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4922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1 17:00
不间断供电电源装置的控制部(1)包括:PWM电路(11),该PWM电路(11)产生对功率转换部3的多个IGBT元件(Q)进行控制的多个PWM信号;多个输出端子(T11~T26),该多个输出端子(T11~T26)用于将多个PWM信号提供给多个IGBT(Q);以及切换电路(12),该切换电路(12)按照与不间断供电电源装置的机型相对应的顺序将多个PWM信号进行排列并提供给多个输出端子(T11~T26)。因此,能在多个机型的不间断供电电源装置中共用控制部(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装置,尤其涉及在功率转换装置中对多个开关元件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用于向计算机系统等重要负载稳定地提供交流功率的电源装置,广泛使用不间断供电电源装置。例如如日本专利特开平7498516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示,不间断供电电源装置一般包括转换器,该转换器将商用交流功率转换成直流功率;逆变器, 该逆变器将直流功率转换成交流功率以提供给负载;斩波器,该斩波器在接受商用交流功率时,将由转换器所生成的直流功率提供给电池,在商用交流功率停电的时候,将电池的直流功率提供给逆变器;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整个装置进行控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平74985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不间断供电电源装置中,转换器、逆变器及斩波器均由多个功率模块构成。 各功率模块包括串联连接的多个IGBT元件以及与各IGBT元件反并联连接的二极管。此外, 控制部包括信号产生电路,该信号产生电路产生对多个IGBT元件进行控制的多个控制信号;以及输出端子,该输出端子用来输出多个控制信号。根据不间断供电电源装置的机型来变更功率模块的数量。例如,在额定功率较大的机型中,将多个功率模块并联连接,且所使用的功率模块的数量比额定功率较小的机型所使用的功率模块的数量要多。为了抑制装置尺寸使得装置尺寸较小,根据每一机型来变更多个功率模块的布局。另一方面,由于利用相同的控制信号对并联连接的多个功率模块进行控制,因此, 在多个机型中共用信号产生电路。然而,若对功率模块的布局进行变更,则要考虑到将各功率模块与控制部的输出端子相连接的布线的通路等,且必须对输出端子的布局也进行变更。因而,以往存在必须针对每一机型对控制部进行变更、成本上升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力图实现功率转换装置的低成本化的控制直O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控制装置是在具备多个开关元件的功率转换装置中对多个开关元件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且多个开关元件的布局根据功率转换装置的每一机型而不同。 该控制装置包括信号产生电路,该信号产生电路产生对多个开关元件进行控制的多个控制信号;多个输出端子,该多个输出端子用于向多个开关元件提供多个控制信号;以及切换电路,该切换电路按照与功率转换装置的机型相对应的顺序将多个控制信号进行排列并提供给多个输出端子。优选为以预定的数量对多个输出端子进行分组而将多个输出端子分割成多个第一组。以预定的数量对多个开关元件进行分组而将多个开关元件分割成多个第二组。该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驱动电路,对应于各第二组设置该驱动电路,且该驱动电路驱动所对应的第二组的各开关元件;以及多芯电缆,该多芯电缆将属于各第一组的预定数量的输出端子与相对应的驱动电路相连接。此外,功率转换装置优选为不间断供电电源装置。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控制装置中,由于按照与功率转换装置的机型相对应的顺序将信号产生电路所产生的多个控制信号进行排列并提供给多个输出端子,因此,能在功率转换装置的多个机型中共用控制装置。因而,能力图实现功率转换装置的低成本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不间断供电电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电路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不间断供电电源装置为第一机型时的控制部的结构及动作的电路框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不间断供电电源装置为第二机型时的控制部的结构及动作的电路框图。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不间断供电电源装置为第一机型时的驱动部及功率转换部的结构的电路框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功率转换部的结构的电路图。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栅驱动电路基板及栅电阻器的结构的电路框图。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不间断供电电源装置为第二机型时的驱动部及功率转换部的结构的电路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不间断供电电源装置包括电容器Cl C6、电抗器Ll L8、 控制部1、驱动部2、功率转换部3及电池4。控制部1对功率转换部3的输入电压及输出电压、电池4的端子间电压等进行检测,基于该检测结果、生成用于对功率转换部3进行控制的PWM(功率宽度调制=Power Width Modulation)信号。驱动部2根据控制部1所生成的 PWM信号,来驱动功率转换部3。在从商用交流电源5提供交流功率的正常的时候,功率转换部3将该交流功率转换成直流功率,一边利用该直流功率对电池4进行充电,一边将该直流功率转换成商用频率的交流功率并提供给负载6。此外,在停止从商用交流电源5提供交流功率的停电的时候,功率转换部3将存储于电池4中的直流功率转换成商用频率的交流功率并提供给负载 6。因而,即使在发生停电的情况下,也能利用该不间断供电电源装置使负载6继续运转直到电池4的直流功率消耗完为止。电容器Cl C3的一电极分别与商用交流电源5的R相端子T1、S相端子T2及T相端子T3相连接,它们的另一电极均与虚拟中性线NL相连接。电抗器Ll L3的一端子分别与商用交流电源5的R相端子T1、S相端子T2及T相端子T3相连接,它们的另一端子分别与功率转换部3的R相端子TR、S相端子TS及T相端子TT相连接。电容器Cl C3和电抗器Ll L3构成输入滤波器(低通滤波器),该输入滤波器使商用频率(例如为60Hz)的信号通过、并中断由功率转换部3所产生的载波频率(例如为IOkHz)的信号。从商用交流电源5经由输入滤波器将交流电压传送至功率转换部3,且利用输入滤波器中断由功率转换部3所产生的载波频率的信号。从而能防止功率转换部3 所产生的载波频率的信号对商用交流电源5产生不良影响。电抗器L4 L6的一端子分别与功率转换部3的U相端子TU、V相端子TV及W相端子TW相连接,它们的另一端子分别与负载6的U相端子T4、V相端子T5及W相端子T6 相连接。电容器C4 C6的一电极分别与负载6的U相端子T4、V相端子T5及W相端子T6 相连接,它们的另一电极均与虚拟中性线NL相连接。电抗器L4 L6和电容器C4 C6构成输出滤波器(低通滤波器),该输出滤波器使商用频率的信号通过、并中断由功率转换部3所产生的载波频率的信号。从功率转换部 3经由输出滤波器将交流电压传送至负载6,且利用输出滤波器中断由功率转换部3所产生的载波频率的信号。从而能防止功率转换部3所产生的载波频率的信号对负载6产生不良影响。电抗器L7、L8的一端子分别与功率转换部3的电池端子TBP、TBN相连接,它们的另一端子分别与电池4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电感器L7、L8构成通常方式电抗器,抑制噪声产生。图2是表示控制部1的结构的电路框图。在图2中,控制部1包括基板10、装载于基板10的P丽电路11、切换电路12、以及4个输出端口 13 16。P丽电路11产生用于对功率转换部3进行控制的PWM信号CpRl、φΚ2, (pUl、cpU2、cpSl、cpS2、cpVl、cpV2、φΤΙ、φΤ2> cpWl、φΨ2, tpCl (pC4。输出端口 13包括输出端子Tll T14,输出端口 14包括输出端子T15 T18,输出端口 15包括输出端子T19 T22,输出端口 16包括输出端子T23 T26。当门选信号GS为“L”电平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切换电路12将PWM信号 cpRl、cpR2、(pUl、(p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爱德华多和秀木下雅博山本融真安保达明池田胜己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