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5985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4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椅背和头枕,还包括调节头枕高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拉手、第一滑动导向槽、第二滑动导向槽和调节铁支,所述调节拉手设置在所述头枕上,其一端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滑动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头枕上,其内设有第二挡块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块连接,所述调节铁支上设有第三挡块,调节铁支的一端通过第三挡块与所述第二挡块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椅背上,所述调节铁支上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椅背上设有第一调节轴,所述第一调节轴插装在所述第二滑动导向槽内,并可沿着所述第二滑动导向槽滑动,所述第二滑动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头枕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座椅尺寸大小一般都是确定不可更改的,但是用户身高不等,使得一部分用户乘坐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座椅,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椅背和头枕,还包括调节头枕高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拉手、第一滑动导向槽、第二滑动导向槽和调节铁支,所述调节拉手设置在所述头枕上,其一端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滑动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头枕上,其内设有第二挡块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块连接,所述调节铁支上设有第三挡块,调节铁支的一端通过第三挡块与所述第二挡块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椅背上,所述调节铁支上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椅背上设有第一调节轴,所述第一调节轴插装在所述第二滑动导向槽内,并可沿着所述第二滑动导向槽滑动,所述第二滑动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头枕上。进一步的,所述椅背包括椅背侧翼、椅背侧翼座和椅背主座,所述椅背侧翼座连接在所述椅背主座上,所述椅背侧翼连接在所述椅背侧翼座上。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深度调节装置,所述底座深度调节装置包括底座主座,设置在底座主座两侧的底座扶手,底座主座上座,以及第二调节轴,所述底座主座上座通过第二调节轴连接在所述底座扶手上,所述底座扶手上设有调节定位槽,所述第二调节轴插装在所述调节定位槽内,并可沿着调节定位槽移动。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定位槽包括水平方向的调节槽和垂直方向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调节槽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扶手上还设有调节导向槽,所述调节导向槽设置在所述调节定位槽与所述椅背之间,调节导向槽内设有可移动的调节轴,该调节轴与底座主座上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头枕高度和底座的深度均可以调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椅背侧翼、椅背侧翼座和椅背主座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底座主座、底座主座上座和底座扶手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座椅,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椅背和头枕,还包括调节头枕高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拉手12、第一滑动导向槽、第二滑动导向槽 13和调节铁支17,所述调节拉手12设置在所述头枕上,其一端设有第一挡块14,所述第一滑动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头枕上,其内设有第二挡块和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块1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块连接,所述调节铁支17上设有第三挡块,调节铁支 17的一端通过第三挡块与所述第二挡块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椅背上,所述调节铁支17 上还设有复位弹簧18,所述椅背上设有第一调节轴M,所述第一调节轴M插装在所述第二滑动导向槽13内,并可沿着所述第二滑动导向槽13滑动,所述第二滑动导向槽13设置在所述头枕上。如图3所示,所述椅背包括椅背侧翼22、椅背侧翼座23和椅背主座20,所述椅背侧翼座23连接在所述椅背主座20上,所述椅背侧翼22连接在所述椅背侧翼座23上。椅背侧翼22的固定钩22A卡接在椅背侧翼座23的固定座23A上,椅背侧翼22的固定钩臂22B 卡接在椅背侧翼座23的固定座臂2 上。如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底座深度调节装置,所述底座深度调节装置包括底座主座32,设置在底座主座两侧的底座扶手30,底座主座32的固定钩32A卡在底座扶手30的固定座30IA上,底座主座的固定钩臂32B与底座扶手的固定座臂30IB紧密贴合,底座主座上座31,以及第二调节轴34,所述底座主座上座31通过第二调节轴34连接在所述底座扶手30上,所述底座扶手30上设有调节定位槽30A,所述第二调节轴34插装在所述调节定位槽30A内,并可沿着调节定位槽30A移动,底座扶手30上还设有调节导向槽30B,所述调节定位槽30A与椅背之间还设有调节导向槽30B,调节导向槽30B内设有可移动的调节轴 31A,调节轴31A与底座主座上座31连接。所述调节定位槽包括水平方向的调节槽和垂直方向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调节槽相连通。使用时向上拉动调节拉手12,在弹簧15的作用下第二挡块101向上移动,调节铁支17在复位弹簧18的作用下复位,第一调节轴M在第二滑动导向槽13移动,头枕上升, 当头枕上升到用户所需高度时,松开调节拉手12,第二挡块回到原位将调节铁支17定位, 头枕停止上升。当调节底座深度时,将底座主座上座31抬起并沿着调节槽向前拉动,第二调节轴 34沿着调节定位槽移动,直到底座深度达到用户所需,则放下底座主座上座31,第二调节轴;34卡在定位槽内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座椅,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椅背和头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头枕高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拉手、第一滑动导向槽、第二滑动导向槽和调节铁支,所述调节拉手设置在所述头枕上,其一端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滑动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头枕上,其内设有第二挡块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块连接,所述调节铁支上设有第三挡块,调节铁支的一端通过第三挡块与所述第二挡块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椅背上,所述调节铁支上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椅背上设有第一调节轴,所述第一调节轴插装在所述第二滑动导向槽内,并可沿着所述第二滑动导向槽滑动,所述第二滑动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头枕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包括椅背侧翼、椅背侧翼座和椅背主座,所述椅背侧翼座连接在所述椅背主座上,所述椅背侧翼连接在所述椅背侧翼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深度调节装置,所述底座深度调节装置包括底座主座,设置在底座主座两侧的底座扶手,底座主座上座,以及第二调节轴,所述底座主座上座通过第二调节轴连接在所述底座扶手上,所述底座扶手上设有调节定位槽,所述第二调节轴插装在所述调节定位槽内,并可沿着调节定位槽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定位槽包括水平方向的调节槽和垂直方向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调节槽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扶手上还设有调节导向槽,所述调节导向槽设置在所述调节定位槽与所述椅背之间,调节导向槽内设有可移动的调节轴,该调节轴与底座主座上座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椅背和头枕,还包括调节头枕高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拉手、第一滑动导向槽、第二滑动导向槽和调节铁支,所述调节拉手设置在所述头枕上,其一端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滑动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头枕上,其内设有第二挡块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块连接,所述调节铁支上设有第三挡块,调节铁支的一端通过第三挡块与所述第二挡块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椅背上,所述调节铁支上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椅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安剑英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凯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