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除草剂的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709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药混配领域,是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的组合物,其是以A+B+C三种除草化合物为活性成份组成的悬乳剂、水悬浮剂或油悬剂,组合物的有效成份含量为5-60%;A为甲基磺草酮,B为三嗪类除草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C为酰胺类除草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中含有一种除草化合物A,至少一种选自下述化合物的除草化合物B及至少一种选自下述化合物的除草化合物C;依据该配方,按照不同配比,经高压研磨,乳化分散制成悬乳剂、水悬浮剂、油悬剂。用于玉米田苗后田间杂草的防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混配领域,涉及有效组分(A)和至少一种特定的除草化合物(B) 及至少一种特定的除草化合物(C)组成悬乳剂、水悬浮剂、油悬剂。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出口的扩大,对玉米的需求已显 著增加,目前国内80%以上玉米主要用于饲料,淀粉、酒精、味精加工以及制药等。近几年随 着环境保护的加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用乙醇代替部分汽油使用,从而发展乙醇工业成为 趋势。其主要原料采用玉米,这样将会促进玉米的扩大种植,所以它于其它作物相比更具有 开发潜力。玉米在我国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为2586万hm2,单产只有4880kg/hm2, 美国玉米播种面积略高于我国,为2854万hm2,单产比我国高近1倍,为8391. 8kg/hm2,除 了其它原因外,除草剂的精准应用,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玉米田除草剂施用面积为562 万hm2,仅占1/4强,我国玉米田除草剂品种仅有莠去津、嗪草酮、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 胺、异丙草胺、噻磺隆、烟嘧黄隆、氟乐灵、2,4-D、草甘膦、百草枯等10余种,其中长残效除 草剂莠去津用量过大,对后茬作物造成影响,在我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轮作、套种复杂的 情况下,这种品种单一的除草剂长期使用,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另外,在我国经常发生干旱 的情况下,与降雨量相关的除草剂药效不稳定,用药时干旱,药效很差或无效,有时遇上大 雨,又造成药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的组合物,找出了化合物(A)与某些特定 的化合物组成的除草组合物所表现出来的效力或活力水平超出了各组分活性的叠加,这种 作用结果可称为增效作用。本专利技术根据化合物(A)与某些特定的化合物形成的除草组合物具有增效作用,因 此提供了一组除草剂组合物,同时找到组合物新的用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的组合物,其是以A+B+C三种除草化合物为活性成份组成的悬乳剂(SE)、水悬浮剂(SC)或油 悬剂(OF),组合物的有效成份含量为5-60% ;A为甲基磺草酮,B为三嗪类除草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C为酰胺类除草剂中的 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中含有一种除草化合物A,至少一种选自下述化合物的除草化合物B及至少一 种选自下述化合物的除草化合物C。所述三嗪类除草剂B为莠去津、特丁津或氰草津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酰胺 类除草剂C为异丙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甲草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3其中化合物A、B、C基于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例为(1 20) (1 40) (1 40),较好为 1 (2 8) (2 8)。除草化合物A的中文通用名为甲基磺草酮,英文通用名为mesotrione,化学名 称为2-(4_甲磺酰基-2-硝基-苯甲酰基)环己烷-1,3-二酮,化学结构式为 除草化合物B为三嗪类除草剂其中 除草化合物B1的中文通用名为莠去津;英文通用名为=Atrazine,化学名称为 2-氯-4-异胺丙基-6-乙胺基-1,3,5三嗪;化学结构式为 除草化合物B2的中文通用名为氰草津;英文通用名为=Cyanazine ;化学名称为 2- (4-氯-6-乙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2-甲基丙腈;化学结构式为 除草化合物C为酰胺类除草剂其中除草化合物C1的中文通用名为异丙草胺;英文通用名为Pr0pis0Chl0r ;化学名 称为2_氯-N-(2-乙基-6-甲苯基)-N-(异丙基氧甲基)-乙酰胺;化学结构式为 除草化合物C2的中文通用名为异丙甲草胺;英文通用名为Pr0pis0Chl0r ;化学 名称为2_氯-N-(2-乙基-6-甲苯基)-N-(异丙基氧甲基)-乙酰胺;化学结构式为 除草化合物C3的中文通用名为乙草胺;英文通用名为aCet0Chl0r ;化学名称 为2_氯-N-(乙氧甲基)-N-(2-乙基-6-甲苯基)乙酰胺;结构式为除草化合物C4的中文通用名为甲草胺;英文通用名为alaChl0r ;化学名称为 2-氯-N-(2,6-二乙基苯基)-N-(甲氧甲基)乙酰胺;结构式为 所述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可为,化合物A 1 20%,化合物B 1 40%,化合 物C 1 40 %,助溶剂5-10 %,助剂5-20 %,余量为水或油。