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种膜剂配方及其生产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74550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播种前对黄瓜种子进行处理的专用种膜剂及其生产方法。该种膜剂是通过将一定比例的分散剂、成膜剂、色素、微量元素加入到沸腾的水中,混匀后再加入杀菌剂配制而成的。该种膜剂能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特殊的膜,可广泛防治黄瓜的各种病虫害,提高种子发芽率,使黄瓜幼苗生长茁壮,提高黄瓜早期产量30%以上,且其生产方法简单,安全无毒。(*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ucumber seed film agent formulation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pecial kind of film agent for treating cucumber seeds before sowing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The film agent is prepared by adding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dispersant, film forming agent, pigment and trace elements into the boiling water, and then mixing with the bactericide. This kind of film can form a layer of special film on the seed surface, various diseases can be widely and control of cucumber, improve seed germination rate, the growth of cucumber seedlings grow, improve cucumber early yield more than 30%,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is simple, safe and non-tox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的专用种膜剂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涉及对黄瓜种子进行处理的种膜剂及其生产方法。种子包衣技术早在60年代就有研究,至70年代美、日、苏等国家已广泛地应用这一技术来提高种子的相对质量和防治病虫害,在棉花、大豆、番茄等作物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我国,北京农业大学目前已研制出系列种衣剂,在不少作物上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种衣剂处理虽然具有良好的防病增产效果,但因其生产工艺复杂、投资大,成本高,种子不宜久存,从而限制了其在生产上的应用。进入80年代以来,日本、美国等国家开始研究用种膜来代替种衣处理大粒种子以降低成本,在部分作物种子上已获成功。我国尚未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国外也未见有黄瓜种膜剂的专利报导。黄瓜属于脆弱型蔬菜,对病虫害比较敏感,连茬障碍现象也比较严重,同时由于黄瓜幼芽的娇嫩,对农药比较敏感,因而研制出一种既能杀灭病害,又对黄瓜本身安全的种膜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根据黄瓜的特性,提供一种对黄瓜种子进行处理的专用种膜剂及其生产方法。该种膜剂能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特殊的起保护作用的膜,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使黄瓜幼苗生长茁壮,提高黄瓜产量,且该种膜剂生产工艺简单,可广泛防治病虫害。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如下一、种膜剂的成型原理及要求1、种膜剂成型原理种膜剂系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均匀分散在水中,与微量元素、色素溶液混合,稍加冷却后加入杀菌药剂,经冷却后即成为胨状胶体,干燥后可成为透明、柔韧的薄膜。2、作用原理由于该膜缓溶于水,牢固而均匀地附着在种皮上,其杀菌剂等有效成份逐渐起作用,不仅使种子本身消毒,而且还能杀灭种子周围环境中的有害病菌,起到防病作用。杀菌剂是经过反复筛选后而得出的,其只杀灭对黄瓜有害的病菌,而不杀灭有益菌,更不会伤及幼芽。随着种子的发芽,幼苗的生长,种膜剂中的微量元素逐渐被幼苗吸收,从而为早期产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3、对种膜剂的要求将一定比例的种膜剂与种子混合后迅速搅拌,种子表面能立即形成固化膜,再经过2-3小时风吹日晒,即可彻底干燥。种膜剂缓溶于水,内容物不易流失,有利于种子的保存和运输。试验表明包膜后的种子保存10个月后发芽率比对照提高11%。种膜剂着色均匀,干燥后不粘连,加入非水溶性杀菌剂不产生沉淀,对种子及幼苗高度安全无毒,对防治对象有较强的生物活性,能杀灭106/ml以上浓度的对黄瓜产生毁灭性病害的枯萎病菌和黑星病菌。二、种膜剂的有效成份、配套助剂及配方1、杀菌剂A、多菌灵(Carbendazin) 剂型50%可湿性粉剂。2、成膜剂A、工业用聚乙烯醇 。