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底盘高度调节悬架和具有该悬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25320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底盘高度调节悬架和具有该悬架的车辆。车辆底盘高度调节悬架,包括:与车辆底盘固定连接的车架,与车辆车轮轴(6)在竖直方向固定连接的支撑杆(4),所述车架与所述支撑杆(4)之间连接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车架相对于车轮位置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调。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底盘高度调节悬架和车辆,可主动调整车辆底盘高度且调整范围超过车轮轮胎直径,增大车辆底盘高度,大幅度地改变车辆通过性,以适应作物生长中后期及高秆作物对农田机械的作业要求,可通过降低车辆底盘高度,以适应作物生长初期及低矮作物的田间作业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部件
,特别涉及ー种车辆底盘高度调节悬架和具有该悬架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农田作业机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田间作物种植后,中耕、除草、喷洒农药以及施肥等田间管理作业对农业机械通过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更为迫切地需要大幅度地主动调整车辆底盘高度以提高车辆通过性,随着作物生长过程中高度增加以及高秆作物的田间管理作业, 通常要求调整范围超过轮胎直径。目前有很多种方式来实现对车辆底盘高度的调整,申请号为200610018159. 1的专利技术专利包括了ー种空气悬架,通过空气弹簧的充放气来实现底盘离地高度的变化,但调整量较小,远不能满足田间车辆底盘高度的要求。申请号为 200510084634. 0的专利技术专利,通过高度控制装置改变悬架支承相对于车身的高度,可在一定范围内间接地调整轿车底盘高度,提高一定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但结构复杂、造价高、刚性差,主要运用在轿车上,且由于结构限制使得调整量较小,仍不能满足农田作物整个生长过程中田间管理作业对车辆底盘高度能够实现大幅度调整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车辆底盘高度调节悬架和车辆,实现车辆底盘高度的大幅度变化且调整范围超过车轮轮胎直径,以适应作物生长过程中对农田作业机械的要求。( ニ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车辆底盘高度调节悬架,其包括与车辆底盘固定连接的车架,与车辆车轮轴在竖直方向固定连接的支撑杆,所述车架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车架相对于车轮位置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调。进ー步地,所述车架包括固定连接在车辆底盘上底板、与底板中部垂直连接的两个对称设置的直线轨道,所述两个直线轨道上分別穿有可沿其上下滑动的滑块;所述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在底板两端的支臂、分別与所述支臂的上连接点和下连接点铰接连接的上摇杆及下摇杆,所述上摇杆与所述支臂的上连接点的铰接位置位于所述上摇杆的中部;所述下摇杆及上摇杆的另一端分別与所述支撑杆铰接,所述下摇杆与上摇杆为平行设置;所述上摇杆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端的相对端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铰接到与所述滑块同侧的固定连接点。进ー步地,所述车辆底盘高度调节悬架以所述两个直线轨道之间的中心线对称分布。进ー步地,所述两块滑块的底端分別连接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与同侧的滑块一起滑动。进ー步地,还包括一压板,所述压板横向位于两块弾性部件的底部并连接在两个直线轨道上,用于压紧所述弹性部件。进ー步地,所述压板连接有驱动装置。进ー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装置。进ー步地,所述压板设置有位置锁定机构,用于锁定所述压板相对于所述直线轨道的高度位置。进ー步地,所述位置锁定机构为液压控制阀。另ー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ー种具有该悬架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底盘高度调节悬架,所述车辆底盘高度调节悬架安装在车辆底盘的左右两侧。进ー步地,当车辆位于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吋,位于车辆底盘左右两侧的车辆底盘高度调节悬架中的四个滑块在各自的直线轨道上处于不同高度位置,所述车辆底盘保持水平不变。