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更具体的是通过在聚丙烯组合物体系中添加PP/PA接枝物,来提高聚丙烯组合物体系的表面活性,属于聚合物改性和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聚丙烯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耐化学性,同时质轻、价格低廉,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工业中。在许多汽车内饰件中,如仪表板、门内板、转向盘等都需要粘附聚氨酯泡沫层,以增加汽车的安全性和乘客的舒适感。然而由于聚丙烯是一种表面能较低的非极性聚合物, 其表面附着力非常差,用它制成的零件不经过表面预处理很难进行直接粘附聚氨酯泡沫层,零部件厂商为了提高聚丙烯材料所制内饰件的表面附着力,必须额外增加表面处理的工艺。目前对聚丙烯零件进行表面预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火焰处理、电晕处理、等离子处理或化学氧化处理等。火焰处理就是对零件表面用氧化火焰进行瞬时处理,消除表面吸附的小分子,除掉油污和弱界面层,同时在火焰的作用下,在聚丙烯表面产生自由基和离子等极性基团;电晕处理是指气体介质在电离后产生的各种粒子冲击到电极之间的聚丙烯制的零件上,使材料表面发生变化,表现为接触角减小,表面张力增大,表面粗糙度增加,粘合性能改善;等离子处理是指在10-2 IOmmHg的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青,张鹰,张祥福,周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