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籽棉送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5656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3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籽棉送配机,其包括:一水平架体,形成有水平输送道;一斜架体,下端接合于所述水平架体在水平输送道方向上的一端,并形成有斜输送道;一输送机构,沿所述水平输送道和斜输送道布置在由所述水平架体和斜架体形成的机架上;开松装置,设置在所述斜架体的上端,对所述输送机构输送过来的籽棉进行开松;以及收料装置,为一进口装配在所述斜架体上端的从进口端到出口端逐渐收口的部件,且出口端低于进口端,以接纳所述开松装置开松后的籽棉,其中所述出口用作吸棉装置的接口。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籽棉送配机加工效率高、能耗低且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籽棉送配机,属于棉花生产加工机械,主要用于籽棉的送配。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棉花加厂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籽棉进入加工车间之前处理环节的技术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加工场站按照规模大小可区分为大、中、小型三种类型,对籽棉输送、配送因运送、疏松、均勻环节的差异而有所区别。目前加工厂籽棉从货场到车间的进给,大多还是采用人工喂棉的方式,因应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要求,目前应用较好的籽棉自动送配设备主要有两种。其中,中国第CN201206178Y号授权公告所公开的散状籽棉喂料机是其中一种的典型代表,该类设备需在货场预设一至少容纳相应送配设备之输送机构的地坑,相应输送机构表现在上述CN201206178Y中为一平置于所述地坑中且两侧设有挡板组合的排辊输送机构或其他可替换的输送机构,在排辊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的末端设有开松机构,进而,经带式输送机把开松后的籽棉送入进口位于地坑底部的吸棉管道,而吸棉管道延伸至加工车间。上述第一种籽棉送配设备因地坑的固定设置而位置固定,由于无论哪种喂料或者说送配设备仍然都需要把分散在场站中的籽棉输送到相应送配设备上,对于上述散装籽棉喂料机则需要人工或机械设备推入地坑而使籽棉落入所述输送机构上;并且由于较大的场站中分散的籽棉垛距离所述地坑一般都在100米以上,有的远达几百米,因而造成籽棉输送阶段的能耗较高且占用更长的辅助送棉时间进而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成本。再者,通常所述排辊输送机构上的籽棉层较厚(一般厚度在2. 5米以上),使得所述开松机构需加以匹配的设有一组至少5根开松辊才能满足籽棉的开松,整体能耗较高;且一组开松辊上下布置,通常底部开松辊因开松阻力大而容易较早失效。另一方面,棉层较厚,在输送机构末端,容易产生拥堵。再者,由于设备整体安装在地坑内,给日常的维护保养及检修工作带了极大的不便,因地坑较深一般在3米左右且为开放式设置所以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应用较好的籽棉送配设备是设计理念不同于第一种送配设备的具有移动地盘的送配设备,如中国第201614440U号公告所公开的籽棉大垛喂棉机,相比于前者,该设备具有布置灵活性的特点,不过由于其可动环节比较多,维护量比较大,要求工人操作技能较高,且整体的送配速度相对较低;另外由于其结构限制,目前只能用于棉垛比较大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能耗低且适用范围广的籽棉送配机。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输送机构含有水平部分和斜向上的部分,水平部分用于籽棉的上料,斜向上的部分用于均散籽棉并形成籽棉开松后收料装置的收口,以便于与吸棉装置相连接,也避开了地坑式送配设备需要加深地坑以提高籽棉落差才能有足够收口空间的缺陷;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籽棉送配机,其基本结构包括 一水平架体,形成有水平输送道;一斜架体,下端接合于所述水平架体在水平输送道方向上的一端,并形成有斜输送道;一输送机构,沿所述水平输送道和斜输送道布置在由所述水平架体和斜架体形成的机架上;开松装置,设置在所述斜架体的上端,对所述输送机构输送过来的籽棉进行开松;以及收料装置,为一进口装配在所述斜架体上端的从进口端到出口端逐渐收口的部件,且出口端低于进口端,以接纳所述开松装置开松后的籽棉,其中所述出口用作吸棉装置的接依据上述结构,整体为架体结构,其中水平架体布设在地面上,籽棉可以从水平架体水平输送道的两侧将籽棉推到输送机构上,这一点与地坑结构的籽棉送配设备类似,只不过一个在地面一个在地坑内。