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快速传导加热的炉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6181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9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快速传导加热的炉具,其包含有一具有烹煮槽的炉体,一设于该炉体内且可产生热气的加热单元,以及多个设于该烹煮槽上之加热管道;其中,每一加热管道内部形成一中空的废气通道,该废气通道与该炉体的燃烧室、排放管相互导通,同时该加热管道上设有多个横跨于该废气通道内与该容室导通的流通渠道;藉由该流通渠道的设计,使该烹煮槽的液体可于该流通渠道内流通,如此当热气于该废气通道流通时,其热能除可经由该加热管道传导至该液体上外,更可经由该流通渠道提高液体的受热面积,进而快速提高该液体的温度,缩短液体加热的时间,以达节省能源之功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炉具,特别是一种具快速传导加热的炉具
技术介绍
由于目前的炉具大多都是以火焰直接燃烧承装食材的承装体底部,并依靠该承装体本身热传导来将热源传导该承装体内部中的食材,但因火焰的最高温处于火焰前端,能发挥的最大能量太少,且其高温面积仅局限于该承装体底部,无法有效发挥炉火产生的热能应用。参阅图1,有部分业者进而研发出另一炉具1,其包含有一炉体11,一设于该炉体 11内且可产生热气的加热单元12,以及多个设于该炉体11上的加热管道13 ;其中,该炉体 11上设有一内部形成有容室112的凹槽111,一设于该凹槽111 一侧的燃烧室113,以及一设于该凹槽111另一侧的排放管114 ;该加热单元12设置于该燃烧室113内,以燃烧燃料 (如瓦斯)而产生热气;该等加热管道13其横跨设置于该凹槽111上,并连接导通该燃烧室113、排放管114。参阅图2,使用时,将液体2加入炉体11的容室112内,藉由该加热单元12于该燃烧室113内燃烧而产生火焰与热气,以利用该热气经过该等加热管道13流动至该排放管 114过程中,使该热气的热能传输到该加热管道13上,再藉由该加热管道13对该液体2进行加热,如此利用热气通过该加热管道13的设计,将可使该热气发挥较佳的热能应用;但是,实际使用上,由于该加热管道13内与液体2接触受热面有限,加上其内部并无可使该热气流率缓阻构造,容易造成该热气快速通过该加热管道13,促使该热气与该加热管道13的热交换率无法提高外,同时加上该等加热管道13其采平行排列设置,使得该液体2无法有效循环流通,造成该容室112内的全部液体2无法平均受热,而需花费更多的加热时间,方可使该液体2达到适合的温度,如此将导致燃料消耗增加,造成能源浪费。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炉具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快速传导加热的炉具,其可快速提高该炉具的液体温度,缩短液体加热的时间,进而达到节省能源之功效。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快速传导加热的炉具,包含有一炉体,其开设有一烹煮槽,一设置于该烹煮槽一侧的燃烧室,以及一设置于该烹煮槽另一侧的排放管,其中,该烹煮槽由一底壁及一由该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周壁,两者相配合形成一容纳液体的容室;一加热单元,其设于该燃烧室内;以及多个加热管道,其间隔的横跨该底璧上且设置于任两周壁上,其中,每一加热管道内部形成一中空的废气通道,且该废气通道与该燃烧室、排放管相互导通,同时该加热管道上还设有多个横跨于该废气通道内与该容室导通的流通渠道。任两流通渠道系呈交错设置。所述加热管道呈双层排列设置。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快速传导加热的炉具藉由炉具加热管道上设有的流通渠道,使该烹煮槽的液体可于该流通渠道内流通,如此当热气于该废气通道流通时,其热能除可经由该加热管道传导至该液体上外,同时设置于该加热管道上的流通渠道,可使热气于废气通道流速缓阻外,更可经由该流通渠道提高液体的受热面积,如此将快速提高该液体的温度,并且缩短液体加热的时间,进而达到节省能源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炉具的立意图;图2是现有炉具的动作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加热管道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参阅图3,图4,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具快速传导加热的炉具3包含有一炉体31,一设于该炉体31内的加热单元32,以及多个设于该炉体31上的加热管道33 ;其中, 该炉体31上分别开设有一烹煮槽311,一设置于该烹煮槽311—侧的燃烧室312,以及一设置于该烹煮槽311另一侧的排放管313,其中,该烹煮槽311由一底壁3111及一由该底壁 3111周缘向上延伸的周壁3112,两者相配合形成一可容纳液体(图中未示)的容室3113 ; 另外,该加热单元32设置于该燃烧室312内,其可燃烧一燃料(如瓦斯)而产生火焰与热气。仍续前述,所述加热管道33其间隔横跨该底壁3111后且设置于任两周壁3112 上,且该等加热管道33可呈单一平行排列设置,或者呈双层平行排列设置,而本实施以下皆以呈双层平行排列设置方式进行说明;配合参阅图5,其中,该每一加热管道33内部形成有一中空的废气通道331,且该废气通道331与该燃烧室312、排放管313相互导通,同时该加热管道33上另设有多个横跨于该废气通道331内且与该容室3113导通的流通渠道332, 同时任两流通渠道332的设置方式,可如本实施例中采交错设置方式,以避免该液体中的食物残渣掉入于该流通渠道332内。参阅图3、图6,当开启该加热单元32时,其于该燃烧室312内燃烧而产生火焰与高温的热气,并利用该热气经由该废气通道331流动至该排放管313后排出,然而,藉由该流通渠道332的设计,其可当该热气经由该废气通道331往排放管313流动过程中,部分热气会受到该流通渠道332的阻挡,而减缓其流动速度,使该热气能于该废气通道331内停留较长的时间,使该热气具有较多时间可于该加热管道33、流通渠道332进行热交换动作;此外,该流通渠道332内又可供该液体4进入流动,将可增加该液体4的受热面积,使该液体 4温度得以快速获得提高,即可缩短液体4加热的时间,以达节省燃料能源之目的。再者,该加热管道33采双层排列设置方式,即当上、下层的加热管道33于加热过程中,其因为下层的加热管道33下附近所存在的液体4较少,故在下层的加热管道33附近的液体4温度会比上层加热管道33来的高,如此将可使利用上、下层的加热管道33液体4 温度差,而使温度较高的液体4往上层流动,而上层较低温度的液体4则往下层流动,以形成一循环,如此将可更快速使该烹煮槽311的液体4平均受热,促使整体加热时间缩短,进而达到节能之功效产生。归纳前述,本技术具快速传导加热的炉具,藉由该流通渠道的设计,使该烹煮槽之液体可于该流通渠道内流通,如此当热气于该废气通道流通时,其热能除可经由该加热管道传导至该液体上外,更可经由该流通渠道提高液体的受热面积,进而快速提高该液体的温度,缩短液体加热的时间;此外,当该加热管道呈双层排列设置时,其可使利用上、下层液体温差,使该烹煮槽之液体自产生一循环,更可快速使该烹煮槽的液体平均受热,并更佳缩短液体加热的时间,进而达到节省能源之目的。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具快速传导加热的炉具,包括一炉体,其开设有一烹煮槽,一设置于该烹煮槽一侧的燃烧室,以及一设置于该烹煮槽另一侧的排放管;一加热单元,其设于该燃烧室内; 及多个加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烹煮槽由一底壁及一由该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周壁,两者相配合形成一容纳液体的容室;所述加热管道间隔的横跨该底璧上且设置于任两周壁上,其中,每一加热管道内部形成一中空的废气通道,且该废气通道与该燃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廷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芳成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