所述助溶剂是指有机溶剂苯、甲苯、二甲苯、乙醇、甲醇或DMF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助剂为农药药剂学上常用的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乳化剂、防冻剂、表面活 性剂、消泡剂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壬基酚聚氧乙基醚类,其于 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10% ;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NNO或拉开粉,其于组合 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一10% ;增粘剂为黄原胶或CMC,其于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 为0—0.5%;乳化剂为农乳100#,600#,1601或1602,其于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1-15% ;防冻剂为乙二醇或乙醇,其于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所述油为矿物油机油、柴油、润滑油或植物油大豆油、棉花油、花生油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描述的组合物,可以呈成品制剂形式,即成品中各种物质已混合。也可以呈 各成份(活性物)单独以制剂提供,在使用前直接混合施用。所述组合物用于玉米田苗后除草。用于苗后早期施药,可对2-5叶期的杂草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化合物(A)甲基磺草酮是玉米田苗后专用除草剂,对玉米田中的阔叶杂草及部 分禾本科杂草有显著的防效,对玉米安全性好。由于甲基磺草酮对阔叶杂草活性高,只对部 分禾本科杂草活性好,当它和化合物(B)三嗪类除草剂混配后,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同时 由于甲基磺草酮在土壤中的降解较快,对后期出现的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差,申请人加入了 化合物(C)酰胺类除草剂,这样化合物(A)、(B)、(C)相互作用,优势互补,控制了玉米生长 期田间杂草。所以把化合物(A)、(B)、(C)混合后做成悬乳剂、水悬浮剂、油悬剂,可以扩大杀草 谱、提高除草效果,延长药效时间,降低对作物的药害,延缓杂草抗药性的发生及群落演替, 降低用药量,减少残留活性,减少对环境污染;同时一次用药即可控制玉米生长期田间杂 草,克服苗前用药受天气影响较大的缺陷,省时、省力、省钱,减轻农民负担。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除草组合物具有杀草谱广、持效期长的特点,能有效防治玉米 田常见的单双子叶杂草。对禾本科杂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等的防效显著高于单用化合 物(A)的防效,并且减少了每种活性物质的施用量,这一特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它可 以延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及群落演替,对保护环境也有重意义。附图说明 图1为悬乳剂生产过程工艺流程图2为水悬浮剂生产过程工艺流程图;图3为油悬浮剂生产过程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要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用来限制本 专利技术。实施例1悬乳剂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除草组合物悬乳剂(SE)是将水溶性差的固体活性组分与乳化 剂、分散剂、润湿剂等一起在水中不断搅拌、研磨、分散制得组分(1);再把水溶性差的液体 活性组分与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等一起不断搅拌、分散均勻制得组分(2);最后把 组分(1)和组分(2)在均质混合器中充分分散、乳化,可根据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以A+B+C三种除草化合物为活性成份组成的悬乳剂、水悬浮剂或油悬剂,组合物的有效成份含量为5-60%;A为甲基磺草酮,B为三嗪类除草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C为酰胺类除草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中含有一种除草化合物A,至少一种选自下述化合物的除草化合物B及至少一种选自下述化合物的除草化合物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长义徐伟斌林丽冯银鹏顾奎灵秦军任福英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市农药总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