进而,依据本方案的送配机采用了整体的一台输送机构,输送具有连续性,且设置在地面上的输送机构上部容易产生堆积过厚的棉层,并在斜向上输送过程中形成厚度基本均勻的棉层,能耗也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所使用的开松装置只需要一个开松辊就可以满足要求,开松效果一致性较好,且开松的整体能耗也大大降低。经过进一步的统计,依据本方案的籽棉送配机能耗约为地坑结构送配设备的三分之一,在节能减排倡导的今天,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架体的位置调整相比与地坑结构具有灵活性好的特点,可以移动到棉场任何位置。那么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架体在水平输送道的两端配置有具有起落机构的轮子, 借以提高该籽棉送配机的可移转性能,同时,为了方便籽棉的上料,所述轮子采用起落式结构,以降低籽棉送配机在工作状态下水平架体的高度。进而,每个起落机构驱动同端的一对轮子,且该起落机构为以所述水平架体为机架的平面四杆机构,该平面四杆机构的一连架杆的非连架端铰链安装所述轮子,另一连架杆为原动构件,操作方便。较佳地,作为原动构件的连架杆为一液压缸,对应地,两个起落机构的液压缸的进油口并联,以实现同步驱动。优选地,所述开松装置为辊式开松装置,对应开松辊的剥离齿为弓背结构,且弓背结构的圆心位于开松辊工作转向的相应剥离齿的前侧,其中弓背结构以开松辊轴线为参考系离心端小、向心端大,剥离齿不容易因变形或者脱落而失效,使用寿命长。进而,所述弓背结构包括以开松辊轴线为参考系,包括连接于开松辊体的基体部和连接于基体部上的齿顶,其中基体部相应于弓背的背部为一向开松辊转动方向倾斜的斜体,而齿顶为在所述斜体上进一步前倾的钩部,使其具有更好的开松效果,同时使开松齿的整体静刚度更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输送机构为刮板输送机构,在水平架体用于安装所述斜架体的相对端设有刮板输送机构之驱动链条的涨紧装置,并在水平架体上与斜架体接合端设有驱动链条的压紧轮,刮板圈在水平架体与斜架体间平缓过渡,同时通过压紧轮防止刮板圈过度颤动,同时保证刮板圈的水平部分尽可能的水平;涨紧装置则用于保证刮板圈处于一种适当的涨紧程度,保证刮板输送机构的可靠运行。进一步地,所述刮板输送机构为双链刮板输送机构,对应刮板两端底部通过L型的连接板连接到驱动链条的侧耳上,连接板的两端连接到链条的侧耳上,相邻连接板之间用柔性胶皮连接使外表面整体密封,该结构载荷分布比较均勻,且运行比较平稳;进而在驱动链条与刮板间形成有迷宫密封结构,通过这种动密封结构防止籽棉缠入链传动机构,影响传动,也防止链传动机构上的润滑油污染籽棉,这种动密封结构属于非接触密封,不会产生磨损。进一步地,两链传动机构的机架位于刮板圈内设有支撑刮板圈上边的结构,该结构包括连接两边链传动机构机架的刚性支撑和设置在该刚性支撑上的用于支撑刮板的滑轨,提高刮板输送机构的性能。较佳地,所述刮板为齿形刮板,在相同重量条件下,刮棉能力大于普通刮板。进一步地,所述开松装置通过一调整机构安装于所述斜架体上,以调整开松装置与输送机构的距离,以对开松装置与输送机构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或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的间隙调整。所述水平架体在水平输送道方向上的两侧为板式的边框,边框设有用于输送机构检修的带有封盖的工艺孔,在保证方便推棉上料的条件下便于输送机构的检修。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斜架体下端通过回转铰链接合在所述水平架体上,相应地,该籽棉送配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架体上以支撑所述斜架体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的支撑部分为一驱动机构,以调整斜架体的仰角。理想状态下,斜架体与水平架体间固定设置是最佳的选择,但对象状态不同,不免要对一些工作参数做出调整,因此,设置调整斜架体仰角的装置已使该输送机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更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丙生高海强高春元林军卫方合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