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建军专利>正文

吞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4868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泡装置,它是利用气流在一定压力下,在一特殊的管腔内将泡沫击碎,还原为料液,喷出管腔,经装置前端的、在气流作用下旋转着的叶轮的进一步粉碎,流回罐内,这种装置工艺简单,没有细菌污染,同时也是起到环保作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消泡装置,尤其是一种发酵过程中使用的吞沫机目前,在谷氨酸、蛋白酶、淀粉酶等发酵工艺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泡沫,这些泡沫必须清除,传统的防泡方法是机械和化学并用,其缺点是机械除泡在罐内液面上端安装耙式刮板,将表面大泡打成小泡,结果还是除不掉,化学消泡剂除泡成本高,同时污染原料,也污染环境,有人设计了一种机械消泡器,它是由浆叶、带条缝形孔的转筒、孔板和带多孔翼片的转了等组成,由转了的转动将泡沫甩向消泡壁,在浆叶的作用下将泡沫打碎,它的消泡作用主要是将大泡打成小泡,在消除小泡的问题上不好处理,小泡往往随着浆叶和转子转动,不易消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泡装置吞沫机,这种吞沫机利用等速螺线定理和力学中的空吸作用设计而成,通过等速螺线而形成的强气流将被负压吸入的泡沫击碎还原为液体起到消泡作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它包括外壳、连接吸管、叶轮和一套气囊部分,一套喷管部分,气囊部分包括气囊和供气管,喷管部分包括吸管螺旋、喷腔螺旋、喷管螺旋;吸管螺旋内壁有螺线,喷腔螺旋内壁和外壁都有螺线,喷管螺旋的外壁有螺线,三部分通过螺线联接在一起,形成一大一小两个喷腔,喷管螺旋中间是通孔,与两喷腔相通,大喷腔前端有喷嘴,喷嘴前端有叶轮,气囊一端与吸管螺旋密封连接,一端与喷管螺旋密封连接,中间与供气管相接,所有螺线均为等速螺线,且三者螺距相等。采用本结果后,本技术在短世间将大量的泡沫迅速、彻底的清除掉,节省了物力,简化了工艺程序,有效控制了泡沫高度,大大提高了发酵罐的利用率,降低染菌机会,保证产品质量,同时起到环保作用。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喷管螺旋13后端接吸管3,吸管3连接吸口4,喷管螺旋13从气囊2中间穿过,前端有等速螺线,等速螺线外有喷腔螺旋12,喷腔螺旋12内外都有等速螺线,喷腔螺旋12外层是吸管螺旋6,吸管螺旋6内有等速螺线,四条等速螺线相联接,中间有很小的螺线缝隙,喷管螺旋13短于喷腔螺旋12,前端形成喷腔10,喷腔螺旋12短于吸管螺旋6,形成喷腔5,气囊部分包括气囊2和供气管1,气囊2的前端与吸管螺旋6密封联接,后端与喷管螺旋13的外径密封联接,下面接供气管1,喷腔5的前端有喷嘴9,喷嘴9前面有叶轮8,由支架7固定于外壳11上,供气管1连接在发酵罐的供气管道上。操作时,当有一定压力的气体从供气管1进入气囊2后,沿两条等速螺线的缝隙流动,射向喷腔10和5,沿后再射向喷口9,这时在喷腔10和5内形成负压,泡沫沿着吸口4、吸管3被迅速吸进喷腔10和5,在等速螺线的强气流的作用下,被击碎射向叶轮8,叶轮8在螺旋液体的作用下快速旋转,将喷射出的碎沫进一步粉碎,还原为料液液入罐内,完成消泡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吞沫机,包括外壳(11)、吸管(3)和叶轮(8);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气囊的部分和一喷管部分、气囊部分包括气囊(2)和供气各(1),喷管部分包括吸管螺旋(6)、喷腔螺旋(12)、喷管螺旋(13);吸管螺旋(6)内壁有螺线,喷腔螺线(12)内壁和外壁都有螺线,喷管螺旋(13)的外壁有螺线,三部分的螺线套接在一起,前端形成喷腔(5)和(10),吸管螺旋(13)中间是通孔,与喷腔(5)和(10)相通;喷腔(5)前端有喷嘴(9),喷嘴(9)前端有叶轮(8);气囊(2)一端与吸管螺旋(6)密封连接,一端与吸管螺旋(13)密封连接,中间与供气管(1)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吞沫机,其特征在于吸管螺旋(6)喷腔螺旋(12)、喷管螺旋(13)的螺线均为等速螺线,并且三者螺距相同。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消泡装置,它是利用气流在一定压力下,在一特殊的管腔内将泡沫击碎,还原为料液,喷出管腔,经装置前端的、在气流作用下旋转着的叶轮的进一步粉碎,流回罐内,这种装置工艺简单,没有细菌污染,同时也是起到环保作用。文档编号B02C23/00GK2431963SQ99247539公开日2001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6日专利技术者吕建军, 丁国祥 申请人:吕建军, 丁国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吞沫机,包括外壳(11)、吸管(3)和叶轮(8);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气囊的部分和一喷管部分、气囊部分包括气囊(2)和供气各(1),喷管部分包括吸管螺旋(6)、喷腔螺旋(12)、喷管螺旋(13);吸管螺旋(6)内壁有螺线,喷腔螺线(12)内壁和外壁都有螺线,喷管螺旋(13)的外壁有螺线,三部分的螺线套接在一起,前端形成喷腔(5)和(10),吸管螺旋(13)中间是通孔,与喷腔(5)和(10)相通;喷腔(5)前端有喷嘴(9),喷嘴(9)前端有叶轮(8);气囊(2)一端与吸管螺旋(6)密封连接,一端与吸管螺旋(13)密封连接,中间与供气管(1)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建军丁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吕建军丁国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