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效筛选的多通孔测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894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保持待分析试样的方法及其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具有一对相对表面和众多通孔的测试板。每一个通孔从一个相对表面延伸到另一个相对表面。通孔分组排列,每组有至少两行和两列通孔。组分批排列,每批至少有两行和两列组。为了分析试样,将测试板的至少一个相对表面浸入待分析的溶液。部分溶液进入浸在溶液中的相对表面中的每一通孔的开口。在通孔充了溶液后,取出测试板,固定于一支撑面的上方。在每一个通孔中,表面张力保持着溶液。然后分析一个或多个通孔中的溶液并且找出其中一个通孔中的溶液供进一步研究。根据所确定的溶液在特定的通孔批和组中的位置对其位置作标记。(*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到一种测试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高效筛选的多通孔测试板。有关申请本申请是于1999年11月23日提出的申请号为09/471,852的在先美国专利申请的部分继续,该申请又是1999年3月19日提出的申请号为09/272,122的美国专利申请的继续,两者的全文在此引为参考。虽然这些装置可以使用,但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这种测试装置中的孔很难装灌。需要用专门的输送系统,如大的定体积比分样系统,将溶液样品装入每个孔。这些专门的输送系统通常昂贵且难以操作。导致测试过程总费用的增加。与这些现有测试装置相关的另一个问题与其结构有关。这些测试板的孔底部都是透明的,以便在测试期间光线可穿过试样。然而,测试板的其它部分需要用非透明材料制造。有这种结构特点的测试装置制作困难且价格昂贵。与这些现有测试装置相关的又一个问题与操作者在测试装置中确定一特定孔的位置有关。一般,每个测试装置含有大量间隔相等的孔。因此,在众多孔中定位某一特定孔是困难的。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用于高效筛选的测试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保持试样的方法包含若干步骤。首先,提供一具有一对相对表面和许多通孔的测试板。每个通孔从一个相对表面中延伸到另一个相对表面。然后,将测试板的相对表面的至少一面浸入待分析溶液,其中部分溶液进入浸在溶液中的相对表面上的每个通孔开口,而通孔中的气体从另一相对表面上的每个通孔开口排出。接着,将测试板从溶液中取出。表面张力作用将一些溶液保持在每个通孔中。最后,将测试板的相对表面置于一支撑面的上方并分析保持在至少一个通孔中的溶液。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确定至少一个溶液试样位置的方法包含若干步骤。首先,提供一具有一对相对表面和许多通孔的测试板。测试板中每一个通孔从一个相对表面延伸到另一个相对表面。测试板上的通孔分组排列。每组有至少两行和两列通孔。一旦有了测试板,就把溶液装入通孔中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确定至少一个通孔中的溶液作进一步分析。根据所确定的通孔所在的组对其位置作标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筛选试样的方法包含几步骤。首先,为筛选准备试样溶液。其次,提供一具有一对相对表面和许多通孔的测试板。在测试板中,每个通孔从一个相对表面延伸到另一相对表面。然后,将测试板的至少一个相对表面浸入溶液。部分溶液进入测试板的浸在溶液中的相对表面中的每个通孔开口。溶液进入通孔后,将测试板从溶液中取出,通孔中靠表面张力保持了至少部分溶液。然后,对一个或多个通孔中的溶液进行分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保持含有待分析细胞的溶液样本的装置包括一个有一对相对表面和许多通孔的测试板。每个通孔从测试板一个相对表面上的开口延伸到另一相对表面上的开口,并且开口的大小能保持住许多细胞。测试板的至少一个相对表面上的有通孔的部分凹下,使得测试板中的开口相对于该相对表面向内有一定距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保持分析试样的装置还包括一个有一对相对表面和许多通孔的测试板。每一个通孔从一个相对表面延伸到另一个相对表面。测试板上的通孔排列成若干组,每组有至少两行和两列通孔。本专利技术保持分析试样的方法和装置有许多优点。例如,本专利技术简化了测试过程。通过简单的把测试板的一面浸入或淹没在溶液里,就能将被分析的溶液试样装入测试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需使用单独的输送系统将溶液装入测试板上的孔中。本专利技术也简化了测试装置的结构。