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荧光仿羽绒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03200 阅读:6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0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荧光仿羽绒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采用再生PET料为原料,依次经过前处理、转鼓干燥、熔融纺丝、冷却成型、卷绕、牵伸、卷曲、上油、热定型、切断后得到成品,其中转鼓干燥9.5h-10.5h,熔融纺丝中螺杆挤压机的螺杆和纺丝箱箱体温度均为275℃-285℃,计量泵供量为1950-2050g/min,纺丝速度为1200-1300m/min;通过环吹风冷却成型,环吹风温为22℃-26℃,风速为4.0m/s-5.0m/s;总牵伸倍数为2.9-3.1倍,卷曲时卷曲轮主压压力为0.25MPa-0.35MPa,卷曲轮背压压力为0.06MPa-0.1MPa;热定型温度为173℃-177℃,热定型时间为13min-17min。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采用再生PET料为原料,没有使用荧光增白剂,可节约成本,有利于环保,对人体更为安全;制得的成品外观洁白,手感滑爽,具有羽绒般的柔和手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涤纶纤维的生产工艺,具体讲是一种无荧光仿羽绒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涤纶(即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的重要品种,它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传统的涤纶纤维生产中常加入荧光增白剂,特别是加入荧光增白剂0B-1。所述荧光增白剂为一类无色的油剂化合物,能够吸收波长为300-400nm的紫外线,将吸收的能量转换并辐射出 400-500nm的紫色或者蓝色荧光,可弥补白色塑料等白色物品对可见光中短波范围内轻微吸收的蓝光,抵消物品因之显现的黄色,使之外观更显洁白。但过量的荧光剂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均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减少使用荧光增白剂,又能使成品仍具有滑爽的仿羽绒手感。采用废旧PET(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片、片材、膜及聚酯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聚酯块料、废丝等再生PET料为原料生产涤纶纤维,可降低成本,实现资源再利用, 有利于环保,但是由于荧光增白剂使用量的减少,对原料色泽的均一性的要求更高,熔体黏度、原丝颜色等把握难,生产的难度增大,特别是生产仿羽绒效果的涤纶短纤维。而且由于回收的再生PET料质量参差不齐,其特性黏度及熔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荧光仿羽绒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采用再生 PET料为原料,所述生产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1)前处理将回收的再生PET料进行前处理;(2)转鼓干燥将处理后的再生PET料用真空转鼓干燥机干燥9.5h-10.证,测得含水量在1 OOppm-150ppm则完成干燥;(3)熔融纺丝将干燥后的再生PET料送入螺杆挤压机加热熔融,熔融状态的PET料经过纺丝箱过滤和计量泵分配,再通过喷丝板喷丝成丝束,所述螺杆挤压机的螺杆和纺丝箱箱体温度均为275°C _285°C,所述计量泵供量为1950-2050g/min,纺丝速度为1200_1300m/ min ;(4)冷却成型将丝束通过环吹风冷却成型,所述环吹风温为22°C16°C,所述环吹风速为 4. Om/s-5. Om/s ;(5)卷绕通过压缩空气牵引的方式,将各分散的丝束卷绕集中后送入盛丝桶;(6)牵伸将集束后的初生纤维依次通过第一牵伸机、牵伸浴槽、第二牵伸机、加热箱和第三牵伸机拉伸,总牵伸倍数为2. 9-3. 1倍;(7)卷曲将丝束送入卷曲机卷曲,所述卷曲机速度为4.2m/s-4. 5m/s,卷曲轮主压压力为 0. 25MPa-0. !35MPa,卷曲轮背压压力为 0. 06MPa_0. IMPa0(8)上油使用喷油雾机对初生纤维上油;(9)热定型将初生纤维通过热定型机进行热定型,所述热定型温度为173°C-177V, 所述热定型时间为13min-17min ;(10)切断,得到无荧光仿羽绒涤纶短纤维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荧光仿羽绒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前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燕琼於俊杰邵建农丁益萍徐红波李明刚孙志超王莉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贝斯特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