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发酵糠醛渣生产生化腐植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67418 阅读:5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9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生化腐植酸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生物发酵糠醛渣生产生化腐植酸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a.在糠醛渣中加入糠醛生产的塔底废水,调节糠醛渣含水率;b.用尿素和麸皮调节糠醛渣的碳氮比;将菌粉均匀的拌入糠醛渣中,控制糠醛渣与菌粉的质量比,堆入发酵池中,发酵;向发酵糠醛渣加入碱液,在常温下静置;进行三级沉降,得到澄清的上清液;向上清液加入盐酸,调节pH值,待腐植酸析出后,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再打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即得到腐植酸;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法独特、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提高糠醛渣中的腐植酸含量、并利用发酵后的糠醛渣制取生化腐植酸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生化腐植酸的方法,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我国糠醛行业生产1吨糠醛耗用11-12吨玉米芯,排出10-11吨糠醛渣,pH值2-3, 不仅含有一定量的N、P、K、Zn、Mg、Fe等元素,还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含量可达90%以上,其中腐植酸含量达到20%。目前,国内大多糠醛厂的糠醛渣用作锅炉燃料。以年产5000吨的糠醛为例,一年的糠醛渣产量为6万吨,除烧掉3万吨之外,仍有大量剩余的糠醛渣难以处理,给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90年代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的非煤资源类黄腐酸物质,即生化腐植酸Biochemical Humic Acid,简称BHA和生化黄腐酸Biochemical Fulvic Acid,简称BFA在农、牧、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天然有机资源和废弃物都可成为生化腐植酸资源,但从资源利用价值、 工艺难度和如何获得高浓度、高活性、高效益的BHA分析,目前可以开发利用的几种资源有农副产品废弃物和下脚料包括秸秆、废渣、糠麸等;禽畜粪便和城市垃圾;工业发酵废弃物;其他特殊资源等。但还未见用微生物发酵法从糠醛渣中提取生化腐植酸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法独特、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提高糠醛渣中的腐植酸含量、并利用发酵后的糠醛渣制取生化腐植酸的。为了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一种微生物发酵糠醛渣生产生腐植酸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a.在糠醛渣中加入糠醛生产的塔底废水,把糠醛渣含水率调至50%_65%;b.用尿素和麸皮调节糠醛渣的碳氮比C/N为25:1-30:1;c.将菌粉均勻的拌入糠醛渣中,控制糠醛渣与菌粉的质量比为2000-20000:1,堆入发酵池中,发酵60-90天,控制发酵温度不超过60° C;d.向发酵糠醛渣加入碱液,发酵糠醛渣与碱液的质量比为1:5-1:10,在常温下静置;e.进行三级沉降,一级沉降Mh,对上层液体进行二级沉降,他后,对上层液体进行三级沉降,得到澄清的上清液;f.向上清液加入15%— 19%的盐酸,调节pH至1. 5 - 2,待腐植酸析出后,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再打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干燥温度为60 - 70° C,即得到腐植酸。所述碱液为浓度为l_4%NaOH溶液、KOH溶液或NH3? H2O溶液; 所述菌粉为BM菌粉、HM菌粉或EM菌粉;所述塔底废水含有质量浓度为1. 5%的乙酸、质量浓度为0. 09%的糠醛,所述的氮源物质为尿素、硫酸铵或硫酸氢铵,所述的碳源为麸皮。本专利技术有如下效果1)方法独特本专利技术以糠醛渣为原料,加入糠醛生产中的塔底废水,调节糠醛渣的含水率为50%-65%,调节糠醛渣碳氮比(C/N)为25:1-30:1。所述的氮源物质为尿素、硫酸铵、硫酸氢铵。所述的碳源为麦麸,将BM菌粉、HM菌粉、EM菌粉分别均勻拌入糠醛渣,糠醛渣与菌粉的质量比为2000-20000:1,堆入发酵池中发酵。