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51200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3 13:46
一种触控面板,包含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感应阵列。感测阵列包含多个电极块,至少部分的电极块具有开孔以平衡阻抗,其中较为接近控制元件的电极块上的开口的面积占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越高,而较为接近控制元件的电极块上的开口的面积占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越低,借以达到让感测阵列侦测的电容值更为均匀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触控面板的操作原理为,当一导体物件(例如手指)接触到触控面板的触控感测阵列时,触控感测阵列的电气特性(例如电容值)会随着改变,并导致触控感测阵列的偏压改变。此电气特性上的改变会转换为控制信号传送至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并运算得出座标值或是手势变化。然而,随着显示面板的尺寸越来越大,黏贴在显示面板上的触控面板的尺寸亦需加大,使得电极的电阻-电容负载(RCloading)效应更加明显。如此一来,触控面板距离电极连接至周边控制元件的端点越近所感测到的电容变化的大小会与距离端点越远所感测到的电容变化的大小不相同,进而造成触控灵敏度不均匀的情况,且在设计控制元件上也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触控面板,用以解决在大尺寸的触控面板中电容变化因位置不同而有差异的问题。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含一基板、设置于基板的一侧的控制元件,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感测阵列。感测阵列包含沿多个第一感测图案条以及与第一感测图案条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二感测图案条,第一感测图案条包含多个第一电极块,第一电极块具有第一开口,其中较为接近控制元件的第一开口的面积占第一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大于较为远离控制元件的第一开口的面积占第一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控制元件设置于基板的短边,第一电极块的第一开口的面积占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沿基板的长边变化。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其中第一开口的面积占第一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为沿着长边连续性递减。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口的面积占第一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为沿着长边阶段性地减少。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感测图案条为金属网格所形成,而第二感测图案条为透明导电层所形成。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感测图案条包含沿多个电极块。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感测图案条包含单一电极块,且与第一感测图案条中的第一电极块彼此电性隔离,且第一感测图案条和第二感测图案条共同构成一单层感应结构。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单一电极块包含第二开口,其中较为接近控制元件的第二开口的面积占单一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大于较为远离控制元件的第二开口的面积占单一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口的形状为近似于第一电极块的形状。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块中的第一开口的数量为一或多个。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同一第一感测图案条中至少有两个第一电极块的第一开口的数量不同。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含一基板、分别设置于基板的相对两短边的第一控制元件与第二控制元件,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感测阵列。感测阵列包含沿基板的短边排列的多个第一感测图案条以及与第一感测图案条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二感测图案条,其中感测阵列具有对称中心轴位于长边上,其中第一感测图案条包含沿基板的长边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块,第一电极块具有开口,其中较为接近第一控制元件和第二控制元件的开口的面积占第一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大于较为远离第一控制元件和第二控制元件的开口的面积占第一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其中每一第一感测图案条上的开口大小分别由第一和第二控制元件朝向对称中心轴逐渐变小。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开口的面积占第一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为沿着长边连续性递减,并于对称中心轴处具有最小值。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其中开口的面积占第一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为沿着长边阶段性地减少,并于对称中心轴处具有最小值。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感测图案条沿长边排列,第二感测图案条包含单一电极块,且与第一感测图案条中的第一电极块电性隔离,第一感测图案条和第二感测图案条共同构成单层感应结构。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块中的开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感测阵列上开孔以平衡导线阻抗随长度而增加的触控面板,其中较为接近控制元件的电极块上的开口的面积占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越高,而较为接近控制元件的电极块上的开口的面积占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越低,借以达到让不同位置的感测阵列侦测的电容值更为均匀的功效。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图1至图9分别绘示本技术的触控面板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技术的精神,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了解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技术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与范围。参照图1,其为本技术的触控面板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触控面板100包含有基板110、设置在基板110上的控制元件120以及感测阵列130。控制元件120设置在基板110的一侧,举例而言,基板110为一矩形基板,控制元件120可以设置在基板110的长边侧或是短边侧,本实施例中将控制元件120设置在基板110的短边侧进行说明。基板110可以为硬质基板,如强化玻璃等,或是软质基板,如塑胶薄膜等。感测阵列130包含有多个第一感测图案条140以及多个第二感测图案条150,第一感测图案条140与第二感测图案条150为交错地设置,以侦测电容值变化。本实施例中的感测阵列130为双层的感应结构。虽然本实施例中是以将第一感测图案条140与第二感测图案条150均设置在基板110的同一表面进行说明,但是于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感测图案条140与第二感测图案条150可以分别设置在基板110的相对两侧,即分别设置在基板110的上下两表面。基板110包含有相对的长边与短边,借此可以定义出与短边平行的短边方向D1以及与长边平行的长边方向D2。第一感测图案条140为沿着短边方向D1排列,第二感测图案条150为沿着长边方向D2排列,第一感测图案条140与第二感测图案条150交错设置。第一感测图案条140包含有多个电极块142,第一感测图案条140的电极块142为沿着长边方向D2排列。第二感测图案条150亦包含有多个电极块152,第二感测图案条150的电极块152为沿着短边方向D1排列。触控面板100包含有多条导线160,导线160为用以连接感测阵列130以及控制元件120。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感测图案条140为沿着短边方向D1排列,每一个第一感测图案条140中的电极块142沿长边方向D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板;一控制元件,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以及一感测阵列,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包含多个第一感测图案条以及与所述第一感测图案条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二感测图案条,所述第一感测图案条包含多个第一电极块,所述第一电极块具有第一开口,其中较为接近所述控制元件的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占所述第一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大于较为远离所述控制元件的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占所述第一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板;
一控制元件,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以及
一感测阵列,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包含多个第一感测图案条以及与所述第
一感测图案条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二感测图案条,所述第一感测图案条包含多个
第一电极块,所述第一电极块具有第一开口,其中较为接近所述控制元件的所
述第一开口的面积占所述第一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大于较为远离所
述控制元件的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占所述第一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设置于
所述基板的短边,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占所述第一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
例沿所述基板的长边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
占所述第一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为沿着所述长边连续性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
占所述第一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为沿着所述长边阶段性地减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测图案条
为金属网格所形成,而所述第二感测图案条为透明导电层所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测图案条
包含多个第二电极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测图案条
包含单一电极块,且与所述第一感测图案条中的所述第一电极块彼此电性隔
离,且所述第一感测图案条和所述第二感测图案条共同构成一单层感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一电极块包含
一第二开口,较为接近所述控制元件的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占所述单一电极块
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大于较为远离所述控制元件的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占
所述单一电极块外围所围总面积的比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形状
相同于所述第一电极块的形状。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宏毅李豪哲罗伟仁
申请(专利权)人: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