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璜专利>正文

水稻锲耕移栽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1205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锲耕移栽栽培方法,属于水稻栽培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栽培方式下高产优质品种产量潜力难以发挥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1)土壤耕作;前茬收获后不翻耕、不灌水;在田面开挖多条沟,相邻两沟之间的行距为20cm,所述沟下窄上宽,呈倒三角形,深5-20cm,宽3-6cm,沟的两侧面相对水平面均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40°~70°;2)施用基肥与移栽秧苗、浇水;3)后续田间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用锲耕代替传统的犁耕减少耕作强度,肥料集中施用于锲型沟底部,降低对土壤的扰动,且节能、节省人力,土壤蓄水量强、土壤系统稳定性高,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改善了根系生长环境,实现了节本、增产、增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栽培领域,尤其是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南方水稻95%以上的种植面积采用传统方式耕作,前作收获后,先焚烧茬、 秸秆,再灌水浸泡,机械耕整。焚烧秸秆与茬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灌水浸泡板田耗水多 (1500-30(K)m7hm2)、扰乱耕作层生态系统;机械耕整耗费能源、破坏砂层结构;从焚烧秸秆到耕整完毕需要3-5天,既减产下季产量200-400kg/hm2,又增加了“双抢”(抢收、抢种) 强度;管理过程中基肥浅施、大水漫灌、田间湿度大,病虫害发生严重、土壤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容易积累还原性有毒物质等,造成了养分、水资源的浪费,病虫害防治难度大,土壤状况影响水稻生长等不良后果。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季节分配不均、季节性干旱频率增加且强度提高,给水稻生产造成极大的困难。同时由于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单位面积高产成为粮食安全唯一途径。目前已有大量高产优质品种推广应用,但栽培方法不配套,特别是耕作方法不配套,使品种的产量潜力难以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栽培方式下高产优质品种产量潜力难以发挥的现状,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通过改变稻根生长的微环境,增强微环境温、水、肥、生物与根群生长的协调性,提高根系活力,促进高产。锲沟增加水稻生长初期根系入土深度而又不导致地下节间伸长,扩大了返青期根系吸收总面积;采用锲沟自然蓄水进行微型沟渠系统的灌溉,锲沟内沿行的水平方向形成缓慢移动的迳流促进养分分解与吸收;锲沟内从底部向上形成以毛管上升水为主的供水体系,土壤的通透性加强,提高土壤温度,有益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效养分增加,土体内水、肥、气、热协调;锲沟底部是基肥集中区域,其上部即是根群, 有利于根系高效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锲沟为水稻根群形成了温、水、肥、气协调的微环境,提高了养分、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水稻种植节本增效,应对气候变化提高一条新的途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包括以下步骤1) 土壤耕作;前茬收获后不翻耕、不灌水,保持田面干燥;在田面开挖多条锲沟, 相邻两锲沟之间的行距为18cm 22cm,所述锲沟下窄上宽,呈倒三角形,深5-20cm,宽 3-6cm,锲沟的两侧面相对水平面均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40° 70° ;2)施用基肥与移栽秧苗、浇水;在所述锲沟中施基肥,施用基肥后盖一层l-2cm厚的土,然后将水稻秧苗移栽至锲沟中,一条锲沟移栽1行秧苗,该行秧苗的株距13cm-20cm, 所述行的方向与沟的延伸方向e —致,然后对秧苗进行浇水;3)后续田间管理;按常规方法对水稻进行追肥、管水和病、虫、草防治。