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导电混凝土地热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1867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导电混凝土地热楼板,解决了现有楼板不能为室内供暖的问题,它包括钢筋网和面层,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钢筋网外侧浇筑有导电混凝土层,导电混凝土层外侧铺设有面层,钢丝网的两端安有铜片电极,铜片电极与钢筋网之间设有绝缘板,且两个铜片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其中一侧铜片电极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构思巧妙新颖,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楼板,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导电混凝土地热楼板
技术介绍
现有建筑用楼板多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其密封性虽好,但楼板表面温度低,不能调节室内的温度,尤其在寒冷的冬季内,楼板的表面温度较低,其向室内散发冷气,进一步降低了室内的温度,而室内采暖主要依靠传统的采暖管线供热方式或传统的电设备采暖装置,其成本较高,且供热不均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为室内供暖的节能导电混凝土地热楼板。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该节能导电混凝土地热楼板,包括钢筋网和面层,其特征在于钢筋网外侧浇筑有导电混凝土层,导电混凝土层外侧铺设有面层,钢丝网的两端安有铜片电极,铜片电极与钢筋网之间设有绝缘板,且两个铜片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其中一侧铜片电极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钢筋网与导电混凝土层之间还铺设有隔热层,导电混凝土层与面层之间还铺设有绝缘层。外部电源与铜片电极之间还设有温控仪,用以控制楼板的温度。外部电源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民用电源,两者分别通过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与温控仪相连。太阳能电池板与第一开关之间还设有锂电池。本技术的节能导电混凝土地热楼板,用导电混凝土取代传统的混凝土,在满足传统楼板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增加了楼板的导电性能,并在楼板外加电源的作用下使楼板通电发热,进而实现为室内供暖的目的;导电混凝土与面层之间铺设有绝缘层,以确保楼板的安全使用。此外为节省能源,本技术中所用的外部电源主要是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且太阳能电池板还串联有锂电池,当光线充足时,太阳能电池板不仅为楼板供电,同时也为锂电池充电,当光线不足时可用锂电池为楼板供电,为进一步保证楼板的正常供暖, 本技术还与民用电源相连,当太阳能电池板或锂电池无法正常使用时,可用民用电源作为备用电源,以确保楼板的正常供暖。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构思巧妙新颖,使用方便快捷、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有效保证建筑物的采暖供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各附图,该节能导电混凝土地热楼板,包括钢筋网5和面层1,其特征在于钢筋网5外侧浇筑有导电混凝土层3,导电混凝土层3外侧铺设有面层1,钢丝网5的两端安有铜片电极6,铜片电极6与钢筋网5之间设有绝缘板12,且两个铜片电极6通过导线连接, 其中一侧铜片电极6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钢筋网5与导电混凝土层3之间还铺设有隔热层4,导电混凝土层3与面层1之间还铺设有绝缘层2。外部电源与铜片电极6之间还设有温控仪7。外部电源包括太阳能电池板8和民用电源9,两者分别通过第一开关11和第二开关12与温控仪7相连。太阳能电池板8与第一开关11之间还设有锂电池10。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导电混凝土地热楼板,包括钢筋网(5)和面层(1),其特征在于钢筋网(5) 外侧浇筑有导电混凝土层(3),导电混凝土层(3)外侧铺设有面层(1),钢丝网(5)的两端安有铜片电极(6),铜片电极(6)与钢筋网(5)之间设有绝缘板(13),且两个铜片电极(6)通过导线连接,其中一侧铜片电极(6)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导电混凝土地热楼板,其特征在于钢筋网(5)与导电混凝土层(3)之间还铺设有隔热层(4),导电混凝土层(3)与面层(1)之间还铺设有绝缘层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导电混凝土地热楼板,其特征在于外部电源与铜片电极(6)之间还设有温控仪(7)。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导电混凝土地热楼板,其特征在于外部电源包括太阳能电池板(8)和民用电源(9),两者分别通过第一开关(11)和第二开关(12)与温控仪(7) 相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导电混凝土地热楼板,其特征在于太阳能电池板(8) 与第一开关(11)之间还设有锂电池(1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导电混凝土地热楼板,解决了现有楼板不能为室内供暖的问题,它包括钢筋网和面层,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钢筋网外侧浇筑有导电混凝土层,导电混凝土层外侧铺设有面层,钢丝网的两端安有铜片电极,铜片电极与钢筋网之间设有绝缘板,且两个铜片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其中一侧铜片电极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构思巧妙新颖,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文档编号F24D13/00GK202328476SQ20112050651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专利技术者卢召红, 李岩, 李文, 薛景宏, 詹界东 申请人:东北石油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召红李岩薛景宏詹界东李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