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连接器及其组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2289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0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气连接器及其组装体,能利用简单的结构且在两连接器(1、2)彼此嵌合的时刻立即进行对于配置在信号传输介质(SC)的下方的连接支脚部(23a)的电磁屏蔽。在连接器主体(10)上预先设置从信号传输介质(SC)的终端部和另一连接器(第2连接器)(2)的传输介质侧连接脚部(23a)之间延伸出的传输介质侧屏蔽罩(14b5),在两连接器(1、2)彼此嵌合的时刻,用传输介质侧屏蔽罩(14b5)从上方覆盖配置在信号传输介质(细线同轴缆线)(SC)下方的传输介质侧连接支脚部(23a),从而能良好地防止产生电磁干扰(EM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构成为将连结着信号传输介质的终端部的连接器主体以从上方侧插入的方式与在印刷布线基板上接合并实装连接支脚部而成的另ー连接器相嵌合的电气连接器及其组装体
技术介绍
通常,在各种电气设备中,广泛地进行使用彼此能嵌合连接地构成的ー对电气连接器,将多根细线同轴缆线、挠性布线基板等各种信号传输介质连接于印刷布线基板。作为此时的ー对电气连接器,如下述专利文献1 3所述地使用连结着信号传输介质的终端部分的插塞式连接器(第1连接器)和实装在印刷布线基板上的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 通过将插塞式连接器嵌合于插座连接器中而进行电连接。在此,在将插塞式连接器(第1连接器)以从上方侧插入的方式与插座连接器(第 2连接器)相嵌合的结构的垂直嵌合型的电气连接器中,有时接合在印刷布线基板上的插座连接器的连接支脚部会从连接器主体向外方延伸出而呈露出状态,这可能会成为产生电磁干扰(EMI)的原因。例如,如图15所示,插塞式连接器X的外形形状小于插座连接器Y 的外形形状地形成,在从上方侧能看到两连接器X、Y彼此的嵌合状态的构造中,插座连接器Y的连接支脚部Yl易于成为露出状态,因此,随着近年来的传输信号的高频化,电磁干扰 (EMI)越来越成为较大的问题。鉴于这样的情況,以往,如图16所示,以从上方覆盖嵌合后的两连接器X、Y整体的方式安装屏蔽罩Z,通过使在该连接器嵌合后安装的屏蔽罩Z的一端缘部分Zl延伸到插座连接器Y的连接支脚部Yl的上方侧而进行电磁屏蔽。但是,在这样的以往的电气连接器中,即使欲以覆盖配置在信号传输介质(细线同轴缆线)w的终端部Wl的下方的连接支脚部Yi的方式设置屏蔽罩Z,信号传输介质W仍会成为阻碍而难以配置屏蔽罩Z。另外,由于屏蔽罩Z作为另外的部件形成,因此,零部件数量增多,并且,由于在两连接器X、Y嵌合后安装屏蔽罩Ζ,因此,存在组装作业エ序数增多,导致生产率较低这样的问题。专利文献1 日本技术登录第311871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4117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10-1609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利用简单的结构在将两连接器彼此嵌合的时刻对配置在信号传输介质下方的连接支脚部进行屏蔽的电气连接器及其组装体。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气连接器具有连接器主体部,该连接器主体部设有以从上方侧插入的方式与在印刷布线基板上接合并实装有连接支脚部的另ー连接器的嵌合凹部嵌合的嵌合凸部,在上述连接器主体部连结有信号传输介质的终端部,该信号传输介质的终端部从印刷布线基板向上方离开地与该印刷布线基板大致平行地延伸,在该被连结的信号传输介质的终端部的下方配置有上述另ー连接器的传输介质侧连接支脚部,在上述连接器主体部,设有从上述信号传输介质的终端部和上述另ー连接器的传输介质侧连接支脚部之间延伸出的传输介质侧屏蔽罩,该传输介质侧屏蔽罩沿上述另ー连接器的传输介质侧连接支脚部延伸出,从上方侧覆盖该另ー连接器的传输介质侧连接支脚部。