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瓶碎米荠的人工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71809 阅读:4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2 0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壶瓶碎米荠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浸种步骤:用浸种液浸泡壶瓶碎米荠种子1~30h,倒掉浸种液,用水冲洗种子;(2)催芽步骤:将浸种后种子转移到纱布上,用催芽液冲洗种子,冲洗时间为1~10分钟,保持种子湿润通气,每天用催芽液冲洗一遍,冲洗时间为1~10分钟得到出芽的壶瓶碎米荠种子;(3)播种育苗步骤:将催芽后出芽的壶瓶碎米荠种子播入育苗盘,将育苗盘置于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为60%~95%,光照强度为1000~3000lx环境中,每天浇灌溉液1~4次;培养30~40天,壶瓶碎米荠幼苗长出3~4片真叶即可移栽大田。该方法使得壶瓶碎米荠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成活率高,幼苗的生理状况明显优于未加硒的幼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野生植物一。属于农业种植
技术背景 M # 7^: # (Cardamine hupingshanensis Κ· Μ· Liu. B. Chen. H. F. Bai&L. H. Liu),十字花科碎米荠属,越冬两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喜低温荫湿、不耐高温,开花后成年枝条在高于30°C环境中易枯死,种子在高于30°C环境中很难萌发。壶瓶碎米荠是一种野生蔬菜,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一个值得推广的人工栽培新型蔬菜。壶瓶碎米荠是一种硒的蓄积植物,自然环境下的壶瓶碎米荠最高硒含量可达 800mg/kg。同时壶瓶碎米荠可食用,可以作为一种优质高硒材料,用于食品添加或饲料添加。但是由于壶瓶碎米荠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其在原产地分布范围很窄,生活在狭窄的山涧溪流或长满苔藓的山涧湿润岩石中,常年流水,水质清澈。野生壶瓶碎米荠种子成熟期为6 7月份,种子萌发在自然条件下极难萌发和成苗,而且苗期较长,自然条件下大约需要3 4个月,8 9月的高温造成其幼苗大量死亡。其繁殖方式主要为原生境中成熟植株营养繁殖为主,种群的扩散速度和范围都很小。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袁林喜鲁钰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