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状植物纤维特别是茹柄的制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51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粒状植物纤维特别是菇柄的制丝机,它包括机架、电机、皮带传动装置和筒形机体,筒形机体由具有进出料斗的筒形机壳,前、后轴承座组件,前、后隔离板组件及转轴组成,其构造的特点是:转轴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刀具;刀具的安装始自进料处,终至出料处;各刀具之间的间距逐段或逐个减小;刀具的刀片位于转轴的径向;刀片的刃口位于正转方向一侧;刀片的末端后倾。该制丝机可用于香菇松等食品的开发生产,市场前景可观。(*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粒状植物纤维特别是菇柄的制丝机。属于破碎机械领域。现有的一种破碎机,包括电机驱动装置和前后端设有轴承座的筒形机体,其构造的主要特点是,置于筒形机体内的转轴旁平行固接有若干个卫星轴,卫星轴上空套有甩锤柄。当电机带动主轴旋转,卫星轴绕主轴作圆周运动时,甩锤柄随动,并不断敲击机体内的物体使之粉碎。其功用主要是制作粉状物体。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粒状植物纤维特别是菇柄的制丝机,它不仅能够将经过碱性液体浸泡处理的菇柄或粒状植物纤维制成丝状物,而且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本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机架、电机、皮带传动装置和筒形机体。筒形机体由具有进、出料斗的筒形机壳,前、后轴承座组件,前、后隔离板组件及转轴组成,其构造的特点在于转轴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刀具;刀具的安装始自进料处,终至出料处;各刀具之间的间距逐段或逐个减小;刀具的刀片位于转轴的径向,刀片的刃口位于正转方向一侧,刀片的末端后倾;刀片末端与筒形机壳内壁的径向间隙的可取值为1~3mm。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予以具体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刀具、定位套与转轴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是刀具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本技术由机架1、电机2、皮带轮传动装置和筒形机体构成。皮带轮传动装置由设于电机轴端部的主动皮带轮3、设于转轴4前端的被动皮带轮5和三角传动皮带6组成。筒形机体包括筒形机壳7、转轴4、设于转轴前、后部的前、后轴承座组件和前后隔离板组件、套于转轴上的前、后定位套8、9、刀具10和位于刀具间的定位套11、12、13……。筒形机壳7的前部上方设有进料斗14,后部下方设有出料斗15。前轴承座组件由具有橡胶密封圈16的前端盖17和内置有轴承18的轴承座19联接构成。前隔离板组件由具有橡胶密封圈20的前隔离板21构成,联接于前轴承座组件的后侧,位于筒形机壳的前侧。后轴承座组件由内置有轴承22的后端盖32构成。后隔离板组件由具有橡胶密封圈20的后隔离板23构成,位于筒形机壳的后侧。转轴的前部和后端部分别置于前轴承18和后轴承22上;转轴的前端设有传动键33与被动皮带轮5相联接;位于前、后隔离板之间的转轴部分为方形柱体34,方形柱体前设有定位台肩24,方形柱体后部设有一截螺柱25。刀具10由具有方形孔26和上、下三角形刀片27的钢片构成。刀片的刃口28位于工作时正转方向一侧,刀片的末端29后倾。穿过前、后隔离板及其橡胶密封圈的前、后定位套8、9和设于前、后定位套之间的各个刀具10及其定位套(11、12、13……)由方形柱体前的定位台肩24和后部螺柱25的上的锁紧螺母30夹紧固定。根据工作要求,各刀具的安装始自进料处,终至出料处;限定各刀具间距的各定位套的长度沿转轴向后逐段或逐个减小(如位于前一段落内的各定位套均较位于后一段落内的各定位套长,或者是前一个定位套的长度比后一个的定位套长。)以使刀具的布置呈前疏后密状。相邻刀具的方位线互为90°。当我们开动电机,皮带轮传动装置带动转轴及刀具旋转,由进料斗倒入的经过碱性液体浸泡处理的菇柄或其它粒状植物纤维受刀片的打击、切剖并被送往出料斗,在此过程中,菇柄或粒状植物纤维经前部刀具的粗加工以及后部刀具的精加工不断沿纤维方向碎裂成细块,直至成丝状物,最后落入容器31。上述加工进料可连续进行,边进边出。此外,刀具及转轴为一刚性体,工作稳定、可靠,效率高。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经济适用,是制作香菇松等食品的理想的新型机具。权利要求1.一种粒状植物纤维特别是菇柄的制丝机,包括机架、电机、皮带轮传动装置和筒形机体,筒形机体由具有进出料斗的筒形机壳、前、后轴承座组件,前、后隔离板组件及转轴组成,其特征在于,转轴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刀具,刀具的安装始自进料处,终至出料处,各刀具之间的间距逐段或逐个减小,刀具的刀片位于转轴的径向,刀片的刃口位于正转方向一侧,刀片的末端后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状植物纤维特别是菇柄的制丝机,其特征在于,位于前、后隔离板之间的转轴为方形柱体,刀具由具有方形孔和上、下三角形刀片的钢片构成,穿过前后隔离板及其橡胶密封圈的前、后定位套和设于前、后定位套之间的各个刀具及其定位套,由方形柱体前的定位台肩和后部螺柱上的锁紧螺母夹紧固定,相邻刀具的方位线互为9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粒状植物纤维特别是菇柄的制丝机,它包括机架、电机、皮带传动装置和筒形机体,筒形机体由具有进出料斗的筒形机壳,前、后轴承座组件,前、后隔离板组件及转轴组成,其构造的特点是转轴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刀具;刀具的安装始自进料处,终至出料处;各刀具之间的间距逐段或逐个减小;刀具的刀片位于转轴的径向;刀片的刃口位于正转方向一侧;刀片的末端后倾。该制丝机可用于香菇松等食品的开发生产,市场前景可观。文档编号B02C18/14GK2042376SQ88220970公开日1989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6日专利技术者陈信平, 蔡津生, 吴维健 申请人: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粒状植物纤维特别是菇柄的制丝机,包括机架、电机、皮带轮传动装置和筒形机体,筒形机体由具有进出料斗的筒形机壳、前、后轴承座组件,前、后隔离板组件及转轴组成,其特征在于,转轴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刀具,刀具的安装始自进料处,终至出料处,各刀具之间的间距逐段或逐个减小,刀具的刀片位于转轴的径向,刀片的刃口位于正转方向一侧,刀片的末端后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信平蔡津生吴维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