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咬合桩钻机及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1170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孔咬合桩钻机及其施工工艺,其中,该多孔咬合桩钻机包括:车身配重及主卷扬;该多孔咬合桩钻机还包括:一个动力头,该动力头上安装有多个钻杆及多个钻斗,多个钻杆与多个钻斗一一对应,多个钻斗中相邻两个钻斗之间的距离小于每一钻斗对应钻孔中两点间的最大距离,车身配重及主卷扬的拉力均与动力头、多个钻杆及多个钻斗匹配;或者,该多孔咬合桩钻机还包括:支架及多个动力头;每一动力头上安装有至少一个钻杆及至少一个钻斗,多个动力头上的钻斗中相邻两个钻斗之间的距离小于每一钻斗对应钻孔中两点间的最大距离;车身配重及主卷扬的拉力均与多个动力头、至少一个钻杆及至少一个钻斗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提高钻机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咬合桩钻机及具有其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高层建筑或地铁站等往往会设计多层地下室用来作为停车库、空调制冷供暖机房、人防工程等。同时,建造地下室开挖的大量土方也可以减轻整个建筑对地基和基础的竖向压力。在施工时,多层地下室的开挖形成建筑物深基坑。深基坑经常出现各种破坏,如塌方、滑坡、渗水,甚至引起周围建筑垮塌等事故,由此而引出当前的热点工程——基坑支护,其中,咬合桩便是基坑支护的形式之一。现有咬合桩的施工工艺如图1所示,一般先施工A桩,后施工B桩,B桩施工时利用钻机的切割能力切割掉相邻A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使B桩嵌入A桩,成孔顺序为A1- > A2— > Bi— > A3— > B2— > A4— > B3— >。上述传统的钻机施工咬合桩一次只能打一根桩,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施工效率的多孔咬合桩钻机,包括车身配重及主卷扬;该多孔咬合桩钻机还包括一个动力头,该动力头上安装有多个钻杆及多个钻斗,多个钻杆与多个钻斗一一对应,多个钻斗中相邻两个钻斗之间的距离小于每一钻斗对应钻孔中两点间的最大距离,车身配重与动力头、 多个钻杆及多个钻斗匹配,主卷扬的拉力与动力头、多个钻杆及多个钻斗匹配;或者,该多孔咬合桩钻机还包括用于与桅杆连接的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多个动力头;每一动力头上安装有至少一个钻杆及至少一个钻斗,至少一个钻杆与至少一个钻斗一一对应,多个动力头上的钻斗中相邻两个钻斗之间的距离小于每一钻斗对应钻孔中两点间的最大距离,车身配重与多个动力头、至少一个钻杆及至少一个钻斗匹配,主卷扬的拉力与多个动力头、至少一个钻杆及至少一个钻斗匹配。进一步地,一个动力头上的多个钻杆及多个钻斗均为等间距设置。进一步地,一个动力头上的多个钻杆为相同的钻杆,一个动力头上的多个钻斗为相同的钻斗。进一步地,支架上设置有滑道,多个动力头中的每一动力头上设置有与滑道配合作用的滑动部件;滑道及滑动部件上均设置有定位螺栓孔;多个动力头与支架通过穿过定位螺栓孔的螺栓定位连接。进一步地,多个动力头上的钻斗为等间距设置;多个动力头上的钻杆为等间距设置。进一步地,支架上用于与桅杆连接的连接部为卡式结构,支架通过卡式结构与桅杆卡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咬合桩钻机的施工工艺,包括(A)利用如上述任一种多孔咬合桩钻机钻孔取土施工,单次成孔多根第一定位桩, 并灌注多根第一定位桩;(B)利用多孔咬合桩钻机钻孔取土施工,形成与多根第一定位桩成咬合状的多根咬合桩,并灌注多根咬合桩。进一步地,在步骤(B)之后还包括(C)利用多孔咬合桩钻机钻孔取土施工,单次成孔多根第二定位桩,并灌注多根第二定位桩;(D)利用多孔咬合桩钻机钻孔取土施工,形成与多根咬合桩中的尾桩及多根第二定位桩成咬合状的多根咬合桩,并灌注多根咬合桩。本专利技术的多孔咬合桩钻机实施例通过增加钻杆及钻斗的数量,并将主卷扬及车身配重与新的钻杆及钻斗匹配,使得单次成桩数量达到两根以上,有效提高咬合桩施工效率, 且新型多孔咬合桩钻结构简单、可靠,经济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钻机施工工艺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多孔咬合桩钻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多孔咬合桩钻机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多孔咬合桩钻机第一实施例的施工工艺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多孔咬合桩钻机第二实施例中支架与多个动力头的配合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多孔咬合桩钻机第二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多孔咬合桩钻机第二实施例中动力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多孔咬合桩钻机第二实施例中支架与多个动力头的第一配合状态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多孔咬合桩钻机第二实施例中支架与多个动力头的第二配合状态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2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多孔咬合桩钻机第一实施例包括车身配重1、主卷扬 (图未示)、一个动力头3,该动力头3上安装有三个钻杆5及三个钻斗7,三个钻杆5与三个钻斗7 —一对应,三个钻斗7中相邻两个钻斗7之间的距离小于每一钻斗7对应钻孔中两点间的最大距离,车身配重1与动力头3、三个钻杆5及三个钻斗7匹配,主卷扬的拉力与动力头3、三个钻杆5及三个钻斗7匹配。其中,上述“三个钻斗7中相邻两个钻斗7之间的距离小于每一钻斗7对应钻孔中两点间的最大距离”主要是为了保证能够正常咬合;如 若当每一钻斗7对应的钻孔为圆形钻孔时,每一钻斗7中任意两点间的最大距离就是对应钻孔的直径,此时若保证三个钻斗7中相邻两个钻斗7之间的距离小于每一个钻斗7对应钻孔的直径,则可以正常咬合;若当每一钻斗7对应的钻孔为方形钻孔时,每一钻斗7中任意两点间的最大距离就是对应钻孔的对角连线距离,此时若保证三个钻斗7中相邻两个钻斗7之间的距离小于每一个钻斗7对应钻孔的对角连线距离,则可以正常咬合;上述描述也适用于其他数量的钻斗情况,如2个,4个或5个等。优选地,该动力头3上的三个钻杆5及三个钻斗7均为等间距设置。优选地,该动力头3上的三个钻杆5为相同的钻杆,一个动力头3上的三个钻斗7 为相同的钻斗。可以理解的是,根据需要可以调整该动力头3上的钻杆5及钻斗7的数量,如2根或者4根、5根钻杆等;此外,成孔的桩形可通过调整钻斗的大小实现;钻机机身功率大小、 配重大小等也可调整。本实施例多孔咬合桩钻机通过在动力头上增加钻杆及钻斗的数量,并将主卷扬及车身配重与新的钻杆及钻斗匹配,使得单次成桩数量达到两根以上,有效提高咬合桩施工效率,且新型多孔咬合桩钻结构简单、可靠,经济性强。如图4所示,图2及图3所示多孔咬合桩钻机的施工工艺简述如下首先,利用上述多孔咬合桩钻机首次钻孔取土施工,单次成孔3根第一定位桩(A1、A2、A;3)后灌注;其次, 利用上述多孔咬合桩钻机第二次钻孔取土施工,形成与第一次成孔的3根第一定位桩成咬合状的3根咬合桩(Bi、B2、B3),并灌注第二次成孔的3根咬合桩(B1、B2、B3);然后,利用上述多孔咬合桩钻机第三次继续成孔3根第二定位桩(Cl、C2、C3)后灌注;再利用上述多孔咬合桩钻机第四次成孔3根咬合桩(D1、D2、D!3)将第二次成孔的3根咬合桩(B1、B2、B3) 中的尾桩(B3)与第三次成孔的3根第二定位桩(C1、C2、C3)咬合在一起,之后依次循环施工上述第三次及第四次的成孔作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多孔咬合桩钻机的钻杆数量变化时施工工艺与上述单次成孔3个桩时的基本一致,区别在于单次成孔的数量不一样。本实施例通过利用多孔咬合桩钻机实施多根咬合多根的咬合桩施工工艺方法,能大幅度提高咬合桩施工效率。如图5-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多孔咬合桩钻机第二实施例包括车身配重(图未示)、 主卷扬(图未示)、用于与桅杆连接的支架9、安装在支架9上的多个动力头3';每一动力头3'上安装有至少一个钻杆5'及至少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咬合桩钻机,包括车身配重(1)及主卷扬;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咬合桩钻机还包括一个动力头(3),所述动力头C3)上安装有多个钻杆(5) 及多个钻斗(7),所述多个钻杆( 与所述多个钻斗(7) —一对应,所述多个钻斗(7)中相邻两个钻斗(7)之间的距离小于每一钻斗(7)对应钻孔中两点间的最大距离,所述车身配重(1)与所述动力头(3)、多个钻杆( 及多个钻斗(7)匹配,所述主卷扬的拉力与所述动力头(3)、多个钻杆(5)及多个钻斗(7)匹配;或者,所述多孔咬合桩钻机还包括用于与桅杆( 连接的支架(9)、安装在所述支架(9)上的多个动力头(3');每一动力头(3')上安装有至少一个钻杆(5‘)及至少一个钻斗 (7'),所述至少一个钻杆(5')与所述至少一个钻斗(7‘) 一一对应,所述多个动力头 (3')上的钻斗(7')中相邻两个钻斗(7')之间的距离小于每一钻斗(7')对应钻孔中两点间的最大距离,所述车身配重(1)与所述多个动力头(3')、至少一个钻杆(5') 及至少一个钻斗(7')匹配,所述主卷扬的拉力与所述多个动力头(3')、至少一个钻杆 (5')及至少一个钻斗(7')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咬合桩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动力头C3)上的多个钻杆(5)及多个钻斗(7)均为等间距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咬合桩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动力头C3)上的多个钻杆(5)为相同的钻杆,所述一个动力头(3)上的多个钻斗(7)为相同的钻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