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拉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21721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拉具,该拉具包括顶杆、拉套、两半圆卡块、卡套,所述顶杆为T型,顶杆的中部设有外螺纹,一端设有把手,另一端呈锥形与轴的中心孔相吻合;所述拉套的一端设置有与顶杆外螺纹配合使用的螺孔,另一端为凸台与两半圆卡块内台阶孔配合使用;所述两半圆卡块是由加工好的圆形内台阶套剖开的两块半圆块,两半圆卡块上的圆形止口用于卡在轴承止动槽内;所述卡套为凹型,卡套的内孔与两半圆卡块的外圆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等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拉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拉具,尤其和汽车变速箱轴承(外圈有止动槽的轴承)拆卸有关。
技术介绍
目前,修理汽车变速箱,对外圈有止动槽的轴承的拆卸都是强行撬拨与敲击,此方法费时耗力,操作不慎会损坏轴承与变速箱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轴承拉具,它能方便、无损的拉出外圈有止动槽的轴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该拉具包括顶杆、拉套、两半圆卡块、卡套,所述顶杆为T型,顶杆的中部设有外螺纹,一端设有把手,另一端呈锥形与轴的中心孔相吻合; 所述拉套的一端设置有与顶杆外螺纹配合使用的螺孔,另一端为凸台与两半圆卡块内台阶孔配合使用;所述两半圆卡块是由加工好的圆形内台阶套剖开的两块半圆块,两半圆卡块上的圆形止口用于卡在轴承止动槽内;所述卡套为凹型,卡套的内孔与两半圆卡块的外圆配合使用。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对照图1可知,本技术包括顶杆1、拉套2、半圆卡块3和4、卡套5,所述顶杆1 为τ型,顶杆1的中部设有外螺纹6,一端设有把手7,另一端呈锥形与轴的中心孔相吻合; 所述拉套2的一端设置有与顶杆1外螺纹6配合使用的螺孔8,另一端为凸台9与半圆卡块3和4的内台阶孔配合使用;所述半圆卡块3和4是由加工好的圆形内台阶套剖开的两块半圆块,半圆卡块3上的圆形止口 10与半圆卡块4上的圆形止口 11用于卡在轴承止动槽13内;所述卡套5为凹型,卡套5的内孔与半圆卡块3和4的外圆配合使用。对照图2可知,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先把轴承12上的止动环(图中未画) 拆下,将半圆卡块4的圆形止口 11卡入轴承12上的止动槽13内,把顶杆1拧入拉套2中将拉套2的凸台9放入卡块4的内台阶孔内,再把另一块卡块3的圆形止口 10卡入轴承12 上的止动槽13内,同时使卡块3的内台阶孔卡在拉套2的凸台9上,之后用卡套5套在半圆卡块3和4的外圆上,此时拧动顶杆1的手把7使顶杆1的锥面顶住轴14的中心孔,继续转动手把7,轴承12既可从轴14和变速箱壳15中取出。权利要求1. 一种轴承拉具,其特征是包括顶杆(1)、拉套(2)、半圆卡块(3)和(4)、卡套(5),所述顶杆(1)为T型,顶杆(1)的中部设有外螺纹(6),一端设有把手(7),另一端呈锥形与轴的中心孔相吻合;所述拉套(2)的一端设置有与顶杆(1)外螺纹(6)配合使用的螺孔(8),另一端为凸台(9)与半圆卡块(3)和(4)的内台阶孔配合使用;所述半圆卡块(3)和(4)是由加工好的圆形内台阶套剖开的两块半圆块,半圆卡块(3)上的圆形止口(10)与半圆卡块(4)上的圆形止口(11)用于卡在轴承止动槽内;所述卡套(5)为凹型,卡套(5)的内孔与半圆卡块(3 )和(4 )的外圆配合使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拉具,该拉具包括顶杆、拉套、两半圆卡块、卡套,所述顶杆为T型,顶杆的中部设有外螺纹,一端设有把手,另一端呈锥形与轴的中心孔相吻合;所述拉套的一端设置有与顶杆外螺纹配合使用的螺孔,另一端为凸台与两半圆卡块内台阶孔配合使用;所述两半圆卡块是由加工好的圆形内台阶套剖开的两块半圆块,两半圆卡块上的圆形止口用于卡在轴承止动槽内;所述卡套为凹型,卡套的内孔与两半圆卡块的外圆配合使用。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等特点。文档编号B23P19/02GK202317604SQ20112045674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7日专利技术者蔡吾吉 申请人: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吾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