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气连接器组装体中,设于第1连接器的连接器主体部的嵌合凸部以从上方侧插入的方式与在印刷布线基板上接合并实装有连接支脚部而成的第2连接器的嵌合凹部相嵌合,在上述第1连接器的连接器主体部连结有信号传输介质的终端部,该信号传输介质的终端部从上述印刷布线基板向上方离开地与该印刷布线基板大致平行地延伸,在该被连结的信号传输介质的终端部的下方配置有上述第2连接器的传输介质侧连接支脚部,在上述第1连接器的连接器主体部设有从上述信号传输介质的终端部和上述第2连接器的传输介质侧连接支脚部之间延伸出的传输介质侧屏蔽罩, 该传输介质侧屏蔽罩沿上述第2连接器的传输介质侧连接支脚部延伸出,从上方侧覆盖该另ー连接器的传输介质侧连接支脚部。采用具有这样的构成的电气连接器及其组装体,在连接器主体部上预先设置从上方侧覆盖另ー连接器(第2连接器)的传输介质侧连接支脚部的传输介质侧屏蔽罩,因此, 在两连接器彼此嵌合的时刻,配置在信号传输介质的下方侧的传输介质侧连接支脚部被传输介质侧屏蔽罩从上方覆盖,能良好地防止产生电磁干扰(EMI)。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在上述另一连接器或第2连接器上设有从上述连接器主体部向与上述传输介质侧连接支脚部相反的ー侧延伸出的传输介质相反侧连接支脚部, 在上述连接器主体部上设有从上方侧覆盖上述传输介质相反侧连接支脚部的传输介质相反侧屏蔽罩。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气连接器及其组装体,向与信号传输介质的终端部相反的 ー侧延伸出的传输介质相反侧连接支脚部,在两连接器彼此嵌合的时刻被传输介质相反侧屏蔽罩从上方覆盖,能进ー步良好地防止产生EMI (电磁干扰)。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在上述传输介质侧屏蔽罩及传输介质相反侧屏蔽罩上,设有在两连接器彼此的嵌合操作的时刻与上述另ー连接器或第2连接器的外表面相接触的嵌合引导部。采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电气连接器及其组装体,能在利用嵌合凹部定位了的状态下进行相对于另一连接器或第2连接器的嵌合操作,因此,能稳定地进行两连接器彼此的嵌合操作。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在上述传输介质侧屏蔽罩及传输介质相反侧屏蔽罩的端缘部,设有在两连接器彼此的嵌合操作完成时与上述印刷布线基板的表面相接触或相接近的嵌合支承部。采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电气连接器及其组装体,在连接器嵌合操作完成后,通过信号传输介质的终端部对连接器主体部施加有外部作用力吋,传输介质侧屏蔽罩及传输介质相反侧屏蔽罩的嵌合支承部与印刷布线基板的表面接触,利用印刷布线基板承受外部作用力,因此,能提高连接器主体部对抗外力的強度而维持良好的电连接稳定性。以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气连接器及其组装体,预先在连接器主体部上设置从信号传输介质的终端部和另ー连接器(第2连接器)的传输介质侧连接支脚部之间延伸出的传输介质侧屏蔽罩,在两连接器彼此嵌合的时刻,配置在信号传输介质(细线同轴缆线)的下方侧的传输介质侧连接支脚部被传输介质侧屏蔽罩从上方覆盖,能良好地防止产生电磁干扰(EMI),采用这样的结构,能以简单的结构且在两连接器彼此嵌合的时刻立即进行对于配置在信号传输介质下方的连接支脚部的电磁屏蔽,能低廉且大幅度地提高电气连接器的性能或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从前方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ー实施方式的细线同轴缆线用电气连接器的嵌合前的状态的外观立体说明图。图2是从后方侧表示图1的电气连接器的状态的外观立体说明图。图3是从前方侧表示嵌合图1及图2所示的电气连接器而构成的电气连接器组装体的外观立体说明图。图4是从后方侧表示图3的电气连接器组装体的外观立体说明图。图5是从上方侧表示图3及图4所示的电气连接器组装体的俯视说明图。图6是沿图5中的VI-VI线的横截面说明图。图7是沿图5中的VII-VII线的横截面说明图。图8是沿图5中的VIII-VIII线的横截面说明图。图9是从后方侧表示图1 图8所示的插塞式连接器(第1连接器)所使用的前方侧导电性壳体的构造的外观立体说明图。图10是从前方侧表示图1 图8所示的插塞式连接器(第1连接器)所使用的后方侧导电性壳体的构造的外观立体说明图。图11是表示图1 图8所示的插塞式连接器(第1连接器)的组装エ序的分解立体说明图。图12是表示使图1 图8所示的插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坂纯士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