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光拉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4867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磨粉机的磨辊表面的拉丝、磨削专用设备。其包括升降装置,特征是支撑板固定在机架右端后方的立柱前面,位于缸体A内活塞杆A顶端的顶轮与横梁的右端底面接触,位于缸体B内的活塞杆B与手柄连接,手柄的一端通过销轴与联杆连接,缸体A和缸体B通过单向阀连通,具缸底均与阀体连接,缸体A与放油塞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简便,升降平稳,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加工机械,主要涉及磨粉机的磨辊表面的拉丝、磨削专用设备。目前,国内粮食机械制造厂生产的磨光拉丝机,其对横梁的升降均采用丝杠、螺母手摇升降装置,使用时费时费力,操作不方便,稳定性差,影响对磨辊的加工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升降横梁省时、省力,工作平稳,操作方便的磨光拉丝机。本技术包括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固定在机架的右端后方的立柱前面,位于缸体A内的活塞杆A顶端的顶轮与横梁的右端底面接触,位于缸体B内的活塞杆B与手柄连接,手柄的一端通过销轴与联杆连接,缸体A和缸体B通过单向阀连通,其缸底均与阀体连接,缸体A与放油塞连通。本技术体积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简便,升降平稳,对磨辊的加工质量影响小,且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安装位置图。图中,1支撑板、2阀体、3油箱、4支点轴、5放油塞、6活塞杆A、7缸体A、8销轴、9顶轮、10联杆、11活塞杆B、12缸体B、13手柄、14机架、15液压升降机构、16立柱、17横梁、。压动手柄13,由于手柄可以绕其与联杆10的支点转动,所以将带动位于缸体B12内的活塞杆B11上下运动,将吸入缸体B12的液体沿管路压入缸体A7中,把位于缸体A7内的活塞杆A6升起,活塞杆A6顶端通过销轴8连接的顶轮9顶起横梁17端部滑动面,从而将横梁作相应的升降和左右旋转,使其完成磨光和拉丝所需要的高度及装卸工件旋转位置的需要。当需要降落时,拔动放油塞5,缸体A7内的液体将沿放油塞5与缸体A7的管路流入油箱3。联杆10通过支点轴4与阀体2联接,通过支撑板1将整个液压升降机构15固定在机架14的右端后方的立柱16前面,以方便操作。权利要求1.一种磨光拉丝机,包括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固定在机架(14)右端后方的立柱(16)前面,位于缸体A(7)内的活塞杆A(6)顶端的顶轮(9)与横梁(17)的右端底面接触,位于缸体B(12)内的活塞杆B(11)与手柄(13)连接,手柄的一端通过销轴与联杆(10)连接,缸体A和缸体B通过单向阀连通,其缸底均与阀体(2)连接,缸体A(7)与放油塞(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光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放油塞(5)与油箱(3)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光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放油塞(5)位于缸体A与缸体B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磨粉机的磨辊表面的拉丝、磨削专用设备。其包括升降装置,特征是支撑板固定在机架右端后方的立柱前面,位于缸体A内活塞杆A顶端的顶轮与横梁的右端底面接触,位于缸体B内的活塞杆B与手柄连接,手柄的一端通过销轴与联杆连接,缸体A和缸体B通过单向阀连通,具缸底均与阀体连接,缸体A与放油塞连通。本技术体积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简便,升降平稳,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文档编号B02C4/06GK2405650SQ992476公开日2000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4日专利技术者司志洲, 孙兆强 申请人:淄博市淄川区诚达粮食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光拉丝机,包括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固定在机架(14)右端后方的立柱(16)前面,位于缸体A(7)内的活塞杆A(6)顶端的顶轮(9)与横梁(17)的右端底面接触,位于缸体B(12)内的活塞杆B(11)与手柄(13)连接,手柄的一端通过销轴与联杆(10)连接,缸体A和缸体B通过单向阀连通,其缸底均与阀体(2)连接,缸体A(7)与放油塞(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志洲孙兆强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市淄川区诚达粮食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