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关断可控硅等效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87522 阅读:6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9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关断可控硅等效电路,其包括晶体管或复合管或DMOS管Q1、晶体管或复合管或DMOS管Q2、箝位限流保护电路以及开关管Q3,其中:所述晶体管或复合管或DMOS管Q1的发射极作为阳极A,基极与箝位限流保护电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箝位限流保护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阳极A相连接;所述开关管Q3的基极作为控制极G,集电极与所述晶体管或复合管或DMOS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发射极与所述晶体管或复合管或DMOS管Q2的基极相连接;所述晶体管或复合管或DMOS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晶体管或复合管或DMOS管Q1的基极相连接,发射极作为阴极K。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自关断可控硅等效电路可实现电流驱动,只要有无电流就可轻易实现开断,方便进行低压电流的自动化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关断时需要反向脉冲,不易关断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关断可控硅等效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器件
,尤其涉及自关断可控硅等效电路。技术背景现有的可关断可控硅(晶闸管)是一种施加适当“极性”的门极信号,可从通态转换到断态或从断态转换到通态的三端可控硅,一般用GTO表示。GTO有3个引出电极,分别用阳极A、阴极K、门极G表示。GTO的工作原理为正向时,阳极和阴极间加正压,若门极G无电压,则GTO阳极电压低于转折激穿电压时不会导通;若门极G加正压,则GTO在阳极电压小于转折激穿电压时,被门极G触发导通。但GTO的关断,是在门极加一定的负压,抽出负电流,使阴极导通区由接近门极的边缘向阴极中心区收缩,可一直收缩到载流子扩散长度的数量级,因为GTO 的阴极条宽度小,抽流时,P区横向电阻引起的横向压降小于门G、阴极K的反向击穿电压。 此时GTO不能维持内部电流的正反馈,通态电流开始下降,此过程经过一定时间,GTO达到关断,所以在开关驱动控制时,需要提供一定负电压源才行。目前研究的新型功率器件MCT (M0S控制晶闸管)是一种新型MOS/双极符合器件。 它是在普通晶闸管中用集成电路工艺制作大量的MOS开关,通过MOS开关的通断来控制晶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计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