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沥青路面损坏综合智能检测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73731 阅读:3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3 0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损坏综合智能检测车,包括车身、路面破损检测仪、路面变形检测仪、GPS装置和里程测距装置,路面破损检测仪安装于车身的前端,通过拍摄路面图像获得路面破损信息;路面变形检测仪安装于车身的尾端,通过两束成交叉图样的激光线投射于地面的变形确定路面变形信息;GPS装置安装于车身的顶部;里程测距装置安装于检测车的车轮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昼夜对路面进行连续或间隔拍摄;且通过结构光投影原理对路面三维变形进行检测,并有效克服白天太阳光的干扰;对路面损坏区域进行定位,并获得路面损坏相对于路线的准确桩号位置,在正常行驶速度下即可同时获得沥青路面的破损和变形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工程领域,涉及路面检测车,尤其是一种针对浙青路面损坏情况的检测车。
技术介绍
随着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里程的大幅增长以及交通量的逐年递增,在不干扰交通的前提下对路面损坏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成为路面养护管理的迫切需求。浙青路面的主要损坏可分为表面破损类和变形类,这两类损坏的范围和程度通常是浙青路面维修的依据,已问世或处于研究阶段的路面检测设备也以检测这两类损坏为主。其中以图像处理为技术基础的无损检测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但目前的技术水平仍不够成熟,特别是自动化检测方面,多数应用仍停留在试验阶段。在路面损坏检测中,检测路面破损普遍采用外业拍照或摄影、内业识别的方式,较成熟的识别模式多为人工识别或半自动识别,全自动识别以及实时识别尚未有稳定成熟的应用。与破损检测相对单一的技术路线不同,路面变形检测呈现出多种技术形式,从早期的多激光传感器检测,到激光转镜扫描检测、光学干涉检测,以及激光结构光断面检测等,在技术上均可以实现对路面变形的快速、无损检测,自动化程度也较高。相比而言,激光转镜检测,由于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在实践中应用不多;光学干涉检测由于对震动极其敏感从而不适合动态环境下的检测。如今应用最多的仍是相对传统的多激光传感器检测,虽然检测精度和方法均存在缺陷,但技术成熟、造价低廉。结构光检测路面变形的理念迄今已有超过 20年的历史,但将激光作为结构光的时间并不长。目前多数激光结构光都存在只能在夜间检测或受震动影响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此外,不论采用哪种技术,目前针对路面变形的检测都存在忽略路面三维变形的问题,所建立的路面三维形貌也不能准确反映路面工作状态。而目前集成的路面检测设备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下列问题损坏定位技术仅采用GPS 或仅采用里程控制器,具有GPS定位不够精确、里程控制又忽视全局的劣势;检测装置与车身不是一体性设计,难以忽略行驶过程中车身或检测装置震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鉴于上述原因,虽然已有多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路面自动化检测设备问世,但其在实际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仍然非常有限,该领域的研究仍存在很大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浙青路面损坏综合智能检测车,其布置紧凑、车身与检测装置刚度协调、在正常行驶速度下即可同时检测路面破损和变形,并可获得损坏位置。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种浙青路面损坏综合智能检测车,包括车身、路面破损检测仪、路面变形检测仪、GPS装置和里程测距装置,路面破损检测仪安装于车身的前端,通过拍摄路面图像获得路面破损信息;路面变形检测仪安装于车身的尾端,通过两束成交叉图样的激光线投射于地面的变形确定路面变形信息;GPS装置安装于车身的顶部;里程测距装置安装于检测车的车轮轴上。进一步,所述路面破损检测仪包括CCD线扫描相机、照明激光器和第一棱镜,第一棱镜置于照明激光器前方,且第一棱镜和照明激光器并列布置于CCD线扫描相机的一侧。