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氧机的气路集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9751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0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氧机的气路集成,包括气路集成底座、气体分配腔、静阀芯、动阀芯、转轴、光电开关、检测盘、步进电机。气路集成底座左、右分别与吸附塔相通,吸附塔固定在底座上;静阀芯放置于底座中间的阀腔内,动阀芯在静阀芯的一面上旋转,气体分配腔与底座进行固定连接;转轴装于气体分配腔的通孔里,与动阀芯进行间隙配合;步进电机固定在气体分配腔的上表面,电机轴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阀芯旋转,从而实现气路的切换。本设计采用一体成型的制作方法,从而将气路集成的各个配件组合在一起,无须另外安装,有效提高了气路集成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制氧机的气路集成的制作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氧机的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制氧机的气路集成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型制氧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当中,现在的家用制氧机主要是应用PSA(变压吸附)原理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空气通过过滤器过滤后,由空气压缩机加压,通过电磁阀控制到吸附床,空气加压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氧气分流出来,再进入储氧罐,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供患者使用。目前变压吸附系统主要由气体处理系统、气体分离系统、气体储存系统以及各种管线等组合构成,整个系统结构比较分散,特别是气路集成采用多个配件相互组合而成,从而容易发生位移而影响密封效果,从而难以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制氧机的气路集成。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氧机的气路集成,其包括气路集成底座、气体分配腔、静阀芯、动阀芯、转轴、光电开关、检测盘、步进电机。气路集成底座左、右分别与吸附塔相通,吸附塔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上,并通过0型圈与气路集成底座进行密封;静阀芯放置于底座中间的凹槽内, 动阀芯在静阀芯的一面上旋转,气体分配腔通过四个卡环与底座进行固定连接,同时分配腔将静阀芯紧紧压在底座上,中间通过0型圈进行密封;转轴装于气体分配腔的通孔里,与动阀芯进行间隙配合,转轴上套有两个0型密封圈;步进电机固定在气体分配腔的上表面, 电机轴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阀芯旋转,从而实现气路的切换。气路集成底座中间的圆形凹槽上设置有压缩空气进口以及排氮口。所述的基座上左右分别有一个圆形凸台,中间设有一个圆形卡环,所述基座中间设有阀腔,阀腔底部有通孔与左右吸附塔底部相通。所述的圆形凸台中间设有四个支撑块;所述的气体分配腔底座设有定位销,用于对静阀芯进行限位。所述的气体分配腔底座设有3个或3个以上的卡环与气体分配腔进行紧固连接。所述动阀芯的旋转阀具有定位功能,所述的光电开关与检测盘用于给步进电机提供电信号,当动阀芯与静阀芯在一圈内有两个位置可将进气通道与排氮通道切断,从而使制氧机在停机状态下分子筛与外界空气隔绝,从而避免分子筛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延长分子筛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设计采用一体成型的制作方法,从而将气路集成的各个配件组合在一起,无须另外进行安装有效提高了气路集成的密封性和可靠性,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组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气路集成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分配腔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所示,步进电机1,检测盘2,转轴3,气体分配腔40,光电开关5,动阀芯 6,静阀芯7,气路集成底座80。步进电机1带动转轴3旋转,转轴3带动动阀芯6,从而使动静阀芯实现气路切换,检测盘2与转轴3粘接在一起,两者为一个整体,因此动阀芯6、转轴3、检测盘2、与步进电机1转速相同。步进电机1转速可变,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来控制动静阀芯的切换频率,可使制氧机工作在最佳状态。见附图2,空气从P 口进入气体分配腔40中,步进电机1通过转轴2带动动阀芯6 与静阀芯7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使空气分别由A孔或B孔流进左、右塔,吸附塔解析出来氮气通过动静阀芯的切换由C 口排出。动阀芯6和静阀芯7采用高精密陶瓷材料制成,接触面光滑,在进气压力下,具有自密封作用。见附图3,气体分配腔包括腔体42,四个卡扣41,光电开关安装槽43,转轴安装孔 44,电机安装孔45,进气口 46。见附图4,气路集成底座包括基座81,基座81左、右两个凸台84分别与吸附塔相连接,圆形凸台84中间设有四个支撑块85,吸附塔通过螺钉固定在基座81上,基座81上设有安装孔83,并通过0型圈与气路集成座进行密封,所述的基座81与吸附塔连接处设有 0型圈槽86,用于放置0型圈。基座81内部设置有连接左、右吸附塔的通孔以及进气通道 91,基座中间设有阀芯腔90,阀芯腔底部设置有分别与左、右吸附塔的开口相同的通孔92, 与排氮管相通的管道89相通氮气孔88。所述的阀芯腔四周设有四个卡环87与气体分配腔 40进行紧固连接。所述的阀芯腔底部设有定位销,用于对静阀芯进行限位。基座上开有螺钉孔82,用于固定在制氧机底座上。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范围,故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制氧机的气路集成,它包括气路集成底座、气体分配腔、静阀芯、动阀芯、转轴、 光电开关、检测盘、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集成底座左、右分别与吸附塔相通,吸附塔固定在所述气路集成底座上;所述静阀芯放置于所述气路集成底座中间的凹槽内,所述动阀芯在所述静阀芯的一面上旋转,所述气体分配腔通过卡环与所述气路集成底座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装于所述气体分配腔的通孔里,与所述动阀芯进行间隙配合;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在所述气体分配腔的上表面,电机轴带动所述转轴旋转,所述转轴带所述动阀芯旋转,从而实现气路的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路集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集成底座中间的圆形凹槽上设置有压缩空气进口以及排氮口 ;所述吸附塔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气路集成底座上,并通过0型圈与所述气路集成底座进行密封;所述气体分配腔通过四个卡环与所述气路集成底座进行固定连接,同时所述气体分配腔将所述静阀芯紧紧压在底座上,中间通过0型圈进行密封;所述转轴上套有两个0型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路集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集成底座的基座上左右分别有一个圆形凸台,中间设有一个圆形卡环,所述基座中间设有阀腔,阀腔底部有通孔与左右吸附塔底部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路集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凸台中间设有四个支撑块。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路集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配腔的底座设有定位销,用于对所述静阀芯进行限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路集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配腔底座设有3个或3个以上的卡环与所述气体分配腔进行紧固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路集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阀芯的旋转阀具有定位功能,所述光电开关与检测盘用于给步进电机提供电信号,当动阀芯与静阀芯在一圈内有两个位置可将进气通道与排氮通道切断,从而使制氧机在停机状态下分子筛与外界隔绝。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制氧机的气路集成,包括气路集成底座、气体分配腔、静阀芯、动阀芯、转轴、光电开关、检测盘、步进电机。气路集成底座左、右分别与吸附塔相通,吸附塔固定在底座上;静阀芯放置于底座中间的阀腔内,动阀芯在静阀芯的一面上旋转,气体分配腔与底座进行固定连接;转轴装于气体分配腔的通孔里,与动阀芯进行间隙配合;步进电机固定在气体分配腔的上表面,电机轴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阀芯旋转,从而实现气路的切换。本设计采用一体成型的制作方法,从而将气路集成的各个配件组合在一起,无须另外安装,有效提高了气路集成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制氧机的气路集成的制作上。文档编号C01B13/02GK202297116SQ20112033139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林泉王朝阳陶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鱼跃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