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03113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包含透明基板、装饰层、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隔离层。装饰层形成于该透明基板的一面的一部分上,第一导电层涂布于装饰层及透明基板的该面的其余部分上,隔离层设置于该第一导电层、该第二导电层之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触控面板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自动柜员机、销售点终端机、工业控制系统等。由于这种介面使用方便、经久耐用,而且花费不高,因此市场还在持续成长中。现行市面上投射电容产品大多采用传统全平面制法(结构如图1)。此做法先提供玻璃基板Iio与装饰膜120,并且需使用二层氧化铟锡膜130、132与光学胶140、142进行贴合,不仅制作过程复杂,材料与良率的问题更是大大地增加生产成本。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触控面板,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有待加以进一步改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领域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方式被发展完成。因此,如何能有效地简化工艺及增加良率,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一代的触控面板,不仅可简化不少工艺、材料,且优良率问题更可大幅度地改善。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触控面板,其至少包含一透明基板;一装饰层,形成于该透明基板的一面的一部分上;一第一导电层,涂布于该装饰层及该透明基板的该面的其余部分上;一第二导电层;以及一隔离层,设置于该第一导电层、该第二导电层之间。本技术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触控面板,该隔离层包含一树脂层,涂布于该第一导电层的一面上;一保护树脂层,形成于该第一导电层的该面上,位于该树脂层的周缘。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二导电层涂布于该树脂层以及该保护树脂层上。前述的触控面板,其更包含一第一导电油墨图案,印刷在该第一导电层的一面的一部分上,位于该第一导电层与该隔离层之间。前述的触控面板,其更包含一第二导电油墨图案,印刷在该第二导电层的一面的一部分上,位于该第二导电层与该隔离层之间。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透明基板为单一玻璃基板。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导电层为一第一透明导电层。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为一第一铟锡氧化层。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二导电层为一第二透明导电层。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二透明导电层为一第二铟锡氧化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触控面板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1、以第一导电层直接涂布于装饰层及透明基板上,无须提供导电膜与光学胶进行贴合,降低了原料成本,也降低了触控面板的厚度,使得产品更加薄型化;以及2、以隔离层设置于该第一导电层、该第二导电层之间,可以达到良好的隔绝效果, 提升触控精确度。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习知的触控面板的剖面图;以及图2是依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图。110:玻璃基板120:装饰膜130、132 氧化铟锡膜 140、142:光学胶200 触控面板210 透明基板220:装饰层230:第一导电层232:第二导电层M0:隔离层241 树脂层242 保护树脂层250:第一导电油墨图案 252:第二导电油墨图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所附的图式及以下所述各种实施例,图式中相同的号码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元件并未描述于实施例中,以避免对本技术造成不必要的限制。在实施方式与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内文中对于冠词有所特别限定,否则『一』与 『该』可泛指单一个或复数个。本文中所使用的『约』、『大约』或『大致』是用以修饰任何可些微变化的数量,但这种些微变化并不会改变其本质。在实施方式中若无特别说明,则代表以『约』、『大约』或『大致』所修饰的数值的误差范围一般是容许在百分之二十以内,较佳地是在百分之十以内,而更佳地则是在百分之五以内。图2是依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100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触控面板100触控面板包含透明基板210、装饰层220、第一导电层230、第二导电层232以及隔离层M0。关于触控面板200的具体结构,装饰层220形成于透明基板210的一面的一部分上,第一导电层230涂布于装饰层及透明基板210的该面的其余部分上,隔离层240设置于第一导电层230与第二导电层232之间。如此,以第一导电层230直接涂布于装饰层220及透明基板210上,无须提供导电膜与光学胶进行贴合,降低了原料成本,也降低了触控面板的厚度,使得产品更加薄型化。透明基板210的材质可为无机透明材质(如玻璃、石英、或其它合适材质、或上述的组合)、有机透明材质(如聚烯类、聚酼类、聚醇类、聚酯类、橡胶、热塑性聚合物、热固性聚合物、聚芳香烃类、聚甲基丙酰酸甲酯类、塑胶、聚碳酸酯类、或其它合适材质、或上述的衍生物、或上述的组合)、或上述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基板210可为单一玻璃基板。第一导电层230可为一第一透明导电层。在工艺上,可先在透明基板210形成一透光导电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铟锡锌氧化物、氧化铪、氧化锌、氧化铝、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镉锡氧化物、镉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材料、或上述的组合,再藉由适当的工艺方法图案化该透光导电材料层,以形成此第一透明导电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导电层为一第一铟锡氧化层。如图2所示,隔离层240可包含树脂层241与保护树脂层M2,其中树脂层241涂布于第一导电层230的一面上。保护树脂层242形成于第一导电层的该面上,并且位于树脂层Ml的周缘。实际上,第二导电层230可涂布于树脂层Ml以及保护树脂层上对2。藉此,以第二导电层230直接涂布于隔离层240上,无须提供导电膜与光学胶进行贴合,更降低了原料成本,也更降低了触控面板的厚度,使得产品更加薄型化。第二导电层230可为一第二透明导电层。在工艺上,可先在隔离层240形成一透光导电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铟锡锌氧化物、氧化铪、氧化锌、氧化铝、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镉锡氧化物、镉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材料、或上述的组合,再藉由适当的工艺方法图案化该透光导电材料层,以形成此第二透明导电层。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明导电层为一第二铟锡氧化层。如图2所示,触控面板200亦可包含第一导电油墨图案250。第一导电油墨图案 250印刷在第一导电层230的一面的一部分上,位于第一导电层230与隔离层240之间。举例来说,第一导电油墨图案250的材质例如可包含碳浆、银浆或其它导电物质、或上述的组I=I O再者,触控面板200亦可包含第二导电油墨图案252。第二导电油墨图案252印刷在第二导电层232的一面的一部分上,位于第二导电层232与隔离层240之间。举例来说, 第二导电油墨图案252的材质例如可包含碳浆、银浆或其它导电物质、或上述的组合。在使用上,由于第一导电油墨图案250电性接触第一导电层230,因此第一导电油墨图案250可为第一导电层230传导电讯号;相似地,由于第二导电油墨图案252电性接触第二导电层232,因此第二导电油墨图案252可为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含 一透明基板;一装饰层,形成于该透明基板的一面的一部分上;一第一导电层,涂布于该装饰层及该透明基板的该面的其余部分上;一第二导电层;以及一隔离层,设置于该第一导电层、该第二导电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隔离层包含 一树脂层,涂布于该第一导电层的一面上;一保护树脂层,形成于该第一导电层的该面上,位于该树脂层的周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导电层涂布于该树脂层以及该保护树脂层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一第一导电油墨图案,印刷在该第一导电层的一面的一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坤
申请(专利权)人:嵩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