35 ~ 75% water, the above formula has good control effect on rice bakanae disease, higher efficiency than the existing germic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治水稻病虫害
,特别适用于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水稻恶苗病是常见的真菌病害,此病从苗期至抽穗期都可发生,是全株性病害,症状的特点是徒长。苗期从第二叶开始,病苗茎叶纤弱细长,浅黄绿色,常比健苗高三分之一左右,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稻苗在苗期枯死,未枯死的病苗也不能插秧。插秧后的病株症状与苗期相似,插苗后至抽穗前病株陆续枯死,有些植株既使抽穗也不结实。恶苗病主要是以种带菌为主,苗期和插秧后也可侵染。早在六十年代初推广赛力散消毒稻种以后病害得以控制。汞制剂停用后恶苗病曾一度回升。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与一些单位研究应用多菌灵防治恶苗病,从1979年推广应用以来取得显著效果,并在北方稻区迅速推广开来,到1983年部分稻区使用多菌灵后防效明显下降,当时没能引起注意,直至1985年很多稻区普遍发生水稻恶苗病,使国家及广大农户均造成了经济损失。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先后进行了恶苗病菌分离、药剂抑菌、田间药效筛选,充分证实了恶苗病对多菌灵已产生抗药性,因而防效不大。在日本也有几种用来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杀菌剂,如苯菌双、甲基托布双,但防治效果均不太理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剂的新配方及生产方法,该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水稻恶苗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杀菌剂主要是由多菌灵(或苯菌灵)福美双、代森铵及助剂组成的,其具体配比范围是(重量百分比)代森铵5~20%、多菌灵(或苯菌灵)3~10%、福美双5~20%、农乳3~10%、太古油4~12%、甲基纤维素0.5~4%、水35~75%。生产工艺先将一定量的水与代森铵分别强入计量罐中备用;然后按配方将定量的水加入反应罐中,搅拌下将定量的多菌灵(或苯菌灵)均匀地加入,再加入定量的助剂。在常压下粗磨4小时;再加入备用的代森铵,常温压下细磨4小时即为成品。本专利技术对水稻恶苗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高于目前所有杀菌剂。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及实验数据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1、工艺配方选取①代森铵7kg多菌灵(苯菌灵)4kg福美双7kg农乳8kg太古油11kg甲基纤维素1kg水62kg②代森铵10kg多菌灵(苯菌灵)6kg福美双12kg农乳5kg太古油6kg甲基纤维素2kg水59kg③代森铵15kg多菌灵(苯菌灵)8kg福美双6kg农乳4kg太古油8kg甲基纤维素3kg水56kg原料规格要求代森铵工业品≥45%多菌灵工业品≥95%福美双工业品≥90%2、工艺规程①首先检查反应罐、计量罐阀门是否好用,然后将一定量的水与代森铵分别加入计量罐备用;②按配方将定量的水加入反应罐,并将备好的原料重新称重,搅拌下将多菌灵陆续加入;③加入定量的农乳、太古油;④投料完毕,计时于湿式砂磨机,常压粗磨4小时;⑤加入定量代森铵,少量的甲基纤维素充分混合后,常温常压下细磨4小时,入贮罐待包装。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杀菌剂的药效实验对比1、室内筛选的共12种农药单剂和混剂,用抑菌圈法测定,具体做法是将马铃薯洋菜培养基装于150毫升三角瓶内,每瓶装100毫升,天菌后待冷至约45℃时混入每视野(100×)含恶苗病菌分生孢子80~100个的孢子悬浮液5毫升,混匀后倒于直径9厘米的天菌培养皿内,每皿浇10毫升制成平板。将直径7毫米的滤纸沾取各种农药药液放在平板培养基上,每皿放5片,每种药剂重复5次,将处理好的培养皿倒置于28℃恒温箱内培养,分别于1、3、7天后调查抑菌圈出现情况。抑菌效果以多森铵杀菌剂抑菌作用最强,残效期也较长,3天调查时抑菌圈直径为33毫米,比日本产苯菌双(苯菌灵+福美双)和甲基托布双(甲基托布津+福美双)抑菌圈直径分别大11.6毫米和7.5毫米,比国内产的多福合剂(多菌灵+福美双)抑菌圈直径大10.3毫米,多菌灵药剂无抑菌作用(见表1)。2、田间药剂筛选在室内抑菌试验基础上,在田间做了多种药剂药效筛选试验,在红星村的试验中,多森铵防效为96.5%,比多福合剂防效提高11.9%。比多菌灵提高57.1%。经方差分析达极显着水准。多森铵本田防效为96.5%,比多福合剂提高20.7%,比多菌灵提高51.7%(见表2)。在联盟村的试验中,多森铵的防效为96.9%,比日本产的苯菌灵防效提高20.6%,多森铵在本田试验中出现病株,防效为100%。国内同类产品效果以多森铵为最佳,与日本同类产品特富灵防效无差异(见表3)。在研究多森铵的使用技术试验中,250倍液浸种并带药催芽和 250倍液浸种后不催芽直接播种的效果最好,防效均为99.2%,125倍、250倍液两个浓度间防效无明显差异(见表4、表5)。不同杀菌剂对恶苗病菌抑制作用表1项目处理药液倍数抑菌圈直径(毫米)1天3天7天25%多菌灵2507.07.07.0多菌灵+福美双50034.222.79.950%福美双50032.224.37.345%代森铵50030.414.67.8多菌灵+硫磺+代森铵25030.413.97.850%苯菌灵50011.29.57.0苯菌灵+福美双50027.421.47.0甲基托布津50015.713.57.0甲基托布津+福美双50030.525.58.1特富灵50014.410.97.0402300016.510.67.0多森铵25033.833.011.8</table></tables> 药效为86.9%,多菌灵防效为3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多森铵杀菌剂,它包括有多菌灵(或苯菌灵)、福美双、助剂等,其特征在于在多菌灵(或苯菌灵)、福美双及助剂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代森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多森铵杀菌剂,它包括有多菌灵(或苯菌灵)、福美双、助剂等,其特征在于在多菌灵(或苯菌灵)、福美双及助剂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代森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森铵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助剂包括有农乳及太古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森铵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其重量百分比范围为代森铵5~20%、多菌灵(或苯菌灵)3~10%、福美双5~20%、农乳3~10%、太古油4~12%、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长清邓文斌金志伟冯凌志倪文波秦军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市农药总厂董长清邓文斌金志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