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475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盘磨机,由集流罩、磨环、磨锤、机罩、转子构成,其特征在于:机罩顶部设置进料口,进料口旁开设出料口,底部设置进气管道;进料口下方为集流罩,其下接磨环,磨环底部与机罩底盘固接;磨球内设置转子,可自由转动的磨锤设置于转子上周边处,其与磨环相配合。其机械结构更为简单,且粒度分布窄,易于控制,生产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粉碎研磨机械,特别提供了一种用于细粉碎的盘磨机。物料的粉碎是化工、冶金各行业工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以往物料的粉碎通常采用球磨机或气流磨,特别是球磨机由于其机械结构简单,工业上易于实现而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是,其存在粒度分布不易控制,特别是存在过粉碎现象,以及生产效率不高,能量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磨机,其机械结构更为简单,且粒度分布窄,易于控制,生产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盘磨机,由集流罩(3)、磨环(4)、磨锤(5)、机罩(6)、转子(7)构成,其特征在于机罩(6)顶部设置进料口(1),进料口(1)旁开设出料口(2),底部设置进气管道(8);进料口(1)下方为集流罩(3),其下接磨环(4),磨环(4)底部与机罩(6)底盘固接;磨环(4)内设置转子(7),可自由转动的磨锤(5)设置于转子(7)上周边处,其与磨环(4)相配合。本技术的优点是(1)破碎比大,入料粒度为3~5mm,出料粒度可在0~200μm之间调节。(2)粒度分布范围窄,并可方便地调节产品粒度。(3)生产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4)不存在或极少存在过粉碎现象。(5)机械结构简单,易损件更换容易。(6)不须处理主机的发热问题。(7)可干式、连续式生产。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详述本技术。附附图说明图1为盘磨机结构简图。实施例如图1所示盘磨机,由集流罩(3),磨环(4),磨锤(5),机罩(6),转子(7)构成,机罩(6)顶部设置进料口(1),进料口(1)旁开设出料口(2),底部设置进气管道(8);进料口(1)下方为集流罩(3),其下接磨环(4),磨环(4)底部与机罩(6)底盘固接;磨环(4)内设置转子(7),可自由转动的磨锤(5)设置于转子(7)上周边处,其与磨环(4)相配合。其工作过程是通过进气口(8)充入恒定流量的保护性气体,同时开动主电机使转子(7)磨锤(5)转动起来,并开动加料机恒速加料。进料先通过分选区,在气流的吹扫下,粒度合格的粉被分离,进入出粉管路(2);粗粉进入粉碎区后,在磨锤(5)和磨环(4)的冲击、研磨作用下,被逐渐粉碎,粒度合适的颗粒随时被吹入分离区进入出粉管路,粗大的颗粒继续在粉碎区内被粉碎,直到粒度合适。权利要求1.一种盘磨机,由集流罩(3)、磨环(4)、磨锤(5)、机罩(6)、转子(7)构成,其特征在于机罩(6)顶部设置进料口(1),进料口(1)旁开设出料口(2),底部设置进气管道(8);进料口(1)下方为集流罩(3),其下接磨环(4),磨环(4)底部与机罩(6)底盘固接;磨环(4)内设置转子(7),可自由转动的磨锤(5)设置于转子(7)上周边处,其与磨环(4)相配合。专利摘要一种盘磨机,由集流罩、磨环、磨锤、机罩、转子构成,其特征在于:机罩顶部设置进料口,进料口旁开设出料口,底部设置进气管道;进料口下方为集流罩,其下接磨环,磨环底部与机罩底盘固接;磨球内设置转子,可自由转动的磨锤设置于转子上周边处,其与磨环相配合。其机械结构更为简单,且粒度分布窄,易于控制,生产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文档编号B02C18/14GK2294780SQ972167公开日1998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9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9日专利技术者刘实, 杨柯, 邓庆洲, 宋海龙, 陈德敏, 李依依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磨机,由集流罩(3)、磨环(4)、磨锤(5)、机罩(6)、转子(7)构成,其特征在于:机罩(6)顶部设置进料口(1),进料口(1)旁开设出料口(2),底部设置进气管道(8);进料口(1)下方为集流罩(3),其下接磨环(4),磨 环(4)底部与机罩(6)底盘固接;磨环(4)内设置转子(7),可自由转动的磨锤(5)设置于转子(7)上周边处,其与磨环(4)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实杨柯邓庆洲宋海龙陈德敏李依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