测试装置只需将其一个相对表面用另外的定距件隔开,或通过机器加工造成凹入部分,然后在该凹入部分穿过测试板钻很多通孔。与现有测试装置不同,本专利技术不需任何特别加工技术来使孔底部透明,因为通孔整个穿过测试板。本专利技术也使操作者很容易地识别装有需进一步分析的试样的特定通孔。本专利技术不是在测试板上等距设置通孔,而是把通孔分组排列,以至少两行和两列通孔为一组,又把组分批排列,以至少两组或更多组为一批。组之间间隔比组内通孔之间间隔大些,批之间间隔比组之间间隔更大些。因此,操作者很容易根据通孔在测试板上所处的批、组、行和列识别特定的通孔。参照附图说明图1和图2,测试装置10包括测试板12,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测试板12是由非透明材料如铝和聚丙烯制成,也可使用其它材料,如泰氟隆、聚苯乙烯、不锈钢、聚乙烯,或任何金属或塑料。当使用非光学方法进行分析时,如分析沾在薄膜上的物质时,也可用透明材料,如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测试板12。测试板12包括一对相对表面14和16。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相对表面14和16除了在凹入部分20和22以外大体上是平的,但面14和16相互间也可以是其它关系。每一个相对表面14和16都有一凹入部分20和22,它们是在测试板12上机械加工成的,但也可使用其它技术制成凹入部分20和22,如通过模压或增加间隙。当将测试板12的相对表面14和16中的任一表面置于支撑面28上时,凹入部分20或22连同其中的众多通孔18与支撑面28之间空出间隙。如果通孔18的开口30和32与支撑面28接触,则通孔18中的溶液将从通孔18流出。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在每个相对表面14和16上由凹入部分20或22形成了环绕测试板12的外围的脊34。虽然测试板12中形成的凹入部分20或22使得通孔18与支撑面28之间空出了间隙,但用其它类型的支撑结构也能使通孔18与支撑面28之间空出间隙,如附于测试板12上的支架可把测试板12和通孔18支撑在支撑面28之上。见图5和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测试装置50。测试装置50与图1和2中的测试装置10相同,不同的是测试装置50没有一对凹入部分。相反,该装置有一凹入部分52和一凸出部分54。当把测试板51放在支撑面上时,凹入部分52必须面对支撑面以使通孔与支撑面间空出间隙。虽然所示为测试装置50的一个例子,但测试板51的相对表面可是其它结构。例如,凸出部分54可以与测试板51的上表面齐平。参照图1到3,测试板12还包括一可选手柄36和在测试板12的一边容纳手柄36一端的开口38,但也可采用其它方法将手柄36与测试板12连接,如用螺栓连接手柄36。手柄36从测试板12的边缘伸出,用于在装灌和测试期间操纵测试板12。在测试板12中有许多通孔18。通孔18从一个相对表面14的凹入部分20中的开口30延伸到另一相对表面16的凹入部分22中的开口32。在此具体实施例中,通孔18大体上为圆柱形,但通孔18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如横截面为六边形的形状或圆锥型。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每一个通孔18的直径约为1毫米并可装约5.5微升的溶液S和细胞C,但直径、容量和每个通孔18装的细胞C的数量根据需要可以不同。如图4所示,溶液S连同其中的细胞C由表面张力保持在通孔18中。具体来说,可能需要根据被分析的溶液S和该溶液的表面张力特性来改变通孔18的大小。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缓冲液与含盐培养基相比可能有不同的表面张力特性。必须有足够的表面张力才能在通孔18中保持溶液S的试样。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之一是测试板12容易制造。在有相对表面的板上可钻有适量的通孔。该板可有一个或多个凹入部分20、22,通孔可穿过板12的凹入部分。因为通孔18是穿通的,故在通孔18中不需有透明的底。在测试期间,照射进通孔18的光线将穿过通孔。而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孔,测试装置也需要是非透明的,但因孔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持溶液的方法,方法包括:提供一具有一对相对表面和许多通孔的测试板,每个通孔从一个相对表面延伸到另一个相对表面;将测试板的至少一个相对表面浸入溶液,其中部分溶液进入浸在溶液中的相对表面中的每一通孔的开口;和从溶液中取出测试板 ,其中,在每一个通孔中,由表面张力保持着一些溶液;和将测试板的相对表面置于一支撑面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尔克谢伦贝格尔埃米D利
申请(专利权)人:金克克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