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栽培方法作详细的描述3(1)耕作准备前茬收获后田间留存有作物的茬与收割机收割后留下的秸秆,要求不烧秸秆并能均勻撒满田面,如果收割机作业后秸秆分布不勻,则人力辅助再适当铺勻; 不灌水,保持田面干燥,田面如遇下雨,敞开排水口,防止田间积水;(2)开锲沟用锲形物件按行距20cm刻划锲沟,沟下窄上宽,呈倒三角形,深 5-20cm,宽3-6cm,沟的两侧面相对水平面均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40° 70°。(3)施肥基肥施于锲沟中,有机肥15. 0-22. 5t/hm2,加尿素60_7^g/hm2 ;或复合肥600-900kg/hm2、硅肥450. Okg/hm2、硫酸锌75. Okg/hm2 ;施用基肥后盖一层l-2cm厚的簿土。(4)移栽秧苗移栽的秧苗为软盘育成的带土秧苗或传统育秧方法的秧苗,移栽的秧苗需要根部带泥,以利于成活;将秧苗抛入沟中,要求根部进入锲沟内,秧苗茎与叶片在沟外,一条沟种植1行水稻秧苗,株距13-20cm,所述行的方向与沟的延伸方向e —致。(5)浇水沿沟的延伸方向e呈线状浇水,也可蔸浇;在有灌溉条件的背景下灌水可节约人力或机械成本,但注意节水。一般移栽秧苗后的当天浇水一次,再隔2至3天视天气与苗情再浇水一次。(6)对种植在锲沟中的秧苗进行田间管理,直至作物成熟、收获。进一步地,所述后续田间管理按如下步骤进行①秧苗移栽后7-12天左右施分蘖肥,并选用除草剂除草,采用生物防治、物理方法和药剂防治相结合防治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②在水稻幼穗分化期施幼穗分化肥,并采用生物防治、物理方法和药剂防治相结合防治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③在水稻抽穗期施抽穗肥,并选用物理方法和药剂相结合防治稻纵卷叶螟;④在水稻生长中、后期,采用物理方法和药剂防治相结合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稻叶蝉、稻飞虱。在上述栽培方法中,所述锲沟采用人力或机械开沟,相邻两条锲沟的距离为20cm, 沟深5-20cm ;所述秧苗移栽至沟中的株距为13-20cm,每沟一行,每穴2_3苗。所述锲沟两侧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或不相同,该沟的形状优选为垂直于该锲沟延伸方向e的截面为倒三角形。所述株距,即沟中成行水稻中,同一行相邻两株水稻之间的距离。所述行距,即沟中的成列水稻中,同一列两相邻两株水稻之间的距离。在水稻生长期间,采用锲沟自然蓄水进行微型沟渠系统的灌溉。进一步地,各阶段的施肥量优选为基肥的施肥量为有机肥15. 0-22. 5t/hm2,加尿素60-75kg/hm2 ;或复合肥 600-900kg/hm2、硅肥 450. Okg/hm2、硫酸锌 75. Okg/hm2,施入沟内。其中分蘖肥的施肥量为尿素64. 4-96. 6kg/hm2 ;幼穗分化肥的施肥量为尿素 64. 4-96. ^g/hm2、氯化钾 95. 0-142. 5kg/hm2 ;抽穗肥的施肥量为尿素 32. 2-48. !3kg/hm2。在除草过程中,所述除草剂按照每亩用有效含量2. 5%稻杰乳油40-80毫升加水 20-30公斤喷雾;或者每亩用有效含量2. 5%稻杰乳油60-100毫升拌毒土或肥料撒施。进一步地,杀灭害虫一方面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所述生物防治优选为稻田养鸭防治。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物理方法,所述物理方法优选为黑光灯诱杀或频振式杀虫灯诱κΚ O另一方面,可以采用药剂防治,所述药剂防治二化螟为每亩用5%锐劲特悬浮剂 30-40毫升,兑水喷雾;防治三化螟每亩用40-60毫升,兑水喷雾。所述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按照有效含量1 %的虫螨杀星15_25ml加有效含量25 % 黑光灯乳油20-30ml,或加乐斯本20-30ml,或加20%三唑磷25_35ml,兑水喷雾。所述药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稻叶蝉、稻飞虱按照每亩用有效含量5%的锐劲特悬浮剂40 50ml、有效含量50%的叶蝉散可湿性粉剂75_100g或有效含量50%的马拉硫磷乳剂75-100g、有效含量25 %的扑虱灵粉剂40-60g或有效含量25 %的阿克泰水分散粒剂 4_6g,兑水喷雾。本专利技术将基肥深施且集中于锲沟中,提高肥料利用率;与水稻平地种植相比,锲耕移栽栽培采用锲沟自然蓄水进行微型沟渠系统的灌溉,板田旱式移栽,节约水稻种植用水; 采用微耕,发挥了旱作能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温度、有益微生物活动旺盛、矿物质营养的分化等作用;稻田开锲沟改变了根群生长的微环境,增加根群的土地利用容积积,为实现高产打下基础。本专利技术尤其还适用于南方部分冷水田,通过锲耕移栽栽培,一方面避免了水稻根系长期浸泡在冷水中,影响生长,另一方面,由于水稻种植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璜郑华斌陈灿傅志强杨瑞芳朱华武廖晓兰扈婷陈阳
申请(专利权)人:黄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