(三)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车辆底盘高度调节悬架,可主动调整车辆底盘高度且调整范围超过车轮轮胎直径,增大车辆底盘高度,大幅度地改变车辆通过性,以适应作物生长中后期及高秆作物对农田机械的作业要求,可通过降低车辆底盘高度,以适应作物生长初期及低矮作物的田间作业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车辆底盘高度调节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主动调整高度的车辆底盘工作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增大车辆底盘高度的工作原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降低车辆底盘高度的工作原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车辆底盘高度固定时车轮对地面仿形原理图。其中,1 滑块;2 连杆;3 上摇杆;4 支撑杆;5 下摇杆;6 车轮轴;7 车架;71 底板;72 直线轨道;73 支臂;8 弹簧;9 压板;11 底盘;12 车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ー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ー种车辆底盘高度调节悬架,包括与车辆底盘11固定连接的车架7,与车辆车轮轴6在竖直方向固定连接的支撑杆4,车架与支撑杆4 之间连接有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车架相对于车轮位置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调。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设置可以实现车架相对于车轮位置的在高度方向大幅度的摆动,从而实现车辆底盘U与车轮之间的高度的调节。车架(附图中车架的形状为倒T型)包括底板71及与其垂直固定连接的两个对称设置的直线轨道72,直线轨道72上分別穿有可沿其上下滑动的滑块1。其中,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在底板71端部的支臂73、分別与支臂73的上连接点和下连接点铰接连接的上摇杆3及下摇杆5,上摇杆3与支臂73的上连接点E的铰接位置位于上摇杆3的中部;下摇杆5及上摇杆3的另一端分別与支撑杆4铰接,下摇杆5与上摇杆3为平行设置;上摇杆3与支撑杆4连接端的相对端铰接有连杆2,连杆2铰接到与滑块1同侧的固定连接点。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底盘高度调节悬架既可以是与单独的车轮7连接,也可以设置成左右对称,同时与其两侧的车轮连接,实现对车辆底盘11 一侧的整体调节。优选的,车辆底盘高度调节悬架以两个直线轨道之间的中心线MN呈对称分布,具体的结构參见附图1中滑块1、连杆2、上摇杆3、支撑杆4、下摇杆5、车轮轴6、车轮12及车架与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车架7上设置有底板71和与底板71垂直并对称设置的两个直线轨道72,该底板71的两端分別垂直连接两个支臂73,该两个支臂73上设有左上连接点E、左下连接点F、右上连接点G、右下连接点H,两支臂长度相等,E、F、G、H四点位于ー个矩形的四个顶点上,左右支臂73关于两个直线轨道72之间的中心线MN对称,两个直线轨道72位于车辆中央平面内、且与支臂73处于同一平面内,直线轨道72长度通常大于支臂 73的长度;滑块1分別在同侧的直线轨道72上移动连接,连杆2的上端点铰接于滑块1的左连接点、下端点铰接于上摇杆3的右端点,下摇杆5的右端点铰接于车架上的左下连接点 F,上摇杆3的中部铰接于车架的左上连接点E、且其左端点到中部铰接点的距离与下摇杆 5的长度相等,支撑杆4的上端点铰接于上摇杆3的左端点、其中部铰接于下摇杆5的左端点、且其上端点到中部铰接点的距离与车架上的位于左端的支臂73的长度相等,上摇杆3、 下摇杆5、支撑杆4与车架上的位于左端的支臂73在同一平面内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车轮轴6与支撑杆4的下端点垂直固连、且其轴线垂直于平行四边形机构运动平面内,弹簧部件连接于滑块1的底端,本实施例中的弾性部件采用弹簧8,但也可采用其他具有弾性形变的弾性部件。该弹簧8可以与滑块1 一直沿直线轨道72进行滑动,形成车左半驱动装置为 1-2-3-4-12-8,同理,右半驱动装置与左半驱动装置的结果一祥并且对称。左、右半驱动装置共用同一车架7,构成车辆底盘高度调节悬架。当压板9与车架7上的底板71之间的距离为S时,车架上的底板71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由外驱动カ改变压板9与底板71之间的距离S,通过平行四边形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涛张仲轩刘平义李霞张绍英魏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