发酵时间60-90天,控制发酵温度不超过60° C,将发酵糠醛渣浸入碱溶液中,经多级沉降,使渣液分离,得到的上清液,用喷雾干燥机干燥,得到产品生化腐植酸盐,向得到的上清液加入盐酸,调节PH值至,待腐植酸析出后,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沉淀,打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得到产品生化腐植酸。2)提高了腐植酸含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糠醛渣经微生物发酵后,腐植酸含量由 20%提高至50%,提高了 150%。3 )提高了经济效益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糠醛渣直接做燃料用,按标煤核算,每吨糠醛渣的经济效益为500元;糠醛渣生产生化腐植酸,每吨糠醛渣的经济效益为1000元。4)环保效果好糠醛渣属于工业废弃物,酸性强,对环境污染严重,目前最主要的处理方法是用做锅炉燃料。但是此方法只能解决一部分糠醛渣,而且还会造成二次污染。通过微生物发酵糠醛渣,从中提取生化腐植酸,不产生废水、废气、提取后的残渣可用来生产有机肥,彻底解决了糠醛渣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合理利用了部分糠醛生产的废水,环境效益显者ο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a.在糠醛渣中加入糠醛生产的塔底废水,把糠醛渣含水率调至50%;b.用尿素和麸皮调节糠醛渣的碳氮比C/N为30:1;c.将HM菌粉均勻的拌入糠醛渣中,控制糠醛渣与菌粉的质量比为20000:1,堆入发酵池中,发酵75天,控制发酵温度不超过60° C,发酵后,糠醛渣中的腐植酸含量提高114% ;d.向发酵糠醛渣加入质量浓度为21的NaOH溶液,发酵糠醛渣与NaOH溶液的质量比为 1:7,在常温下静置;e.为使渣液分离,进行三级沉降。一级沉降Mh,对上层液体进行二级沉降,他后,对上层液体进行三级沉降,得到澄清的上清液。f.向上清液加入15%的盐酸,调节pH至1. 5,待腐植酸析出后,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再打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干燥温度为65° C,即得到腐植酸。实施例二a.在糠醛渣中加入糠醛生产的塔底废水,把糠醛渣含水率调至65%。b.用硫酸氢铵和麸皮调节糠醛渣的碳氮比(C/N)为25:1。c.将BM菌粉均勻的拌入糠醛渣中,控制糠醛渣与菌粉的质量比为10000:1,堆入发酵池中,发酵90天,控制发酵温度不超过60° C,发酵后,糠醛渣中的腐植酸含量提高 150% οd.向糠醛渣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的KOH溶液,发酵糠醛渣与KOH溶液的质量比为1:5,在常温下静置。e.为使渣液分离,进行三级沉降。一级沉降Mh,对上层液体进行二级沉降,他后,对上层液体进行三级沉降,得到澄清的上清液。f.向上清液加入17%的盐酸,调节pH至1. 5,待腐植酸析出后,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再打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干燥温度为60° C,即得到腐植酸。实施例三a.在糠醛渣中加入糠醛生产的塔底废水,把糠醛渣含水率调至60%。b.用硫酸铵和麸皮调节糠醛渣的碳氮比(C/N)为27 1。 c.将EM菌粉均勻的拌入糠醛渣中,控制糠醛渣与菌粉的质量比为2000 1,堆入发酵池中,发酵60天,控制发酵温度不超过60° C,发酵后,糠醛渣中的腐植酸含量提高70%。d.向糠醛渣中加入质量浓度为4%的NH3? H2O溶液,发酵糠醛渣与NH3? H2O溶液的质量比为1:10,在常温下静置。e.为使渣液分离,进行三级沉降。一级沉降Mh,对上层液体进行二级沉降,他后, 对上层液体进行三级沉降,得到澄清的上清液。f.向上清液加入19%的盐酸,调节pH至2,待腐植酸析出后,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再打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干燥温度为70° C,即得到腐植酸。所述塔底废水含有质量浓度为1. 5%的乙酸、质量浓度为0. 09%的糠醛,所述的氮源物质为尿素、硫酸铵或硫酸氢铵,所述的碳源为麸皮。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a.在糠醛渣中加入糠醛生产的塔底废水,把糠醛渣含水率调至50%_65%;b.用氮源物质和碳源调节糠醛渣的碳氮比C/N为25:1-30:1;c.将菌粉均勻的拌入糠醛渣中,控制糠醛渣与菌粉的质量比为2000-20000:1,堆入发酵池中,发酵60-90天,控制发酵温度不超过60° C;d.向发酵糠醛渣加入碱液,碱液的浓度为1%_4%,发酵糠醛渣与碱液的质量比为 1:5-1:10,在常温下静置;e.进行三级沉降,一级沉降Mh,对上层液体进行二级沉降,他后,对上层液体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忠靳毅刘旭宇杨志坚张茜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共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共享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