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电容复用的软启动电路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97518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0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复用的软启动电路及其方法,包括:误差放大器,其被耦合以接收系统的反馈信号和参考电压信号作为输入,以提供开关信号;一复用单元;选通开关,根据误差放大器提供的开关信号,切换选择连接一软启动微电流源或误差放大器的输出,选通开关的输出耦合连接接地的复用单元;PWM模式比较器,其被耦合以接收复用单元的电压作为反向输入端的输入;电路软启动时,选通开关切换到软启动微电流源的输出,复用单元用作充电用,电路软启动结束后,选通开关切换为误差放大器的输出,复用单元作为补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系统固有的误差放大器进行状态判定,加上简单的逻辑控制,可以在基本不增加额外器件的情况下实现精确的软启动时间控制,极大地降低了系统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电源电路的软启动实现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软启动计时使用系统必需的补偿电容,同时利用系统固有的误差放大器进行状态判定,而不像别的启动方式,需要引入额外的集成电路器件。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电子领域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技术介绍
开关电源在输入电路合闸瞬间,会有很大的瞬时浪涌电流产生,所以一般开关电源电路都采用软启动方式进行逐步分流。软启动可以在电路的很多地方实现,比较常见的是在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实现, 这样可以逐步控制系统总限定电流,达到逐步放开总电流的目的。可以先看看开关电源的工作过程当开关电源输入电压上电以后,芯片内的初级线性电压源为片内各模块提供电源和偏置。当电源稳定后,片内的软启动电路开始工作。软启动电路一方面控制充电过程, 给输出端的电容充电;另一方面,软启动电路要消除大的浪涌电流。当输出电压达到某一阈值时,转由片内的控制回路来控制输出端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以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软启动电路的作用到此结束。这就是电源系统启动时的工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间控制是比较重要的。它决定了系统为了软启动,而额外增加的电路规模。常规方式要么使用计数器,要么使用固定用途的电容。而本专利技术仅仅使用系统必需的补偿电容和误差放大器,达到了节省电路面积之目的。常规方式中,为了得到软启动的时间控制,一般都是采用图1或者图2的方式。其中,图1是传统的采用计数器201对固定的时钟进行计数的电路图。包括误差放大器101、补偿电容103和电阻104、软启动结束选通开关105以及PWM模式比较器102, 以虚线框标示出来的是涉及启动的电路部分。其中的计数器201有η个输出端Q1、Q2…… Qn,它们每个之间的时延可以是等间隔的,也可以是不等间隔的,它们分别控制不同的开关 221,222……22η,当最后一个开关22η切换之后,设定的时间到了,开关105将误差放大器 101的输出接入电路,整个软启动过程结束。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也最常见,但需要大量的D 触发器和译码电路。图2是另一种传统的采用电流源301给专门的电容304充电来完成软启动的时间控制电路图,其中包括,误差放大器101、补偿电容103和电阻104、软启动结束选通开关105 以及PWM模式比较器102,以虚线框标示出来的是涉及启动的电路部分。当系统总输出电压到达一定值之后,反馈电压比参考电压高之后,比较判决单元即比较器302输出一个控制信号,将充电支路断开。和上面的方式相比,系统限流是线性上升的。这种方式中,如果电容304是片内的话,它会大大增加芯片面积,如果是片外的话,系统的成本也会大大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改进了的软启动控制方法。考虑到一般误差放大器输出端是电路主极点,此处有一个大电容,于是可以将这个电容也用于软启动控制之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用的软启动电路,应用于一开关电源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误差放大器,其被耦合以接收所述系统的反馈信号和参考电压信号作为输入, 以提供开关信号;一复用单元;一选通开关,根据所述误差放大器提供的所述开关信号,切换选择连接一软启动微电流源或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所述选通开关的输出耦合连接所述复用单元并接地;一 PWM模式比较器,其被耦合以接收所述复用单元的电压作为反向输入端的输入;其中,所述电路软启动时,所述选通开关切换到所述软启动微电流源的输出, 所述复用单元用作充电用,当所述电路软启动结束后,所述选通开关切换为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所述复用单元作为补偿用。比较好的是,所述软启动电路进一步包括一控制逻辑单元,其被耦合以接收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并用以控制所述选通开关的切换。比较好的是,所述控制逻辑单元包括一个施密特触发器。比较好的是,所述复用单元包括一个电容,比较好的是,所述复用单元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电容串联的一电阻。比较好的是,所述复用单元是一高阶的低通滤波器。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电容复用的软启动电路的方法,包括产生一开关信号,所述开关信号用于切换选择一微电流源或一误差放大器的输出;当软启动时,所述开关信号选通接入所述微电流源,所述软启动电路的反馈节点电压上升;当所述反馈节点电压高于一参考电压时,所述误差放大器输出逻辑低电压,所述开关信号选通接入所述误差放大器,软启动结束。比较好的是,所述电路软启动时,所述复用单元用作充电用,当所述电路软启动结束后,所述复用单元作为补偿用。本专利技术的软启动时间由电流给电容充电来控制,软启动使用的充电电容和系统正常的补偿电容是同一电容,由简单的判决逻辑来判定这个过程的开始和结束。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对于熟悉本
的人员而言,从对本专利技术方法的详细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图1是传统的采用计数器对固定的时钟进行计数的软启动电路;图2是采用电流源301给专门的电容304充电来完成软启动的时间控制电路;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示意图;图4是图3的电路波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图3,给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子,并予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电容复用的软启动电路,包括误差放大器101、PffM模式比较器102、 电阻103和电容104组成的复用单元,以及软启动控制开关105,并在此基础上,还加上一个微电流源306和逻辑控制单元307构成的。此图只是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对这个方式所4做的简单修改、等效变化或者修饰,皆落入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当该电路上电时,软启动控制开关105默认将电流源306接入回路,于是PWM模式比较器102正向输入端,即节点501的电压随时间逐步上升,而这个值也控制了系统的限流值,使系统总电流逐步上升。这样,系统输出电压由于输出电流给输出电容充电而上升,导致反馈节点511处电压上升。误差放大器101在整个软启动过程中,工作在非线性状态,即误差放大器101此处作为比较器工作。在软启动过程结束前,反馈节点511处电压比系统的参考电压VREF,即参考电压输入端510处电压要低,于是误差放大器101输出始终为电源电压,即逻辑高;只有软启动结束后,由于反馈电压大于参考电压而使误差放大器输出逻辑低电压。随着时间推移,节点501电压越来越高,输出电压也越来越高,反馈电压VFB也随之升高。当反馈电压VFB升高到比参考电压VREF要高时,误差放大器101输出发生了变化, 节点500电压跳到了低电压。而其后的控制逻辑单元307检测到了这个变化后,将软启动控制开关105切换至误差放大器101的输出端,这样整个系统的软启动过程完成。逻辑控制单元307比较典型且简单的实现是采用施密特触发器。图4是上述整个过程的波形示意图。在这里和下面的分析之中,忽略了斜率补偿和静态偏置部分的影响。PWM模式比较器102的同相输入端电压Vcomp在微电流源306给补偿支路103、104充电的作用下逐步升高;Vcomp电压逐步升高导致输出电感平均电流IL 升高,这样输出点电压Vout由于电流给输出电容Cout充电而升高,输出点电压Vout升高导致参考电压VFB电压升高,当参考电压VFB升高到大于参考电压VREF时,控制逻辑307 检测到了这个变化,它发出一个信号,将PWM模式比较器102的同向输入端切换到误差放大器101的输出端,软启动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龙王家庆
申请(专利权)人:华润矽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