白色固体片状物B、羧甲基纤维素白色固体粉状物C、聚乙烯吡咯烷酮 3、分散剂吐温804、色素天然色素(无任何氧化还原作用)-胭脂红、苋菜红、亮兰、湖兰、橙黄及其调合色。5、微量元素B、Cu、Zn、Fe。6、种膜剂配方由分散剂、成膜剂、杀菌剂、色素、微量元素和水配制而成,该种膜剂具体配方如下(重量%)多菌灵(40%可湿性粉剂) 0.5-1.0%福美双(50%可湿性粉剂) 0.1-0.5%聚乙烯醇 1.6-3.0%吐温80 0.2-0.4%色素 0.05-0.3%Na2B4O7·10H2O 0.10-0.15%ZnSO4·7H2O 0.20-0.80%(NH4)6No7O24·4H2O 0.02-0.08%FeSO4·7H2O 0.05-0.15%其余为水(H2O)三、种膜剂的物理指标1、外观胶胨状。2、粘度25℃,4000mps·sec。3、PH8.1±0.5。4、成膜时间2-3小时。四、种膜剂的生产方法根据种子处理的情况,目前仅采用人工手工操作,因此设计了适合手工操作的工艺流程,方法简单易行,具体如下1、A液配制按比例将水加热至沸腾,加入分散剂混合均匀,再加入成膜剂,边加热边搅拌,使之完全溶解于水中。2、B液配制按比例将水加热至沸腾,加入微量元素及色素,使其充分溶解于水中。3、迅速把A、B液混合在一起,搅拌使之充分混匀后静置。4、将杀菌剂加入少许水中成为混浊液,待A、B混合液冷却至40℃时迅速加入,充分混匀后静置,冷却后即成胶胨状的种膜剂。种子包膜过程如下1、按比例将种膜剂加入到种子中,人工搅拌1-2分钟混合均匀。2、晾晒2-3小时(避免暴晒),风干即可。3、检查其包膜情况,合格后包装。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1、可防治黄瓜土壤病害(枯萎病、疫病等土传病害)及种子带菌(传播)的黑星病、黑斑病、炭疽病等。种子包膜后幼苗生长良好,详见表1。2、种子包膜后发芽整齐,对种子发芽无不良影响,见表2。3、促进壮苗,提高黄瓜早期产量30%以上,见表3。在春、秋两季的试验中,用津膜1号处理均表现明显的增产效果。据分析用种膜剂处理后能有效地抑制种子及周围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连茬障碍现象。该种膜剂不杀灭细菌而且对细菌繁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土壤细菌对黄瓜生长是有益的。另外,种膜剂中的微量元素缓慢释放,长时间供应了黄瓜根系,从而促进了早期产量的提高,给农民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4、生产工艺简单,既可进行机械操作又可用手工操作,操作方法简便易行,且安全无毒,对人及植物均无毒害作用。表1、津膜1号的杀菌效果(人工接菌)<tables id=table1 num=001><table align=center>黑星病 枯萎病疫病感病率(%) 感病率(%) 感病率(%)CK 100100 90北农大9号10.5 9.4 14.2北农大10号 11.2 8.7 13.7津膜1号 10.6 8.6 12.9</table></tables>表2、不同处理种子发芽情况<tables id=table2 num=002><table align=center>项目带长(cm)X+Se芽湿重(g/10颗)发芽率(%)对照9°-1*10°-1*10°-2*津膜1号4.73±0.900.87±0.363.89±0.732.90±0.804.52±0.801.510.701.200.921.34100100100100100</table></tables>注带※者均为北京农业大学种衣剂表3.种膜剂的增产效果(kg/m3) </tables>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下1、A液配制将650ml水加热至沸,加入3.0ml分散剂土温80混匀,再加入25g聚乙烯醇,边加热边搅拌,使固体聚乙烯醇充分分散在水中。2、B液配制将240ml水加热至沸,加入1.3gNa2B4O7·10H2O,1.0gFeSO4·7H2O,3.0g(NH4)6Mo7O24·4H2O,2.0g亮兰,边加热边搅拌,使其充分溶解于水中。3、迅速把配制好的A、B液混合在一起,搅拌使之充分混匀后静置。4、将5.0g多菌灵粉剂(40%)和4.0g福美双粉剂(50%)加入到70ml的水中,使其成为混浊液,待A、B混合液静置后温度降至40℃时迅速加入,充分搅拌均匀后静置,冷却后即成为胶胨状的种膜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瓜种膜剂配方,其特征在于由分散剂、成膜剂、杀菌剂、色素、微量元素和水配制而成,其具体配方为(重量%):多菌灵(40%可湿性粉剂)0.5-1.0%福美双(50%可湿性粉剂)0.1-0.5%聚乙烯醇1.6-3.0%吐温800.2-0.4%色素0.05-0.3%Na↓[2]B↓[4]0↓[7].10H↓[2]O0.10-0.15%ZnSO↓[4].7H↓[2]O0.20-0.80%(NH↓[4])↓[6]MO↓[7]O↓[24].4H↓[2]O0.02-0.08%FeSO↓[4].7H↓[2]O0.05-0.15%其余为水(H↓[2]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瓜种膜剂配方,其特征在于由分散剂、成膜剂、杀菌剂、色素、微量元素和水配制而成,其具体配方为(重量%)多菌灵(40%可湿性粉剂) 0.5-1.0%福美双(50%可湿性粉剂) 0.1-0.5%聚乙烯醇 1.6-3.0%吐温80 0.2-0.4%色素 0.05-0.3%Na2B4O7·10H2O 0.10-0.15%ZnSO4·7H2O 0.20-0.80%(NH4)6MO7O24·4H2O 0.02-0.08%FeSO4·7H2O 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德华张历张庆栋杜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黄瓜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