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高强隔热彩波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9937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轻质高强隔热彩波瓦,包括依次复合粘结的上层、中层、下层,其形状为间歇波浪式层状结构,所述上层由粘合的铝箔层及聚氯乙烯薄膜层组成,下层为多层铝箔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双重隔热效果、耐酸碱且降噪音、实用性高,可广泛应用于厂房、仓库或钢架结构等建筑屋面及包边围墙建设。(*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隔热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轻质高强隔热彩波瓦
技术介绍
瓦片广泛应用于厂房、仓库或钢架结构等建筑屋面及包边围墙建设,这就对其隔热效果、强度及防火防水等要求较高,现有的隔热瓦有很多品种,如塑料瓦、锌铁瓦、彩钢瓦和水泥、石棉瓦,但这些产品在隔热、防火防水、耐腐蚀、强度、环保性等方面的性能各自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轻质、高强、隔热、耐腐蚀、实用性更好的彩波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轻质高强隔热彩波瓦,包括依次复合粘结的上层、中层、下层,其形状为间歇波浪式层状结构,所述上层由粘合的铝箔层及聚氯乙烯薄膜层组成。所述下层为多层铝箔膜。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彩波瓦的中层结合由粘合的铝箔层及聚氯乙烯薄膜层组成的上层,双重隔热效果、耐酸碱、防火防水强、降噪音,产品的形状为间歇波浪式层状结构,强度高,下层为多层铝箔膜,更好的辅助提高防水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轻质高强隔热彩波瓦,由上层1、中层2及下层3从上到下依次复合粘结而成,所述中层2主要由镁质胶凝材料、花岗岩石粉、硅灰粉、粉煤灰、 植物纤维、玻璃纤维混合制成,其重量是同等尺寸水泥制品的一半,强度是同等尺寸水泥制品的五倍,隔热效果好、强度高、耐酸碱、防火防水强、降噪音,下层3为多层铝箔膜,更好的辅助提高防水性,产品的间歇波浪式层状结构强度高,其横向抗折力、纵向抗折力远高于国家标准指标的要求,产品规格采用长度为5米,宽度1.02米,搭接位小,实用性好。如图2所示,所述上层1由铝箔层11和聚氯乙烯薄膜层12粘合组成,能直接反射 95%阳光的热量,上层1再与中层2的玻纤镁质胶凝材料复合粘结达到双重隔热效果,也提高了耐酸碱性和防水性能,使其导热系数小于0. 2(W/MK),室内有效降温5°C以上。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 凡是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轻质高强隔热彩波瓦,包括依次复合粘结的上层(1)、中层(2)、下层(3),其特征在于其形状为间歇波浪式层状结构,所述上层(1)由粘合的铝箔层(11)及聚氯乙烯薄膜层(12)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隔热彩波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3)为多层铝箔膜。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轻质高强隔热彩波瓦,包括依次复合粘结的上层、中层、下层,其形状为间歇波浪式层状结构,所述上层由粘合的铝箔层及聚氯乙烯薄膜层组成,下层为多层铝箔膜,本技术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双重隔热效果、耐酸碱且降噪音、实用性高,可广泛应用于厂房、仓库或钢架结构等建筑屋面及包边围墙建设。文档编号E04D1/28GK202299149SQ201120290388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6日专利技术者黄鸿途 申请人:晋江安能建材贸易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鸿途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安能建材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