所述照明激光器发射出的点激光经第一棱镜扩散后的线激光,宽度不小于7mm。所述路面破损检测仪通过支架固定于车身上,支架包括4根连接杆,其中2根的一端焊接在车身顶部,另一端焊接在路面破损检测仪上;另外2根的一端焊接在车身前端,另一端焊接在路面破损检测仪上。所述路面变形检测仪包括CCD面阵相机和大功率线型532nm激光器,大功率线型 532nm激光器有2台,固定于安装架上,其中一台横向安装,即平行于路面横断面,另一台则侧向安装,即与横向成锐角夹角;安装架固定于车身顶部,且覆盖整个车顶并延伸至车身尾端外部,大功率线型532nm激光器位于车身尾端外部的安装架上,且其激光均向路面投射, CCD面阵相机安装于车身尾部的下端。所述安装架包括横梁和纵梁,纵梁为两根,分别设于两端,横梁为四根,且两根为一组;横梁和纵梁之间滑动连接;每个大功率线型532nm激光器各自固定于其中一组的横梁上,大功率线型532nm激光器和横梁之间设有橡胶垫片。所述大功率线型532nm激光器包括发射器和第二棱镜,发射器发射出的点激光经第二棱镜扩散成线激光投射于路面,覆盖一个车道宽度;CCD面阵相机拍摄激光投影区的图像,拍摄范围覆盖一个车道宽度。所述CXD面阵相机上设有滤光元件组,滤光元件组包括宽带滤光片和窄带滤光片,其中宽带滤光片安装在CCD面阵相机的相机镜头前,窄带滤光片安装在相机镜头与CCD 面阵相机的图像传感器之间。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利用2束激光线结构光对浙青路面进行投影,结构光形成交叉线状图样,可同时获得浙青路面的横向不平整程度和纵向不平整程度,也即二维平整度,解决了直接利用路面横断面信息构造路面三维形貌时无法准确描述路面纵向变形的问题;2.当2束激光线结构光呈交叉线状布置时,不需要额外增加相机即可通过图像计算得到路面的纵向变形程度;3. GPS对路面损坏进行区域级定位,里程测距装置获得路面损坏相对于路线的具体桩号位置,为道路的网级和项目级养护管理提供了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侧面布置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车前布置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车尾布置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安装2台大功率线型激光器时的车尾布置示意图;图5是图2所示路面破损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图6是图3所示路面变形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图7是图3所示面阵相机上滤光元件组的安装图示;图8是图4所示路面变形检测装置安装2台大功率线型激光器时的投影图示;图9是图8所示投影图示的计算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浙青路面损坏综合智能检测车,包括车身、路面破损检测仪 1、路面变形检测仪、GPS装置3和里程测距装置8,路面破损检测仪1通过支架2安装于车身的前端;路面变形检测仪安装于车身的尾端;GPS装置3安装于车身的顶部;里程测距装置8安装于检测车的车轮轴上。路面破损检测仪1包括高速高清CCD线扫描相机16、照明激光器14和第一棱镜15,其中第一棱镜15放置在照明激光器14前方,二者均并列布置在 CXD线扫描相机16 —侧。路面变形检测仪包括2台大功率线型532nm激光器5、1台高速高清CCD面阵相机6及其配套的滤光元件组20,大功率线型532nm激光器5安装于钢架4 上,钢架4通过焊接加螺栓锚固的方式固定于车身的顶部,钢架4的长度覆盖整个车顶一直延伸至车尾边缘外部,大功率线型532nm激光器5即位于该车尾边缘外部的钢架4上,其激光均向路面投射。其中,一台大功率线型532nm激光器5横向安装(平行于路面横断面,与车辆行驶方向垂直),另一台大功率线型532nm激光器5侧向安装(与前述横向成锐角夹角);高速高清CCD面阵相机6通过三角形支架7安装于车尾的下部,支架7采用焊接加螺栓锚固的方式固定在车身的尾部,与车身连成一体,如图3所示。如图2所示,支架2由4根焊接在车身上的钢材构成,其中2根的一端焊接在车顶, 另一端焊接在路面破损检测仪1上,另外2根的一端焊接在车前,另一端同样焊接在路面破损检测仪1上,分别各成一对三角形支架。支架2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并与车身刚度协调, 避免在车辆行驶时过度震动。图4是大功率线型532nm激光器5的具体安装示意图。如图所示,钢架4包括横梁 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孙立军李莉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